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刚才就课堂上一番挥发青年理想的陈词,我说大家将书翻到第6页来读读《雨巷》。于是众人读书。然后我问他们感觉与《沁园春·长沙》如何,学生说不一样。我问怎么个不一样法?他们说柔得多。我说那好,再读,诗歌就是要读,如果读得深了,味道就出来了。于是又一阵子的好读。然后是逐节感受读,且略不表。
我说你们读得轻柔点,不要破了望舒先生的梦。梦一般在晚上做,也可以在白天来做。这铜陵的天气这几天阴沉沉的,也下了些雨,使人狂躁,也使人忧郁。《雨巷》里的雨,不知有多大,估计不会是很大的,但也不小,否则不会打伞的。我们来看第一节,很有意思,颇值得玩味的。不妨再来读读: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撑着油纸伞”,表明下着雨,但“油纸伞”我们今天还能见到不?学生说不能,哎,是啊,不能,今天基本上都是所谓的阳伞,很轻巧,很精致,也五颜六色的,美不美呢?学生说很美。我说过于精致的所谓美丽缺少了美感,就凭这一点,这“油纸伞”也有点古幽幽的意思了。“独自”说明什么呢?说明孤独,但还不是很明显。“彷徨”是什么意思?学生说是来回地慢慢地走,哎,徘徊啊,犹豫啊,都可以,但这个“走”里有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不是“径直”地走过去,或者叫“穿”过去呢?好举手的查同学说,有心事吧。我说是啊,有了些孤独的意思了。“悠长,悠长”,再读读看,有什么感觉?可能,巷子确实很长很长,仅仅是这点吗?问了几名学生,有的重复说“很长很长”,不是一个意思嘛,有的说还没有想好。我说,我们将后面一个“悠长”去掉怎么样?或者换上另一个词,比如“幽邃”,又怎么样呢?学生说去掉当然可以,感觉好像少了点东西。我问少了什么,说不知道。至于换成“幽邃”,有学生在下面说倒不如“悠长”好。我问好在哪里,他也不知。我说你再读读,他读了。我说,哎,你将那点语气带进来就可以了,是感叹,我们可以在前面加上什么感叹?有学生说“无奈的感叹”,我说这就对了,也无妨理解为一种淡淡而缓缓的感觉,但不是难耐的感觉。
我又问“寂寥”是什么意思?学生说是寂寞,孤独。我说最好查查字典再说。大家都没有带,我说,还是我说吧,“寂静空旷”。我说这一词要表达什么意思呢?有学生说是寂寞,孤独,。我便问他为什么要这样理解,他说又没有其他人。是啊,将内心的那种孤独感凸显了。
我又说刚才解释的时候说“寂寥”是“寂静空旷”的意思,如果撇开心理感受,是不是在诗人的周围真的是“寂静空旷”呢?比如说,我们走在大路上,会不会有这种感觉?学生说可能不会吧。我说这“不会”好,走在那里才叫“散心”呢。那诗人是走在哪里呢?学生说不明知故问嘛。我说在哪里,他们说在“雨巷”里。我说很好,那你们对巷子,或者说过去的民居知道多少?学生说北京有巷子,我问她“你去过吗”,她说在电视里看过,不是很清楚。我问还知道那里有巷子,有学生说在他们老家,但现在好像都没有了。我说不要紧,将我们前后两栋教学楼靠近,再靠近,靠得约莫两个人过去的时候,就成了巷子了。“那么,这时会有什么感觉?”我问。学生说那很窄,很陡。我说对了,街巷很长,但很窄,两边是高高的墙壁。你现在到徽州民居走走,就能够感受到的。即使不去那里,到我们附近的荷叶洲上去,也可以感受的到的,只不过街巷要宽得多,因为不是民居,过去是商业场。黄梅戏《徽州女人》大家看过没有?学生说没有,我说也没有关系。《徽州女人》就在徽州拍摄的,当然舞台戏就无所谓了。讲述在徽州一个闭塞的类似于巷子的小村落里,一个15岁的女子出嫁了,没想到她的男人在嫁娶之日离家出走,由此开始了漫长的寂寞人生。女人在泪水中苦等35年,最后丈夫在外娶妇携子回来,男人问她是谁?她却回答是孩子的姑姑,平静地接受了眼前的一切。只简单地说了,有学生便说好可怜的女人。我说是很可怜啊。
我说,如果我来演电影的话,一定要选一个非常狭窄的地方,非常逼促的地方,将镜头放大,拉长,就会看到在两边的高墙往前延伸,再延伸,看到了一个很小的撑着油纸伞的身影,无声地,静静地在徘徊,好像有满腹的心思。而街巷空无一人,只有那顶油纸伞在缓缓地移动……(下课,不表。)
大家想想,那油纸伞可能是什么颜色?学生说可能是灰色,暗色,我说我想也是的。还有“独自”、“彷徨”、“寂寥”是什么意思?将它们都放到那个打着油纸伞的人的身上。学生小声说那悲愁的氛围很浓。是啊,我说,这一节的讲头就在这里,所以这时的“希望”也就不奇怪了。希望遇上一位姑娘,也不奇怪,但奇怪的是希望遇上“结着愁怨的姑娘”,又是为什么呢?学生说人在这寂寞的时候很想遇到人来倾诉。我说这很正常,但为什么是“结着愁怨的姑娘”呢?学生说只有“结着愁怨的姑娘”才能理解他。我说你说得很好,这就叫“理解”、“知心”,她深得愁心,所以她能够理解另一颗愁心,这便是心心相惜的道理。我又问,那为什么是“丁香一样的姑娘”呢?学生说,丁香很美。我说确实很美,但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呢。学生思考,不得结果。我说,那你们看看第9页课后练习四。学生说“丁香花纤小文弱,清香幽雅”。我说大家看看这样的女子多可人怜人呢,我们再看看其中的古诗所写,是不是也很意思呢?“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满把都是愁啊。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愁”呢?“愁”我们是看不见的,但我们又是看得见的,是不是?戴望舒先生的笔下究竟是怎样一个“愁女”呢?大家读读诗的第二节至第六节。于是学生读。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象梦一般地,/象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象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地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我说,哪些地方能够触动我们的柔软的心肠呢?学生说第二节里的那个在“雨中哀怨”的形象很感人,又有学生接着说那个哀怨的“像雨中开放的丁香”一样的形象很感人。我说,都很好,都品得细。我问,为什么“象我一样”的呢?学生说,可能两人相处的时间很长吧。我说有这种可能,不过,更为重要的是,精气神都是一样的。诗人希望这样的姑娘出现,与他那样的相似,一样地哀怨、惆怅,又该是怎样的颤动人心了。所以,我说,像丁香一样的种种特征,这些都是标志,如果真的有一位那样的姑娘,那也一定是生生世世都是做一样的人的人了。连说了两个“象我一样”怎么理解?有学生说有一丝激动。我说很好,不过,是极细微的一丝心灵颤动。或者说,这样的姑娘根本就是没有出现,只是诗人心理在念叨呢,念叨一个像他那样而慰心的姑娘了。
还有,哪位,再说说看?有学生说,前后联系起来,仿佛看到了丁香姑娘在眼前的出现然后又消逝了。我说,你说的是“消逝”吗?他说是的。我将它写在黑板上。“那你能不能就此多说一点?”我问。他说,姑娘像丁香花儿一样地绽放,又随即凋谢了。我说很好,在诗人眼前这是一个美的短暂的展现和消逝的幻灭的过程,其实人生之中有多少这样的事情,又给我们这样的感受啊。昨天那人在这里,但今天已经不在了,听说出了车祸,诸如此类的事情现在正不知有多少,我的一位朋友前一段时间,在五一节后对我说,看看她的姐姐还是好好的,但五一节那天出了车祸,再看看那些令人痛不欲生的一幕幕场景,真感到活着就是一种空幻。学生说,那是不是可以说在诗人那里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呢?我说,你这种想法极有可能,这首诗很含蓄,但有很大的张力。这样说,这首诗所写的就是一个对悲情的怀念了。不过我们课下开可以继续想象。
“哪位还想说说?”我问。有学生说很喜欢“她静默地走近”。我说你为什么喜欢呢?她说,不是很清楚,就是喜欢。我说,你喜欢好,有谁能说说?有学生说她说感到一说话就破坏了眼前这一切。我说很好啊,无声的境界是非常美的境界,一切的语言都是多余的,是心在体会,是心在交流,是心在感受啊。我又说,“她走近”,如果不往下看,我们可能期望什么?学生说,希望两人能够相遇……“还有呢?”我问。她听着头声音很小。我说,期待相遇,并使有情人……学生们大声地说有情人终成眷属。我说,那也不一定非得如此,但两颗心在一起,紧紧地相拥,则是一般的期待呢。我说,我们接下来看看,我们期待的情形出现没有?学生说没有,“她飘过/象梦一般地”,过去了,真的感到遗憾。我说,使人紧张之后,随之而来的更大的失落和迷茫,这诗就是这样,将感伤的情绪写满纸面,并使人感到像“梦”一样地虚幻啊。
还有两节,读起来也是颇哀感顽艳,我说,还有哪位同学来说说?学生说,我看着丁香一样的姑娘走远了,甚至泪水都出来了。我说诗的力量就在这细腻的地方,“远了,远了”难道不是诗人在哭泣和绝望吗?还有那“消了……”,“散了……”,“消散了……”,真的是绝望的语言,很多时候,你就是那么眼睁睁地看着你所期待的在眼前消逝,救不得,过不去,一切的方法都没有用,一切的心思都白费,有的只有痛苦,揪心和凄伤,尤其,诗人将姑娘消失的地方还渲染得那样的……学生说凄凉啊。我说是啊,诗人戴望舒非常善于造境了,诗的画面感确实很强,如果拍成电视画面,我们便会看到,大家想想是快镜头,还是慢镜头呢?学生说一定是慢镜头。我说是啊,一定是慢镜头,像梦一样地凄伤和迷惘啊。
好了,我说,我们来读读诗的最后一节。生读。我问感受如何?学生说与开头一样。我说哪里一样?学生说基本格局是一样的。我说,我不问你基本格局如何,我问你读后感到怎样?学生说,说不出来。我说不要紧的。能够感受,深入地感受已经可以了。就像开头一样,诗歌用一种回环、复沓的手法,再现了那永远都不能忘怀的一幕,就像我在前面所说的。诗的结尾又给人悠悠不尽之感。但是,要说一样也不是,在哪里不一样?学生们说,开头的地方是“逢着”,这里是“飘过”。我问,这里有什么不一样?学生说,在开头是希望“逢着”,已经精神相遇了,所以不再是“逢着”。我说,你们说得很好,不过,我们不妨再来读读: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为什么是‘飘过’呢?”我问。学生仍然说不知。我说这个问题可能难了点,但很重要。“飘过”是一个动作,在文学史上,有很多富有饱蕴意义的动作或片段被历史留了下来,成了短暂而永恒的精彩,我可以举出一些,大家有兴趣课后可以查查这方面的资料。比如,《诗经》里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那女子婉转含情的眼睛,那眼睛多会说话啊。雕塑里,西方有“拉奥孔”,微张的嘴,微曲的身段,其痛苦、力与美的形象,则给人无限的想象。又如法国作家加缪笔下的“薛西弗斯的神话”,说的是为人间造福而得罪了神祗的“薛西弗斯”被罚无休止的将巨石搬上上顶的事,但神祗并不能征服他的精神世界,反而使他更家蔑视神祗了。文章的结尾,加缪说:“我让薛西弗斯留在山下!一个人永远会一再发现他的重负。但薛西弗斯揭示了更崇高的真诚,这真诚举起了巨石而否定了神祇。他也下结论说一切都很好。此后,这没有主宰的宇宙,在他看来,即非有益的,也不是徒劳的。这石头的每一颗原子,在这充满了夜色山上的每一片矿石,它的本身就形成一个世界。挣扎着上山的努力已足以充实人们的心灵。人们必须想象薛西弗斯是快乐的。”当然,我们还是回到诗这来。
“飘过”也是太富有诗意了。“飘过”的丁香般的幽怨的姑娘形象,将惆怅、哀怨、幻灭和绝望都展现我们的面前,甚至直入到我们的心灵深处那最柔软的部分,化而为缕缕魂灵,萦绕着,久久不散啊。
当然,诗歌似谜语,朱光潜先生说过的。读者读诗,除了感受诗的氛围,还想勘破谜底,究竟诗歌要表达什么,或者诗歌究竟为谁而写。于是,有人说,1927年,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大革命退潮后,一部分青年知识分子一时找不到出路,陷入苦闷彷徨之中,戴望舒就是如此。他精神上受到压抑,
陷入一个思想紊乱的境地,越来越深地走进了虚无主义,对自己的才能作了无益的消耗。他徒劳地思索着,除了使自己困惑外,不会有更好的答案。
又有人说,写这首诗时,大革命失败,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当时,戴望舒匿居于好友施蛰存处,爱上了施蛰存的妹妹──上海女中学生施绛年。受哥哥的影响,施绛年开朗,活泼,富有个性,懂得感情,加上对戴望舒早已熟稔,所以,始终以温和平静、善意宽怀的态度对待诗人的苦苦追求。而忧郁内向的戴望舒在胸怀希望之火的同时,品咂出了姑娘微笑中的“寒冷”。为此,戴望舒横下心来最后约见了施绛年,希望她能接受自己的感情,否则就跳楼以身殉情。施绛年为他的赤诚感动,也为他自萌短见所震慑,勉强接受了他的感情。然而,戴望舒赴法留学期间,施绛年还是移情别恋。于是,诗人就在这种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丁香结,雨中愁”中写下了这首诗。
当然,我们可以去了解了解,不过与诗歌本身并无多大关系,这点希望同学们明白,读诗就是读诗,不是读佚闻趣事。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雨巷》教学案例发布于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