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一、关于线索
1.什么是线索?线索是以某个事物将文章的材料组织和串联起来,并贯穿于全文始终的一种写作技法.
2.线索作用是什么?能把文章中表达的思想内容贯穿起来,组成一个整体。
3.请大家结合所学课文,说说我们常见的设置线索的方法有哪几种?
A.以“人”为线索,如《我们家的男子汉》
B.以“中心事件”为线索。中心事件在文章中起主干作用,围绕它来写一些相关的事。如《社戏》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这一中心事件来构思全文。再现儿时在桥村的一段美好生活。
C.以“物”为线索,如《柳叶儿》《皇帝的新装》。《皇帝的新装》以“新装”的奇怪特性为线索,写了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君臣看新装,游行穿新装,揭穿假新装。
D.以“人的某种感情”为线索,往往以作者的意念流动,情感转变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非常适合于抒情性强的文章。如《我的老师》以我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的情感为线索贯穿全文。
E.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就是把事情发展过程中比较明显的时间写出来,并叙述在此时间内发生的内容,如《三颗枸杞豆》,先用倒叙的写法引出回忆,然后按时间的顺序记叙“我”童年时候怎样受枸杞豆的启示,懂得生命的意义,转而勤奋好学的。让读者更好地把握人物成长的轨迹。
F.以地点变换的顺序作线索。以写景、参观访问过程为内容的文章一般用地点变化顺序作线索,叙述时要写清每个地点上的事情。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先回忆童年时代在百草园乐园的生活,后写在三味书屋读书生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点范围的转换,一目了然。
G.以事情发展顺序为线索,就是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的顺序。如《七颗钻石》。
另外,多种线索混合使用。如《月迹》全文以“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这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在寻月亮的过程中又按“中堂里”——“院内”——“院外”的空间顺序来写。在寻月亮和议月亮的过程有又有孩童“失望”——“嫉妒”“争执”——“惊奇”——“满足”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
二、牛刀小试:
选择下列四组材料中的任意一组,用线索将下列词语贯穿起来。
1、爸爸 背影 眼泪
2、邻居 我 友谊
3、语文 讨厌 喜欢
三、安排线索应该注意的问题
1、析例文:《想起了父亲苍老的脸》
边读边赏析,看看这个考生的作文为什么写得好,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又是如何巧妙地安排文章的线索的呢?
想起了父亲苍老的脸
夜,好静谧,柔和的月光洒了一地银白;夜,好深沉,父亲那时起时落的鼾声犹如一首动人的月光曲回荡在夜色上空。望着熟睡中父亲的脸,我的思绪也飘向那片圣洁的夜空……
小时侯,我常以有这样的父亲而自豪,因为他能讲许许多多好听的故事,能捏好多好多漂亮的小动物。每天放学,我便骑在父亲的肩上,同学们那羡慕的眼光,更让我对父亲产生了深深的爱。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这份感情渐渐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隐约的自卑和忧伤。这思想起源于中学时填写档案表,当别的同学都在“父亲”一栏潇洒挥笔——厂长、经理时,我只能怯怯地写上“务农”,交表时,我只能紧紧地将表捏在手中,生怕别人看见笑话我。啊,父亲,为什么你不是厂长、经理……
天气转凉了,父亲关切地说道:“天冷了,多穿件衣服。”“哦,知道了。”我毫不在乎地回答,猛地抬头,父亲那苍老的脸和关切的眼神进入了我的视线。我的心微微地颤了……
夜,还是这样深沉,这样静寂;月儿,还是那样圆,这样亮。那伫立在寒风中的身影,让我久久不能忘却……
只记得那晚好冷,潮湿的空气中似乎还夹杂着雨丝。下课铃一响,我便冲出了教室,因为我快要冻僵了。外面,黑黝黝的一片,几颗落光了叶子的老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哦,那伫立在寒风中的身影:如青松,如翠柏……他在人群中竭力地寻找着,任凭寒风掀起他的外衣,钻进他的裤腿……
哦,起风了,月亮升高了,月光下,我清楚地看清了父亲的脸:高高地颧骨,深陷的眼睛,干皱的皮肤…… 忽然之间,我感悟自己是一个多么不孝的女儿。父亲,这些年,你明显地老了,瘦了,你能原谅女人的不孝吗?
月亮升得更高了,在月光的映衬下,父亲那苍老的脸更加清晰。
哦,爱在心灵深处……
明确: 安排线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A.线索必须和所写的内容紧密相关,必须有利于记叙情节的展开,必须有助于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
B.线索一经确定,就要用它组织好所要表达的内容
C.线索的安排还要做到首尾呼应,使文章上下一贯,结构严谨
四、记叙文的线索该如何设置
1、以人物穿针引线,连缀故事情节。如《最后一课》中的小弗朗士。
2、以事物为引子,串联事件内容。如《柳叶儿》中的柳叶儿。
3、 以事件为轴心,展开故事情节。记叙文常用的线索安排方法。
4、 以情感为动力,推进情节发展。此类记叙文适合抒情性极强的文章。
……
五、课堂训练
1、要求: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你一定有许多难以忘怀的人和事,请你以“难忘那个人”或“难忘那件事”为题,选择其中的难忘的事(或人)来写,做到条理清楚,文脉贯通。文章不少于600字。
A、审题,明确要求;
B、拟好题目,要有特色;
C、构思,确定文章的线索。
2、【美文赏析】
一、笑 冰心
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著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入。转过身来,忽然眼花镣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淇儿。——这白衣的安淇儿,抱着花几,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仿佛在那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
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地笑。
“这笑容又仿佛是那几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
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门前的麦陇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缩在一起。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二、月亮圆了
月亮圆了,黄灿灿,亮晃晃的。我和妈妈坐在阳台上,静静地看着月亮。
“还记得你小时回家过中秋节吗?那时你整天缠着外婆,淘气得很。外婆那么大的年纪了,不仅要忙着张罗拜神的事,还要照顾你,她也不介意,笑呵呵的陪着你闹,给你做灯笼,中秋晚上还陪你放烟花……”妈妈念叨着,月光之下,她的眼睛很亮,很动情,似乎储满了对我儿时的回忆。
妈妈小心翼翼地点亮灯笼,柔和的光辉洒满房间。窗外,月儿高高地悬在幽静的空中,格外的圆,黄灿灿,亮晃晃的。天地之间一片静谧。
“今年中秋又不能回去了,唉,也不能打个电话,不知外婆还记不记得挂灯笼,给神像上香,晒月亮……”妈妈把灯笼挂在门上,嘴里念叨着。侧面看妈妈,她的眼睛,在明亮的月光下有一种淡淡的忧愁,不用说她一定是牵挂远在家乡的姥姥。
月亮还是那样圆,黄灿灿,亮晃晃的。妈妈把桌子搬上阳台,摆上瓜果。
“月光光,照地堂……”妈妈哼着小曲儿递给我几柱香。“来,许个愿,学业进步,快点长大……”妈妈双手合十,嘴里念叨着。“这是你外婆教给我得,是我家乡的习俗,愿下半年平平安安,一切晦气都走开……”妈妈默默自语,眼睛像亮晶晶的星星,满是希望。
月亮又圆了,黄灿灿,亮晃晃的。外婆家的村里终于装上了电话。
“有,当然有,我们家每年都记得挂灯笼,拜月亮的。”妈妈笑呵呵的,眼睛里充满喜悦。“咦?是吗?土地庙搬到桥对面是吗?”“爸,你也提醒提醒妈,不要老是抽烟,对身体不好,出门要多穿点衣服……”长久的挂念,在这一刻通过无形的电波,温暖了电话两头。
二、我的视线——记一把蓝色的雨伞
我的视线,这么久以来都不得不为一把蓝色的雨伞所牵绊……
那蓝色,明彻如天空。
小时候的那些下雨天,妈妈总撑着一把蓝色的雨伞来学校接我,我的头顶是一片蓝色,肩膀也笼罩于一片蓝色之中,触目所及都是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
后来的一个下雨天,矮小的我抬头和妈妈说话,却发现妈妈的那一半天空是一片阴沉的灰色,风夹杂着雨滴,落入妈妈灰色的天空,妈妈的肩膀湿了,额前的头发也湿了,而我,依旧置身于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
“妈妈,雨伞歪了,”我提醒道,“没有,雨伞没有歪啊。”妈妈轻轻回答,我的视线落在倾斜的伞柄上,“是真的,雨伞歪了。”妈妈固执地说道,“没有,真的没有……”
后来我长大了,不再要妈妈在下雨天接我,那把蓝色的伞在柜子中一年一年地褪色,我曾一度以为我淡忘了它。
或许是巧合,又是一个雨天,又是那把蓝色的伞,伞下是妈妈和我,快和妈妈一样高的我撑着伞。
我的视线那么不自觉地落在了伞柄上,那一幕与小时候的情景混在了一起,妈妈笼罩于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而我的肩膀湿了,头发也湿了。
“雨伞歪了,”妈妈提醒我,“没有,没有歪啊。”“是真的,雨伞歪了,”妈妈重复道。“妈,真的它没有歪,没有。”伞下是许久的沉默,回头却瞥见晶莹的水珠划过妈妈的脸颊。
那把褪了色的伞,又重现以前明彻如天空的蓝色。
终于明白,这么久以来,妈妈都为我撑起一片无雨的天空,现在,我多想也给妈妈一片快乐的天,即使孟郊说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于是我的视线便牵绊于那把蓝色的伞,每天深夜在灯下夜战的人是我,每个周末穿梭于补课地点的人是我……
这一切,都因为那把倾斜的蓝色的伞。
那蓝色,明彻如天空,让我的视线不敢移开,永远都不敢移开。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七年级语文上册 作文训练《记事写人线索清楚》教案 苏教版发布于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