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济南冬天的景物特点,品味济南的冬之美。

2、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培养对写景抒情散文的自读能力。

3、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

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学习通过比较来突出事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培养对写景抒情散文的自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第四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四季如画”,作家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风格各异的四季美景图。现如今已是冬天,说到冬天,尤其是北国的冬天,你会想到哪些词语呢?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是不是与我们想象中的一样呢?现在我们就跟随老舍先生,一起到济南领略济南冬天的奇景。

(设计意图: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是独特的,和学生心里的冬天有一定的差距。这一导入一方面引导学生总体感知课文内容,另一方面将课文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拉近学生和教材的距离,引领学生走进教材)

(板书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的。)

二、走近作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作家。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是语言大师,被誉为 “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写于1931年他在山东齐鲁大学任教时。他在山东待了7年之久,济南可以说是他的第二故乡。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整体感知

自学提示:

1、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 是从哪几个方面写济南的冬天的?各有什么特点?(在文中画出关键词)

2、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

明确:

1、温晴(贯穿全文的主线)

天气——温晴;山——可爱、秀气、淡雅;水——暖、清、绿.

2、喜爱、赞美。

3、通过对比,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没有风声、响晴、温晴。与北平相比——没有风声;与伦敦相比——无重雾(响晴);与热带相比——无毒日(温晴)。(学生齐读第一段)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文本中筛选信息的能力,发挥多维互动的学习优势,促进阅读,促进交流,促进读书能力,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

四、精读品析

欣赏几幅济南冬天的美景图:

第一幅:阳光朗照下的小山——可爱、暖和安适

这幅图与课文中的那几段相对应?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指名读)

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的什么特点?

第二幅: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娇美秀气

接下来,重点品析第四自然段。

听录音:播放第四自然段。

小组合作:

1、第4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2、这段话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的?

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层次地写出秀美的山景。

3、本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雪后的山景?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比喻、拟人。

仿照句式:

运用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或赋予 以人的情态、语言、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的 (特点),表达了 (感情)。

佳句赏析:

(1)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赏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矮松”比作“日本看护妇”,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小雪下矮松的秀美情态,表达了作者对矮松和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2)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赏析】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暗黄相间的山坡”比作“带水纹的花衣”,同时,通过“穿”赋予山坡上的雪以人的动作、情态,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山的色彩斑斓和秀美,表达了作者对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和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3)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赏析】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薄雪”比作“害羞的少女”,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夕阳与白雪交相辉映的娇美情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完成对课文的感悟理解,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以及蕴涵其中的作者的情感,把握它们在表现事物特征上的作用,体会它们的表现力。)

第三幅:城外远山——淡雅

教师范读。

学生思考: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城外远山的什么特点?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或者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赏析】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两个“卧”字赋予小村庄和雪以人的情态,并且把“山坡上小村庄的雪景”比作“小水墨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雪后城外远山的安静、闲适,以及冬日雪景只有黑白两色的清新淡雅,表达了作者对城外远山和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总结写景方法及写景顺序

移步换景: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由高到低

城里—城外 由里到外

第四幅:冬水——暖、绿、清

默读最后一段,思考:

1、济南冬天的水有怎样的特点?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2、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如:(1)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赏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不忍得”“照个影儿”赋予水和垂柳以人的情态、动作,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水的温暖、多情和清澈的特点,表现了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冬天的水和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2)赏析“空灵的蓝水晶”这个比喻。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把“水天相连的画面”比作“蓝水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水的清亮,表达了作者对冬水和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品味、学习老舍先生的语言,加强自己的语言积累。)

四、总结主题

作者抓住济南冬天“ ”的特点,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 和 ,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真挚的爱。 (温晴、赞美、喜爱)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抓“关键词”概括文章主题的能力。)

五、拓展延伸

老舍先生写济南的冬天抓住了景物特点,运用了对比、比喻、拟人的手法。如果你写《家乡的冬天》准备抓住什么特点?怎样去写呢?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想法。

提示:

1、按怎样的顺序? 2、运用哪些手法? 3、从哪些角度去写?

(设计意图:通过“说”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了解景物描写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六、布置作业

1、以“家乡的冬天”为题写一篇小作文(至少用两种修辞手法)。

2、课外阅读老舍的《骆驼祥子》。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七年级语文上《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发布于2020-11-16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