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常用文言词语。

2、学习通过人物物语言、行动、表情、神态描写,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3、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教学重点】

学习通过人物物语言、行动、表情、神态描写,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教时安排】

2教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我们学过《战国策》中的《触龙说赵太后》、《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订的(补充:某日夜暗独坐,忽有一个黄衣老人,手持青藜手仗,叩门进来,吹燃藜杖,以藜光照明,传授刘向《五行洪范》之文。刘向问老人姓名,老人说:“吾乃太乙之精,天帝悯卯金之子,特派我来传道给你。”并把怀中竹牒和典天文地图之书赠给了刘向。正是因为有此神授,刘向才能成为一代经学大师。),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读这本书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豪,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

二、整体感知

互动设计1:

补充注释(略)正音正字:

淬(cuì) 怜(wǔ) 徵(zhǐ) 陛(bì) 卒(cù) 提(dǐ) 创(chuāng) 揕搭(zhèn) 拊(fǔ) 樊於(wū)期 夏无且(jū)

互动设计2:

讨论疑难词句:

1、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3、见陵:被陵辱。

4、乃今得闻教: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5、函封之: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6、乃为装遣荆轲: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7、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8、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9、北蛮夷之鄙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10、负剑:背剑,即把剑推到背上,以便拔出。

互动设计3:

复述故事(略)

互动设计4:点评课文(见课文)

三、合作探究

互动设计5:

从课文看,荆轲有何性格特点?(问题探究之一:荆轲性格)

点拨:荆轲的性格在准备信物、易水送别、秦廷行刺这三个场合表现得最为充分。荆轲与樊於期的对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推心置腹,表现出深谋远虑、心机绵密的个性。“白衣冠以送之”的悲壮气氛,“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决心,让一个赴汤蹈火义无反顾的英雄卓立于读者面前。咸阳宫中,“顾笑武阳”,显示出荆轲的镇定自若、机智沉着;惶急奔跑的秦王、束手无策的群臣,反衬出荆轲搏击秦廷的气势:“倚柱而笑”的神态,“箕踞以骂”的动作,反映出荆轲宁死不屈的精神。作者扣住这些场景刻画人物,塑造出一个侠士的形象。

还有另一种见解:作为一个漠视他人和自己生命的冷酷刺客,荆轲具备此类人物必备的多种素质。冷酷无情是其本质特征,冷静、沉稳、视死如归是其主要个性。荆轲的性格,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七早已作过分析:“夫其膝行、蒲伏,非恭也;复言、重诺,非信也;糜金、散玉,非惠也;刎首、决腹,非勇也。”一个冷面杀手,一个暴力狂徒,一个恐怖分子,即以封建道德观念评判,亦难称“恭、信、惠、勇”。荆轲的玩命绝不是为了某种理想,仅仅是为了报达太子丹的所谓知遇之恩。因此,荆轲性格不应肯定。

互动设计6:“易水送别”中的音乐描写十分感人,试作赏析。

点拨:“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陶渊明《咏荆轲》)太子丹及宾客“白衣冠以送之”,这是生离死别,送者行者皆沉浸于凄凉悲怆的氛围之中。“风萧萧兮易水寒”,暗示着事有不测。变徵之声,何其悲凉,慷慨羽声,何其激愤,音乐由弱至强,由低至高,人物由“垂泪涕泣”至怒发冲冠,情绪由凄楚悲凉至慷慨悲壮,生离死别化作同仇敌忾。易水悲歌这一场面有力烘托了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的刚烈形象。

互动设计7:写一段赏析荆轲行刺场面的文字。

互动设计8:

思考领悟:

1、荆轲刺杀秦王失败的原因,荆轲这样解释:“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查找资料,分析荆轲说法的真实性。(问题探究之二:故事情节)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鲁句践闻荆轲刺秦王事,曰:“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史记》集解引《盐铁论》:“荆轲怀数年之谋而事不就者,尺八匕首不足恃也。”语涉荆轲刺杀秦王失败的原因。陶渊明《咏荆轲》:“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程诰《咏史》:“荆轲无剑术,不是报仇人。”可见荆轲刺秦王失败与“剑术”不精有关,否则,咫尺之内,也不至于让那把见血封喉的匕首飞向了铜柱。荆轲之说不过是一种托词。

另一种看法:在“图穷而匕首见”之时,荆轲“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以荆轲之沉着冷静,是完全可以突然下手结果秦王的,何况荆轲手持的是一把“血汝缕,人无不立死”的锋利匕首。荆轲没有及时下手,与太子丹制订的抗秦策略有关:“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荆轲行动之时,优先考虑的是“劫秦王”这一上策,故错失了良机。荆轲其人一诺千金,其说可信。

2、陶渊明《咏荆轲》:“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你是否赞同陶说?为什么?(问题探究之三:人物关系)

太子丹对荆轲的决心、品质、谋略和性情并无充分了解,双方谈不上“知己”。荆轲要待机而动,太子丹却“疑其有悔改”,予以责难,甚至以先遣秦武阳相逼,太子丹急躁的言行,反映了他的焦虑心情、狭隘心胸,表现出他完全不了解荆轲周密思虑力求全胜的大略。性情刚烈的荆轲无法忍受太子丹的不信任,“怒叱太子”,仓促上路。既然太子丹对荆轲的了解、尊重、信任都十分有限,那么,“君子死知己”这一说法自然难以成立。

荆轲和太子丹的关系,显然不是一种君子之交。从主客关系看,双方各有所需,太子丹需要利用荆轲抑制秦国复仇雪恨,荆轲需要利用太子丹获取声名纵情享乐。历史记载:“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太子丹对荆轲的心性是十分了解的,从这一角度,说他们是同气相求的“知己”也未尝不可。杀手荆轲“提剑出燕京”是为了报达太子丹知遇之恩,荆轲确乎是为“知己”而非为理念而赴死的。

四、整合评价

互动设计9:

《战国策》精于叙事,试以荆轲和太子丹的矛盾为例说明之。

荆轲和太子丹的矛盾是影响全局的一个关键问题。秦军大军压境,太子丹心急如焚,“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表现了太子丹的不快,双方矛盾初露端倪。在取樊於期头函问题上,太子丹“不忍”,荆轲暗中采取行动,二人出现明显分歧。而在入秦的时机、助手问题上,双方矛盾终于爆发,荆轲最后“怒斥太子”仓促上路。这些矛盾,草蛇灰线布设文中,成为行刺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互动设计10:

荆轲的形象

通过易水送别时的慷慨悲歌的场面,行刺时的短兵相接的惊心动魄的情景,不仅富有戏剧效果,而且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作者是怀着敬慕的感情,塑造了荆轲豪爽不羁,见义勇为,不惜牺牲这一人物形象的。通过“行刺”这一特殊事件,也揭示了燕、秦誓不两立的尖锐矛盾。对于秦统一中国的是非功过问题,西汉时贾谊《过秦论》以及三国时诸葛亮《答法正书》有着详细的论述。我们对此不必再纠缠它。但还有人指责荆轲是亡命之徒,这是对荆轲的错误理解。至于“四人帮”之流说荆轲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小丑,那是站在法家立场上,别有用心的阴险邪说。今天我们已洞悉其奸。

历来歌颂荆轲这一人物不乏其人。除司马迁外,例如东晋伟大的诗人陶渊明就写有《咏荆轲》一诗,对荆轲敢于和秦王政拼搏,就作了大胆的肯定。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不要回避历史的真实。

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速读课文,根据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太子也。”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五、拓展延伸

互动设计11:

问题探究

1、清人冯廷櫆《荆卿故里》:“一卷舆图计已粗,单车竟入虎狼都。纵然意气倾燕市,岂有功名到酒徒?空向夫人求匕首,谁令竖子把头颅。南来曾过邯郸道,试问人知剑术无?”沈德潜认为,此诗探究刺案之失,“不独剑术之疏,直咎行刺之失策,此是正论”。试申其说。

荆轲刺秦的失败,人们以种种理由解释。或谓荆轲之友路远未至,或谓荆轲“欲生劫”而未能将秦王立即杀死,或谓荆轲剑术不精,这些偶然性因素于刺秦失败可能或多或少起了作用。但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借献图生劫秦王这一行动本身包含着流产的历史必然性。历史不会机械重复。春秋之时,以勇力著称的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许归侵地,曹沫三战所失之地尽复予鲁。在战争中失去的东西,凭尺八匕首居然复得。世易时移,这个春秋之时的成功案例在战国末期完全不存在重演的可能性。柳宗元《咏荆轲》:“奈何效曹沫,实谓勇且愚。”刘献廷《咏史》:“秦政非齐桓,如何欲生劫?”荆轲之世,秦为刀俎,六国皆为鱼肉,即令“生劫”成功也不会产生任何实际效果,因为虎狼之秦是从来不讲也不必讲什么信用的。从这一角度看,“一卷舆图计已粗”,“失策”之举在行刺这一判断是正确的。

2、古人对荆轲其人其事的两种看法。(资料提供)

史学家的不同识见。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七:“荆轲怀其豢养之私,不顾七族,欲以尺八匕首强燕而弱秦,不亦愚乎!故扬子论之,以要离为蛛蝥之靡,聂政为壮士之靡,荆轲为刺客之靡,皆不可谓之义。又曰:‘荆轲,君子盗诸!’善哉!”

苏洵《嘉祐集·六国》:“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吴见思《史记论文》:“世尝言荆轲行刺反促燕亡,而不知此日之燕已具必亡之势,故史公预先序明燕、秦不两立之势,于鞠武言之,鞠武再言之,太子自言之,荆轲未行之前又提明之,盖万万计无复之,而后出行刺一着耳,岂得已哉!”

诗歌中的不同看法。

颜元《题荆轲山》:“峰顶浮屠挂晓晴,当年匕首入强秦。燕图未染秦王血,山色于今尚不平。”

何景明《易水行》:“寒风夕吹易水波,渐离击筑荆卿歌。白衣洒泪当祖路,日落登车去不顾。秦王殿上开地图,舞阳色沮哪敢呼。手持匕首掷铜柱,事已不成空骂倨。吁嗟哉!燕丹寡谋当灭身,光也自刎何足云,惜哉枉杀樊将军!”

3、你认为应当如何评价荆轲其人其事?(问题探究之四:事件评价)

4、以“荆轲论”为题写一篇历史人物短评。(略)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发布于2020-11-18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