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 :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7篇习作。它们是

1、写春游活动建议2、写推荐文章 3、写自己的新发现4、围绕值得关注的事情写自己的看法。5、写植物。6、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写认识。7、一次体验活动的经历。

统观这学期要写的七篇习作,并与已经练写过三年级上下册习作相联系,不难发现以下变化。

第一:习作话题的范围有明显扩大的趋势。

进入四年级后,关于习作素材的来源已经明显增加了取材于生活、自然的比重。四年级上册七篇习作中,就有3篇需要学生走出家门和校门,到社会和大自然中搜集习作素材。而在本册七篇习作之中,直接或者渗透着要求学生从社会、自然,及其他媒体搜集习作素材成分的就有5篇之多。如《习作1》给春游活动写建议书;《习作3》写自己在自然界中的新发现;《习作4》围绕最近发生的一些值得关注的事情谈谈自己的看法,再写下来;《习作6》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和别人讨论,也可以留心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里有关这个问题的信息,结合自己的认识写篇文章等。

第二:对动笔成文更加强调明确具体。

首先,从教材编排来看,本学期习作的要求已比过去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如《习作1》看谁理由讲得最充分。《习作2》注意有详有略。特别是教材提供的可供学生参考和模仿的例文,在篇幅上已较过去明显增长了,描写与叙述更加细致、具体。另外进入本学期以后的习作,对表现手法要求也有所提高。比如《习作1》的写建议。教材所提供的两篇例文表现的手法就是不同的。前一篇例文是以记述的手法写成的,而第二篇则采取分条目说明的方式写成的。前后两篇例文放在一起,明确地告诉我们:目的相同的建议,写法是可以不同的。

解决方法:

1. 在习作教学的进程中密切关注学生写作兴趣、观察能力的提高以及观察习惯的养成。

教学大纲中提出了“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的要求。因此本学期习作教学,我想就不能死死盯住技术层面的操作,而是要在关注如何扩大搜集写作素材的范围,如何提高习作和修改的能力的同时,关注学生写作兴趣、观察能力的提高以及观察习惯的养成。

例如:习作三、四、六中都涉及到广泛搜集素材的问题,如果我们在习作的前几天搜集,必然会造成素材范围窄,内容单一的情形。所以,我建议就是本学期开展两大语文学习活动(1)剪报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报,剪报搜集,剪报评奖活动。

(2)新闻公布栏。在板报上开辟这样一个版块,请学生将自己看到的新闻事件用简短准确的语言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2.在习作教学的进程中牢牢抓住习作的核心与关键,在“得心应手”上狠下功夫。

以习作七《记一次体验活动》为例,谈谈自己的感受。

这篇习作的核心和关键是什么呢?那就是两个字“体验”。什么是体验?体验是“人们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内在活动,体验更多的指情感活动,是对情感的种种体会和感受。”它是一个过程,从亲历的实践开始,与情感共生共存,进而获得认识,最后产生不同的感悟,并且逐渐积累成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以此作为今后生命的底蕴。

所以我在这节作文课的教学中有了以下设想。

1. 选择体验活动,选择一个能够人人参与的活动。我准备选择“当一回盲人”活动。

2. 教学过程设想

(1)开展活动,创设协作情景

首先通过回忆曾经开展过的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什么叫做体验活动。然后开展活动,请两个学生在教室中“当一回盲人”,并提出活动规则。对旁边观察的同学提出观察要求:仔细观察扮演盲人的同学的动作以及他遇到的非常情况。

接着让全体学生走出教室,开展体验活动。提出体验要求:记住自己做盲人时的心情,以及遇到的非常情况。

(2)交流感受,激活表达的冲动

活动结束后,请同学们交流自己活动的感受。

(3)模仿起步,形成习作意想

习作意想是指一个人使用内部语言在人的头脑中进行选材和构思的思维活动。

我们以往的习作教学,学生参与活动后,就直接要求学生动笔写,但是活动中活跃的孩子却很多都动笔困难,为什么呢?那就是因为缺乏习作的具体指导。

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我准备这样具体指导。

A. 在下面的题目中,选择一个你觉得最符合自己感受的题目。

一次难忘的体验活动

做盲人真辛苦

从一根“特殊的拐杖”说起

如果我是盲人

在活动中的感受不同,文章的中心也不同,每个选题就是帮助学生确立中心。

B. 读读例文的第二段,再读读黑板上的段落,你认为那一段写得好。

这一题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怎样能够把经历写明白、具体。

C. 读例文第三四段,品一品小作者是怎样写自己的感受的?

(4)营造安静的课堂氛围,学生快速动笔起草。

(5)小组交流,分享组员独特感受,合作修改。

3、充分发挥例文的作用

给学生提供例文,意在给学生引路、让学生对照。对好学生而言,他们可以从例文中受到启发,并产生“超越例文”的情绪冲动;而对于那些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来说,例文可以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仿中练功,仿中求异,从仿到作,由俗入雅,大大地降低了作文的难度。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发挥“例文”的作用: 一是通过读例文议例文,让学生具体感知、领会这类作文的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的方式方法。二是通过读例文,领会编者有针对性的要点引示。三是通过习作教材本身的动态结构,进行方法步骤的程序性引导。如《习作5》,就可设计这样的导学流程: 课外观察植物,去研究去发现→向人请教,查找资料,配插图或照片→读议例文得启示→自拟题目作文。

4、通过日记、读书笔记等形式,鼓励学生多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学生在写日记、读书笔记的时候,主要锻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找出类似相同的素材,就像第6课《最佳路径》:“4.迪斯尼乐园路径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它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有什么联系?”,找出两者相同点,提高学生在现实中把握素材,同时,注重好文章的摘抄、有必要时做好读书剪报,以每月为单位做个读书展评,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5、上好口语交际、加强各学科间的联系,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与整合。

说是写的前提,写是说的必要补充,充分发挥地理优势,有条件的上好口语交际课,同时,加强写作与数学、英语等各科的联系。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发布于2020-11-09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