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础知识

1、 看拼音写词语。

Shù biān dǒu qiào jué jìng sù dù nǎi tǒng

Zhōng chéng dǎ lāo zhé xué jiě shì bīng chá

2、 用“”划掉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弥(mí ní )漫 模( mú mó )样 装载 (zǎi zài)

剖(pāo pōu )开 扎( zhā zā )实 颈( jǐng jìng)上

3、 按要求完成练习。

(1)词语填空。

容颜( ) 发 夜( )降临

云( )迷蒙 井然有( )

(2)按要求写词语。

写一个带马的成语:

描写景物的词语:

(3)写出词语的反义词。

减轻—— 怀疑——

4 按要求完成练习。

(!)仿写句子。

只有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

只有( ),才( )。

(2)用关联词语,把下面两个句子连在一起。

长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建筑工程。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

(3)把句子补充完整。

牛群吃草反刍,有时站立不动,仿佛( )。

二 积累运用。

1 连线。

伽利略 科学家 《捞铁牛》

怀丙 工程学家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鲁宾逊 探险家 《荒岛日记》

2 根据诗意写诗句。

(1)还是秦朝的明月和汉朝的边关,到如今多少战士万里出征不见回还。

(2)要想看到千里以外的地方,应当再登上一层楼。

(3)什么时候这匹马才能带上金子做的辔头,好让我在这清秋的深秋尽情的驰骋呢?

2 连线。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望庐山瀑布》 王之涣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塞下曲》 李商隐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乐游原》 李白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凉州词》 卢纶

3 判断。(1)《永远的一课》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

(2)“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这句话是文章的总起句,也是中心句。( )

(3)《出塞》中的“飞将”指的是汉代名将李广。 ( )

(4)“1870年3月7日夜晚,大雾弥漫,夜黑如墨。”这句话是环境描写。( )

4 按原文填空。(7分 )

(1)( )怎么拥挤,他( )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 )平稳地穿过,( )速度非常快,( )做急转弯。

(2)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 )。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 )。

三 阅读

(一)课内阅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到下来。

1 这个段落出自课文《 》,这篇课文是按照先( )后( )再( )的顺序写的。(4分)

2 这个段落主要写了( )。

3 给“甲”字选择正确的意思。A 居于首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 B 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

桂林山水甲天下。( )

黄沙百战穿金甲。( )

4 仿写句子。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像 ,像, 像 。

5 上面的句子运用了( )和( )的修辞方法。

(二)课外阅读

背篼

黄昏,蜿蜒的山道上,打柴的孩子归来了。他背着满满一背篼柴禾,他背着五彩的晚霞,他背着自己用劳动换来的收获归来了。

一路上,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小溪对他说着悄悄话。鸟儿依依送别,约他明天再来。

村子里,炊烟袅袅升起,飘过了树梢。他知道,那是妈妈高高扬起的手臂,在呼唤自己。

他加快了脚步,拐过一道弯,绕过一道坎,走过一条窄窄的田埂。跨过小石桥,走进了村子,走进了自家的小院。

他放下沉甸甸的背篼,轻轻呼出了一口气,掏出一捧鸟蛋,笑着给了围上来的邻家小弟弟。

他拿着几个红红的山柿子,放在坐在门槛上的妹妹手上。

他把一小捆药材交给爷爷,托他明天去镇上换几个钱——他想自己积攒(zǎn)下学期的学费哩!

妈妈撩(liǎo)起围裙一角,拭去他小脸上的汗水和泥渍(zì)。他抬起头,抿(mǐn)着小嘴微微笑。

哦,山里的孩子,背篼里盛着一个勤劳的童年。

1 读句子,解释词语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发布于2020-11-09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