18 《绿色蝈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
2.通过朗读文章与语言的揣摩,体会文章的生动与传神。
3.培养善于观察的习惯和热爱动物的情感。
学法指导:
(1)通过课前预习、查阅资料的方式,了解与文本有关的人文知识。
(2)有感情的朗读重点段落,体会生动传神的语言。
(3)通过竞赛、启示、点拨等方法,训练学生的概括、提炼的能力。
自主学习,秀出风采
一.水滴石穿,夯实基础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喧嚣( ) 劫( )掠 静谧( ) 酷( )爱 吮( )吸
气氛( ) 满载( )而归 喑哑( )( ) 颚( ) 唾( )液
螳螂( )( ) 喙( ) 钳( )子 踢蹬( )贪婪(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hǒu( )猎 cuàn( )改 rǎo( )乱 更胜一chóu( )
gōu( )火 zhōng( )斯 wōjù( )( ) xīsū( )( )作响
3.请将画线处的文字表述换成成语。
(1)蝉则惊慌、害怕得不知如何是好地飞起逃窜。( )
(2)它们对这道菜吃得特别有兴趣。( )
二. 知识链接,有效导读
1.法布尔(1823—1915), 国作家、昆虫学家。1823年12月22日,法布尔生于法国南部一户农民家中。童年时代就迷上了户外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鸟。在他不足19岁时就立志研究昆虫。后来靠自学获得了自然科学硕士、博士学位。1875年开始写《 》第一卷,到他80时第十卷问世。他的这部代表作被誉为“ ”。法布尔被誉为“ ”。
2.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或 性说明文。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借助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科学小品文用文学笔法来写,寓 性、 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
三.整体感知,成长心灵
1.本文前三段写 ,后八段写 ,一环紧扣一环,链条形象地展示出绿色蝈蝈的生活习性,使结构严谨,行文畅达。下面提供一种结构图以作填空参考。
探究缘起(①②)
夜间演唱(③)
外形 (④)
外 蝉为主食(⑤⑥)
形 甜食水果(⑦)
和 习性 另吃昆虫(⑧)
习 吃点水果(⑨)
性 贪吃同伴(⑩)
和睦共居情(11) 2.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 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
合作探究,交流碰撞
问题导学,超越自我
1.(1)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为什么?
(2)你最喜欢哪个词语哪个句子?为什么?
2.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在 情况下称
在 情况下称
在 情况下称
在 情况下称
在 情况下称
3.你认为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从说明方法和修辞方法两个角度)
拓展延伸 展示自我
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动物,练习仿写。
例: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沙。
当堂检测
1.请在下面各句中的错别字下面一,并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字。
(1)让我们远离渲嚣去倾听,去沉思吧。( )
(2)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斤斤有味,笼子里到处都是蝉肉被吃光后所剩下的头骨和胸骨。( )
(3)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目的共居在一起的。( )
(4)在梧桐树浓密的枝叶里,突然发出哀呜传的短促而尖锐的叫声。( )
2.依据课文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句中横线上。
(1)与夜色苍茫中的 (安静 平静 静谧)气氛再合适不过了。
(2)可它们的声音不强,我耳朵的鼓膜并不能捕捉到这 (微弱 弱小 薄弱)的声音。
3.与例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
A.我扔人一片梨,一只蝈蝈立即占住它。谁要是来咬这块美味的食物,出于妒忌,它便踢腿把对方赶走。
B.蝈蝈在窃窃自语。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
C.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标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D.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的。
4.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
(2)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更低劣。
(3)在我的笼子里,我从来没见过像螳螂那样捕杀姊妹、吞吃丈夫的残暴行径。
(4)这并不是因为食物缺乏,而是因为贪婪才吃死去的同伴。
5.下面句子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①它们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休息,天气时尤其如此。
②我投入一片梨

,一只蝈蝈立即占住它。
③这样一个接着一个,所有的蝈蝈都能品到一口美味。
④自私心是到处存在的。
⑤谁要是来咬这块美味的食物,出于妒忌,它便踢腿把对方赶走。
⑥嗉囊装满后,它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爪的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着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
⑦吃饱了,它便让位给另一只蝈蝈,这时它变得宽容了。
读课文“让我们远离喧嚣去倾听……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这部分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6.结合具体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1)窃窃自语: 。
(2)喑哑: 。
7.概括此段内容。
8.从文中找出两句拟人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9.(1)此段中作者用哪些词语描写蝈蝈的声音?
(2)这些描写流露出作者对蝈蝈的什么感情?
【教(学)后记】(敞开心扉说课堂)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绿色蝈蝈》导学案发布于2020-11-16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