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里的五角星》第二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今天我所说的是苏教版第八册《苹果里的五角星》,课文主要讲了邻居家的小男孩把他在幼儿园里学
到的横切苹果的方法传给“我”的事,告诉人们: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全文内容浅显
,富有儿童情趣,叙述清楚,重在引人思考,给人启迪,是适合学生阅读的好教材。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的意图和新课标的有关要求,结合四年级学生的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
情况,在第一课时初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我把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引领学生联系上下文
或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和句子,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有序表达及有效读悟能力。2、渗透情趣性训练意
识,促进学生有效内化文本,逐步感悟和领会“创造”的真正含义,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
的思维方式。
3、教学重难点:
课文第五自然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该段结尾“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
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这句揭示文本主旨的话,却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二、说设计理念:
由于本次是专题性研讨,其主题是“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研究,而我本人也尝试开展了一项“
常态语文课堂教学中情趣性训练实践研究”的校级课题研究,考虑到两方面的主题研究不但不冲突,
而且还和谐统一,所以第二课时预设时我力求渗透情趣性训练意识,有效促进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
活动,让学生在读读、想想、画画、说说、议议、写写的情趣氛围中有效内化文本,同时让学生“有
序表达”、“有感情地朗读”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能力也能得到扎实的训练。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特点、重点和难点,我采用循序渐进的突破法进行教学,渗透情趣性训练意识。以
“循规蹈
矩”一词为切入口,通过文中语言文字的描述对比及指导朗读,促进学生有效内化文本,体会文中切
苹果的两种不同方法所产生的不同结果。以“魅力”为催化剂,引领学生逐步感悟和领会“创造”的
真正含义,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学生通过质疑激趣、联系生活、画画说说、
品品读读等一系列简单易行的教学方式,语感、理解、表达、朗读等方面将会得到有效的促进。
四、说教学过程:
实施教学时,我将采取五个教学环节来引领学生学习,其步骤依次是:一、由题导入,质疑激趣;二
、由句扣词,联系生活;三、比较做法,初悟“创造”;四、读悟魅力,深悟“创造”;五、活用板
书,名言励志。
第一个环节“由题导入,质疑激趣”其实就是复习导入的环节,我采用开门见山的简洁方式——学生
齐读课题后,让学生谈谈读了课题有什么感觉?然后再带着这样的感觉再次齐读课题。这一环节设计
的意图是:以课题质疑激趣,同时作为精读铺垫环节自然过渡的“前奏”。
在第二个环节“由句扣词,联系生活”的教学中,我紧跟着第一个教学环节自然过渡:对于苹果里的
五角星,作者也觉得特别新奇,因此他有这样的一番想法——课件相机出示语句:(我见过许多人切
苹果,他们对切苹果都不生疏,总是循规蹈矩地按通常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见过还有另
一种切法,更没想到苹果里还隐藏着“五角星”!)齐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循规蹈矩”一词的
意思并联系生活说说哪些做法属于“循规蹈矩”的做法?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以
“循规蹈矩”一
词为切入口,激活生活经验,同时作为实施后续读悟环节的“药引子”。
第三个环节是“比较做法,初悟创造”。我以“循规蹈矩”一词为切入口,通过文中语言文字的描述
对比,促进学生有效内化文本,体会文中切苹果的两种不同方法,同时初步感悟“创造”。首先我让
学生从文中找出“循规蹈矩”与“不循规蹈矩”不同做法的相关语句,并以苹果示意图指名让学生用
红粉笔演示两种切苹果的方法。这样设计的意图是:避免单调机械的讲解式教学,以直观形象的图示
法来创设趣味性的情境,同时检测学生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接下来,借交流评议契机让学生了解这
两种切法的其他不同说法。在此基础上,提供一些词语,让学生连贯地说一说这两种不同的切法。这
样设计的意图是:以学生画的两种切苹果的图示方法为载体,促进学生更透彻的理解文本、内化文本
,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有序表达。弄清楚了两种不同的切法,我就指名两位学生上台演示两种切苹果
的方法,让学生观察并说说看到了什么?相机出示文中句子:“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
,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以这个句子为载体,进行品词品句及朗读训练。接下来稍作小结后,
相机进行有序表达的训练,即“对于这两种情况,谁也能用连贯的话来说说自己的感受,最好也能用
上“却”这个词。”学生有序表达的基础上,再出示文中相关语句,激发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样设
计的意图是:以学生演示进一步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直面文本,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
学活动,同时通过一系列情趣性训练交织于读悟的各环节,扎实训练学生口头表达内化文本及有效读
悟的能力。如果说上面的教学环节是铺垫,那下面的环节则能有效渗透,引领学生初悟创造。我让学
生说说“喜欢哪种切法?为什么?”,相机引导渗透“不循规蹈矩切苹果,也就是拦腰切苹果,发现
里面有五角星,这其实就是创造的结果。”这样设计的意图是:扩散学生的思维,把学生思维逐渐引
向深入,借机提炼文章的主旨。
因为课文第5自然段是课文教学的重点,而文末最后一句话“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
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又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因此我在“读悟魅力
,深悟创造”这一环节以“魅力”为催化剂,逐步引领学生感悟和领会“创造”的真正含义。首先我
让学生从第一次这样切苹果的人谈起,相机揭示作者的感触,并出示这句话:“使我深有感触的是,
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谈谈对“魅力”的理解,进一步得出这魅
力不仅仅是苹果中五角星的魅力,更是创造的魅力,从而引出教学的难点,并出示:“是的,如果你
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教师举实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说
话训练:“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
的方法,比如我有一次
。”学生自由练说的基础上,教师追问:“那从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中你想
到了什么?把想到的写下来。”交流的基础上,点拨渗透:创造力,往大处说其实就来源于打破常规
的思维方式。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以“魅力”为催化剂,渗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训练
,实施文章重难点的突破。并以亲身经历进一步促思,以写话交流进一步促悟,引导学生逐步感悟和
领会“创造”的真正含义,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最后一个环节我将借助板书,进行总结。同时让学生齐读三则有关“创造”的名言,以此为基础,再
激情谈话励志。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不言而喻,就是以情趣性板书为载体,总结全文,以名言强化文章主旨的价值引领,激励学生积极创造。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苹果里的五角星》第二课时说课稿发布于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