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理解这篇文章的思想意义?

作者通过一条小狗遭遇,反映“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事实,一条狗都保不住命。另外,作者写小狗包弟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一段心灵历程,写心灵是主要的,写小狗包弟是次要的。写小狗是写实,写心灵是写虚。

2、本文的基本思路及情感线索是什么?

这是一篇叙事散文,按故事进程来观照课文,可以看出课文的一个完整的故事链有开端(包弟来历)、发展(在家七年,相处很好;“文革”来临,家人恐慌)和结局(痛别包弟),还有尾声(作者忏悔),如果觉得应该强化第五部分的作用,则可以把它作为结局,那么后来的结局(痛别包弟)成为故事发展的一部分。

散文固然可以叙事、写景、状物,但抒情写意是散文的当行本色,甚至可以说是散文的核心和灵魂。在本文中,随着故事的展开,作者的情感是波澜起伏状变化:悲伤(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轻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因此本文的情与事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情感是随叙事起伏变化的:事件牵动作者的情,作者的情牵动读者的心。本文既是叙事文,又是抒情文。

3、作者为什么要以歉疚、忏悔作为本文的感情基调?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多数群众卷入纷争之中,作者属于少数被侵害被侮辱的人,“文革”结束了,国人应该自我反省,而率先反省的竟然是一个无过错的老人!巴金的《随想录》出版后,引发“文坛的震动”,就是因为作者以自我反省的方式观照过去的一段历史,警醒人们记住历史教训。巴金由此赢得了社会的普遍敬意和称颂。本文的歉疚和忏悔就是作者反省的具体体现,这种特殊的反省能够唤起人们的良心、良知。我们透过本文可以揣测到巴金是一个善良的人,他经历了一场浩劫、不仅失去了小狗包弟,而且失去了最亲的亲人萧珊,可他没有怨天尤人,没有用文章作为声讨、控诉的工具(声讨、控诉并非不必要),而是自责、反省,很像道德主义者、良心主义者之作为,这既符合巴金本人的习惯,又能引起读者的深思和自省,引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共鸣。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小狗包弟》重点难点解答发布于2020-11-18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