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探究相机诱导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案例
[背景]
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也是实施新课程研究的重要课题。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苏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二第一单元中的一课,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一篇著名短篇小说,在这篇小说中,作家讲述了老画家贝尔曼用生命绘制毕生杰作,点燃别人即将熄灭的生命火花的故事,歌颂了老贝尔曼舍己救人的品德和普通人之间相濡以沫的友谊。本篇文章篇幅适中,情节曲折,故事性强,适宜学生自主阅读。因此本文教学设想以自主阅读,讨论探究的方式进行。在学生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故事情节的情况下简化教学环节,精心设计问题,相机诱导以突破本文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释题 ,概括情节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家一致投票的美国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板书)
(根据单元阅读调查,学生最喜欢本单元的两篇文章是《最后的常春藤叶》和〈〈我与地坛〉〉。考虑教材编排的顺序,先教学了〈〈我与地坛〉〉。)
师:这篇小说的题目有几种不同的版本,比如〈〈最后一片叶子〉〉、〈〈两个病人〉〉、〈〈绝处逢生的琼珊〉〉,为什么我们的编者选择《最后的常春藤叶》?如果是你选择,会选择哪个题目?
生1:我会选择《最后一片叶子》,因为我不知道常春藤叶是什么样子的,而《两个病人》听起来不舒服,〈〈绝处逢生的琼珊〉〉好像告诉了我们结局,没什么悬念了。
生2:我会和编者一样选 《最后的常春藤叶》,因为叶子有很多,为什么会是最后的呢?我觉得它有点吸引人。
师:那你为什么不和刚才金艳萍同学一样选 《最后一片叶子》呢?
生2:因为“常春”这两个字给人非常好的感觉,春天总给人希望嘛,“常春”有希望和朝气蓬勃的意思。
师:金晓晨同学说得非常好,是对金艳萍同学的补充和加深,还有其他选择吗?(停留时间,巡视四周。)
师:没有其他选择,看来通过比较大家都悟到这个标题的好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所以我们在写作拟题时也要擦亮文章的眼睛,不可轻易下笔。请大家讨论一下这个标题的作用。
生3:我和金晓晨一样,也觉得为什么“叶子”是“最后”的呢?后来发现小说中写的人和事总是和这“叶子”相关的,所以我认为它除了刚才说的是一种希望的象征,点明了主题,它还是全文的线索。
师:你的概括力很强。你说小说中的人和事都与“叶子”有关,请你围绕“叶子”给我们概述一下故事好吗?
生3:女画家琼珊感染肺炎,她的朋友苏艾悉心照料她。后来琼珊病重,看到窗外飘落的常春藤叶对生命感到绝望。苏艾很着急,为了卖画赚钱帮琼珊看病,她请楼下她们的朋友老贝尔曼来当模特。老贝尔曼听说了琼珊的情况,就在当天晚上冒着风雨画了一片叶子在墙上。这片不落的叶子给了琼珊生命的希望,使她战胜了病魔,最终转危为安,而老贝尔曼却因此生病死了。
师:大家都听出来,居凯强同学不但概括力强,语言表达也简洁准确,我真为你骄傲(请坐)。从你概括的情节来看,这片叶子维系着两个人的生命,是一个人生命的寄托,同时也是一个生命的奉献。用文中的语言来说是贝尔曼生命的——
生(齐):杰作。
师:请大家自己总结。
(采用比较选择,让学生明白题目的妙处,可以初步看出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同时又概括了情节,避免了从小说三要素入手的思维定势。)
二、对小说人物形象和主题的讨论
师:从作为线索的这一面来看,小说标题有明暗两线的的作用,明线连着琼珊,暗线连着贝尔曼。你们认为谁是小说的主角呢?
生(齐):贝尔曼
师:有没有不同的声音?(停顿,有四位同学举手)
生4:我认为是琼珊。
师:为什么在这么强大的压力下你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说说你的理由。
生4:因为贝尔曼是最后一个出场的。(生笑)
师:谁先出场谁就是主角吗?《红楼梦》中是贾宝玉先出场的吗?我们学过的小说比如《孔乙已》最先出场的是谁?(生:小伙计)他是故事的主角吗?显然这个理由不能说服大家。
生5:因为小说主要是写琼珊生病的过程,而且写她的字数最多。
师: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们是以篇幅多少来认定小说的主人公的吗?请问小说情节的高潮在哪儿,你觉得哪个地方最具震撼力?
生(齐):贝尔曼在夜里画叶子。
师:这样看来决定小说主要人物的因素不是出场的先后和所占篇幅的多少,而是看他和什么的关系?
生(齐):与主题的关系。
师:这样看来,我是站在多数人的一边啰,刚才还有不同意见的,有没有放弃你的观点?
生6:大家从人物与主题的关系看,认为小说是歌颂老贝尔曼舍己救人的奉献精神。我是从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精神支点”来看的,老贝尔曼舍己救人的奉献精神是值得歌颂的,但琼珊能够勇敢地活下来,也是要顽强的意志的,她告诉我们生命需要有希望和信心。所以我认为琼珊也是小说的主角。最起码是和老贝尔曼平分秋色的。(学生议论)
师:严文洁同学的发言很精彩。她思考问题的角度很独特。她从编者的意图来说真是发人深省。大家觉得有没有道理呢?
生:有道理。
师:我们这个专题的核心话题“生命”、“精神支点”这个角度来看,老贝尔曼对他人的关爱和舍己救人的奉献精神点燃了别人将要熄灭的生命火花,是生命延续的精神支点,他是小说的主角。那么在生与死之间,同样需要我们用信心和意志战胜自己,才能勇敢地面对命运的挑战,信念和意志是生命赖以延续的精神支柱。从这一点来说,和史铁生一样,琼珊也是小说的主角。所以我也投他们一票。
师:再继续想下去,这片沐浴着人性光辉的叶子也闪烁着苏艾对朋友真诚的友谊光芒了吧,小说也歌颂了普通人之间相濡以沫的真情。这就是小说主题的丰富性。也是文学作品永具魅力的原因。希望大家阅读文学作品时保持这种探索的精神和品质,能够发现别人所未发现的东西,有自己独到的体验。
师: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小说的主角之一老贝尔曼形象。先看看他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是个怎样的人?
生齐读课文P20第30节:初见贝尔曼
概括:形象一:(正面描写)
外貌描写: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爱讲大话(杰作),牢骚满腹
—— 一个穷困潦倒,消沉失意,好高骛远,郁郁不得志的失意老画家。
生读课文第31-35节
再见贝尔曼: 形象二:(正面描写)
当地知琼珊的病情后
语言描写:对这种白痴的想法“连吼带叫的咆哮了一阵”
“可怜的琼珊”“可恶的叶子”“愿意为你效劳”
—— 善良,有同情心,关心他人。
重见贝尔曼:生读课文52节
形象三:(侧面描写)
医生:“他身体虚弱,病势来的很猛,他可没有希望了”
生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最后一片叶子是贝尔曼冒雨画上去的,因此得了肺炎,两天就去世了。
—— 人格升华: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精神得到展现。
形象逆转:
人格升华后,我们重新审视贝尔曼,归纳贝尔曼的典型形象(学生自由发言):
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金子一样的爱心。
穷困潦倒仍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生命代价。
“期待了二十五年的杰作”,不得志仍不放弃追求,抱负远大。
酗酒,暴躁,生活失意又不满于现状,不得不借酒消愁,发泄。
主题得以表现:
他是艺术区穷苦人的典型代表,揭示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宝贵友情和普通人的心灵美。
主题得到升华:
艺术家的热爱他人,富有同情心和自我牺牲精神的象征。普通的叶子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创造了挽救生命的奇迹。比期待了二十五年的杰作更有价值。
三、对欧·亨利式结尾的处理
师:小说结尾通过苏艾的交待,给我们留下了足够想像的情节空白,给了我们强烈的震撼。这样的结尾可以说是出乎我们的意料,请大家讨论一下这样的结尾有它的合理性吗?
(生讨论)
生1:从对老贝尔曼形象的分析来看,结局是可信的。他有一颗同情心,很善良。自称是苏艾和琼珊的看家“恶狗”,他把苏艾和琼珊苏艾和琼珊当作是自己的亲人甚至女儿一样看待。所以他会这么做。
师:那么这么做就一定会死吗?
生2:因为文章写到他是个老人,且常年酗酒,还说他个子也很小,眼睛被风一吹就流眼泪,那么他的身体就不是很健康。而且那晚天气是风雨交加的。
生3:还有这个地区肺炎流行,很多人都因此生病了。
师:你们的讨论很深入,注意到了情节的前后铺垫和照应。特别是对前面5节环境描写的关注,大家看这个环境有什么特点?——是贫困的、潮湿的,肺炎流行,加之老贝尔曼的身体状况,所以我们说这个结局是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所以大家在对情节的处理时一定要注意前后的照应,要经得起推敲。课后阅读《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体会这种结尾的艺术效果。
(在品味结尾的妙处时,理解了小说开头环境描写的作用,优化了教学过程。)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4发布于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