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巴金在特殊的年代里,对着永恒的星球发出了自己的感叹。在《日》中,作者在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中寄托着深意;而寒夜里面对如镜的凉月,想起了嫦娥奔月,又是一种别样的心情。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课文内容,贯通理解两篇短文的主题表达。
了解神话传说“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深意。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强化诵读,体会巴金散文作品韵的美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文中表现的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引导学生追求积极奋发、坚韧向上的理想人格。
教学重难点:
1、加强诵读,培养感受能力、理解能力。
2、理解两篇短文的精神实质及其时代意义。
3、把握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意。
学情分析:
课前准备:预习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过世纪老人巴金哪些作品?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作者简介:巴金,现、当代著名文学。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还魂草》《龙虎狗》等散文集,“文革”后出版了《随想录》,引起巨大反响。他是一位具有高尚理想、无私奉献精神的人,是一位具有无情自剖的勇气的人。他曾经说过:“我有一个信仰,我愿意人知道它;我有一颗心,我愿意人了解它。我写文章,就为着想把自己的一切放在那里面给人看个仔细。”他是用文字为自己塑像,那是一株繁花满枝的生命之树。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颇能显示他艺术风格的优美散文诗《日》和《月》中,去领会它们别样的深意,去感受作者心灵的无限风光。(板书文题,作者)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积累生字。
2、思考:课文包含了哪两个神话传说?
学生回顾、讲述“夸父追日”和“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3、播放配乐朗读材料,充分营造课堂气氛,让学生胸有诗境。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学生感情朗读《日》。教师适当点评后,学生齐声朗读。
思考: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篇幅来赞美飞蛾扑火、夸父追日,这是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提供参考答案。)
2、学生感情朗读《月》。教师适当点评后,学生齐声朗读。
思考:月亮在文中带给作者的突出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
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鉴赏创新。
1、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全文。
2、合作研讨
(1) 在叙述完夸父、飞蛾之后,为什么作者忽然笔锋一转,说起了“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2)如何理解“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3)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
(4)“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为什么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嫦娥奔月”的传说?
五、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飞蛾”为什么值得赞美?
2、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把两文贯通起来,你对作品的主题有什么深一层的理解?
六、拓展延伸,以读带写。
文中写月的清冷的意境,使你联想到古诗文中的哪些诗句?
学生回答,教师归结:
这种意境能使人想起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苏轼的“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李商隐的“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等。
师生齐声诵读,体味课文的深意。
练习:运用象征的手法,写出以下词语可以寄寓的象征义。
例:灯光——象征光明,希望和胜利。
绿色——;白色;红色;白鸽;玫瑰;大地;风帆;
七、课堂总结。
巴金的散文诗《日》和《月》,虽然风格不同,内容有差异,但都是以朴素无华的文字,借景喻人,以情点“睛”,哲理的思考与诗意的描绘水乳交融,崇高的美学理想给人以启迪和教诲。
八、布置作业
(分发讲义资料)阅读巴金的《朋友》,从内容、结构、语言三方面进行鉴赏。
九、板书设计
短文两篇
巴金
《日》:激情洋溢
飞蛾扑火追求光和热
夸父逐日寄托人格理想
《月》:细腻幽静改变冰冷、
嫦娥奔月
十、课后反思: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短文两篇(鲁人版七年级必修)日|月发布于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