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故事】
孙中山出生于1866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一生喜欢读书。他在英国留学的时候,有一天,几个中国留学生一起去看他,发现他的生活很艰苦,几乎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离开前,这几个留学生凑了40英镑,送给孙中山补贴生活。 三天以后,这几个留学生又一起去看孙中山。来到孙中山的宿舍门口,他们敲了半天门,都没有人答应。 “算了,先生大概不在。我们下次再来吧。”一个姑娘说。 “等一下儿,我来敲。”一个不高不矮的年轻人说。他用力敲了一会儿,孙中山才来开门。孙中山不好意思地说:“请原谅,我正在看书,没听见你们敲门。快请进!”他们走进孙中山的宿舍,看见桌子上摆满了新书。大家一算,买这些书大概需要30英镑。他们觉得很奇怪,问孙中山:“你连吃饭的钱都不够,还有钱买书?”“这是用你们送给我的钱买的,我还剩下10英镑呢!” “你应该多买一些好吃的,不要把身体搞坏了。”孙中山笑着说:“我觉得买书比买吃的还重要。”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有重点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2.体会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了解孙中山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学习他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
【学法导航】
说明文学习的“十五字”方法:明对象、理顺序、抓特征、找方法、品语言。
生成问题途径:看目标、看预设、看习题、悟文本。
(提示:如果某个问题能够解决一部分,但不能完全解决,也可以作为“生成的问题”,请用三角形标注。但在别人或别的小组帮助解决此问题前,请本人或本组先展讲清楚已解决的内容。)
【资料链接】
孙中山(1866.11.12—1925.03.12),名孙文,字载之,号逸仙。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将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问题导学】(教师寄语: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孙中山语))
一、 一读课文,读顺课文,积累字词。
1、 音形互填。
叱( )咤( )风云 líng( )墓 南麓( ) 险jùn( )
草莽( ) 山diān( ) 巉( )岩 嵯( )峨( )
断垣( ) 汲( )取 中轴( ) 灵柩( )
jùn( )工 奠( )基 深邃( ) 牌坊( )
琉( )璃( ) 横匾( ) 门楣( ) 镌( )刻
龟趺( ) 田圃( ) 纤( )细 参( )错
圆券( )门 栩栩( )如生 瞻( )仰 qióng( )隆
2.词义辨析
雄伟 雄壮
这两个词都是形容词,都含有“强有力,有气魄”的意思。“雄伟”表示“雄壮而伟大”,多从气魄、气势的角度形容建筑物、自然景物、伟大塑像、蓝图等,如“钟山气概雄伟”。“雄壮”表示“强大有力”,多从气魄、声势的角度形容声音、歌声、诗篇、队伍等,如“雄壮的国歌声”。
突兀 巍峨
这两个词都是形容词,都有高大的意思。“突兀”有突然,出乎意料的意思,“突兀”可以形容高山,也可以形容感觉、念头、文思、事情、话语和行为等,适用范围较广,如“突兀的山石”;“巍峨”有雄伟的意思,一般形容建筑物、高山、树木、景象等,适应范围较窄,如“巍峨的天安门城楼”。
二、二读课文,明对象、理顺序。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完成课后“探究练习”题二,思考本文是按照什么说明顺序来介绍的?
三、三读课文,抓特征,找方法。(请按提示在书上认真批注。)
3、中山陵的特征是什么?“巍巍”二字有何含义?
4、文章哪些地方显示了中山陵“巍巍”这一特征?(从地理位置的选择,设计方案的择优,总体规划及周围环境的特点,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具体的数字说明等方面结合说明方法来理解“魏巍”的特征。)
四、精读课文,品语言。
5、本文的语言既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又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请从文中划出相关句子,并从语言的准确性或生动性的角度批注。
我的问题:
小组问题:
【含英咀华】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疾风然后知劲草,盘根错节然后辨利器。 ――孙中山 不断地奋斗,就是走上成功之路。 ――孙中山 学者贵知其当然与所以然,若偶能然,不得谓为学。 ――孙中山自己应为之事,勿求他人;今日应为之事,勿待明日。 ――孙中山
【聆听名作弦音】
讣 闻
龙应台
我喜欢读讣闻,尤其喜欢在一天的开始,在早餐桌上,边喝咖啡,边读讣闻。
在这个阴霾的深秋,波斯尼亚烽火连天,有些人匆匆走了,看不见战争的结束。
法朗克·路根,今年62岁,死于癌症。在讣闻的左上角,有两三行大概是法朗克自己选的最后的赠言:
对喜欢我的人们,我告辞;对我无意中得罪过的人们,我请求原谅。
讣闻下方,则是未亡人的话了:
葬礼将在12月7日下午举行,朋友们若是除了鲜花之外还希望有所表示,最能安慰死者的莫过于,你将赠款汇入秘鲁的孤儿院,账户号码8035959。
和法朗克一块儿走的,还有61岁的赫斯特·舒曼。他是怎么死的,讣闻没说,但是在讣闻的右上角,你看:
什么东西都有它的时间,
天空底下任何事情有它的时辰,
生的时辰死的时辰。
讣闻中,舒曼的家属说:“请朋友们将买鲜花的花圈的钱捐给儿童癌症协会,账户81828。”
留下人间的繁华,独自走进黑暗的,还有72岁的卡尔·魏林格。魏林格是个作家,也是个被挚爱的丈夫、父亲、祖父。这是他自己的心愿吧!
是走的时候了/我走向死亡,你们向生/我们之间,究竟谁的运气较好∕那只有上帝能决定。
这不是苏格拉底的话吗?
一个特别小的方块里,有3句干净利落的话,乍看之下还以为是个别致的离婚告白呢:“我不再希望∕我不再恐惧∕我自由了!”是死亡的独白。
旅行的时候,我会为一个墓园特别下车。譬如上个月,在德法边境,一个荒凉的小镇上,突然看见一个画着十字架的木牌:“德国军人公墓”。
公墓在一个安静的绿色山坡上,巨大的栗子树摇晃着颜色斑驳的叶子,长着刺的栗子从坡上滚下来,铺满地面,被车轮碾碎。安静得只有风声。
好几百个石碑,整齐地竖立。墓碑上刻的日期,有生的年月日;死的日子,却只是一个笼统的1918。步兵,骑士,炮手,军官,甚至还有一个伙夫,在战火中倒下,没人知道在哪一天,哪一个月,1918是他们共同的命运。全是二十二三岁的大孩子。
北角有一个花圃。花圃边上一个黑色的石碑告诉你,这不是一个花圃。在花圃下面,埋着290个不知姓名、不知来历的士兵,不知生辰、不知死期、不知他们的父母儿女、不知他们最后的愿望。惟一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也是二十二三岁的年轻人。
墓园的出口有一个本子,写着访客留言。大多数的访客写上几句战争如何如何愚蠢等等,只有一个人,笔迹潦草,像来自一只颤抖年迈的手:
这么多年之后,我终于在这里找到了叔叔的墓。安息吧,我亲爱的叔叔!
我喜欢读讣闻,我喜欢在墓园里散步。面对死亡,不清醒也不行。
【点评】一位女作家,喜欢读讣闻,是因为讣闻后面都有一个故事,一段经历,一点启示。面对讣闻,人会特别清醒,可以更好的欣赏世界,可以更好的珍重人生。读完此文,读到那些去世的人们尚遗留在这世界上的痕迹,你在思考什么?
我的收获:
《巍巍中山陵》问题检测单
选取课文中的一个景点,写一段解说词。
(要求:1、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围绕特征解说。
2、 解说词的语言既要能体现准确性,又要能体现生动性。)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七年级语文下册 3.12《巍巍中山陵》学案 苏教版发布于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