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本文要写的是自己的小狗包弟,为什么要从那位艺术家的遭遇开篇?

从思路章法来说,先言他人之事以引起作者本人之事,起着铺垫、启发的作用;从文章要表达的故事和情感来说,艺术家和他的小狗的故事,巴金和包弟的故事,二者似成对照,让人看到这样的事情在当时并非一二,而是普遍存在的,深化了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另外,从两只小狗命运的细微差别中,我们还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包弟所蕴的更深的忏悔。

2、“您的小狗怎样?”这句话一共出现了三次,是怎样出现的?在这三次问话里作者的心情有什么不同吗?

第一次出现时,是日本作家由起女士到北京参加亚非作家紧急会议时问起的。那时候包弟的情况还很好,所以作家回答得很轻松也很愉快;第二次出现则是1962年的事情了,这时候文革也还没有开始,包弟还有大家的生活都很愉快,作者为这种幸福的生活而感动,心灵也没有受拷问之扰,所以作者似乎自己听见别人在这样问他;第三次则是作者自己的猜测,他很担心由起女士再问他这一问题,因为这时他的心里已经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了。

3、读完文章后,你有没有发现包弟的遭遇和艺术家的小狗的遭遇的不同之处?你怎样看待这种不同之处?

总的来说,包弟和那只小狗一样,都是死于那个荒唐而残酷的年代,但是,它们之间又有那么一点点的差异:艺术家的小狗一直在家里等待着主人的归来,它最后死去是为了自己的主人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悲愤的死去的,在它这里,还是有着主人(也就是自己信任的人类)仍然关心自己的信心的;但是,包弟就不一样了,它已经感受到空气中的紧张气氛了,也担心自己可能会被交出去,因此它更加谨慎的生活,尽量不给他人以捕捉它的机会,但是,或多或少与巴金的自我保全思想有关,包弟还是被它所亲近的人打发走了。正是因为这种差别,作为读者,我们也像巴金一样,对它有一种无法弥补的亏欠和伤痛,由此更能够理解作者为什么难以从中解脱出来。

4、当文革结束后,作者说他的院子和隔壁房屋之间的竹篱笆被换成了无缝的砖墙,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文革结束后,一切好像都恢复了平静,“我仍然住在这所楼房里,每天清早在院子里散步”,但是,“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那曾经在院子里与“我”共同生活,给我留下了美好回忆的人和动物都不存在了。经历了这样一场浩劫之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早已不是那曾经很柔软的小“篱笆”了,而是换成了互相隔阂的砖墙,文革对人类心灵的戕害与扭曲,不知道还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够消弭。

5、巴金对小狗包弟是充满着思念和内疚之情的,所以他在叙述小狗包弟的经历时,笔端带着浓厚的情感。请你简述小狗的悲惨遭遇,并划出其中夹杂的表明作者内心活动的句子,说说本文是“如何以情动人的?

“文革”灾难到来时,天真的小狗依然见“我”作揖,而“我”却为四周“杀小狗”的大喊大叫所惊恐,又怕包弟的吠叫引来红卫兵的抄家,心里“暗暗地流泪”,“十多天来睡不好觉”。

当“我”被迫把包弟送到医院做解剖用后,下班回家,看不见包弟,首先有一种甩掉“包袱”的轻松感;但夜深人静、辗转反侧之时,又觉得不是甩掉了“包袱”,而是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心理包袱”;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就连“我”也在受“解剖”。为了保全自己,葬送了包弟,这是自己的耻辱。大段的心理剖析,袒露无遗地表白自己的情怀,使读者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力量的冲击。

文章结尾几段,“我”在院子里散步,面对着满园衰败的景象,想起故去的妻子同包弟逗着玩的生动情景,心灵如同放在油锅中煎熬那样难受,作者坦言:“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恋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通过这些浸透了泪水的忏悔文字,让人仿佛看到了作者胸膛中那颗炽热而受伤了的心。这是一个受害者的严肃反思,一个正直心灵的痛苦自审,一个最无责任者对自己责任的考问,正体现出本文的独特之处和价值所在。

散文对我们的吸引,就来自于作者人格和心灵的坦白。这种真率与坦白,本身就能引起读者的好感、关切和共鸣,如果作者的心灵又是纯洁的、美好的,自会产生更积极的效果。

这些片段,是否触动了你内心深处的“情”弦?你是否分尝到了作者从人生获得的或苦或乐的滋味,从而感受到“充实”?

他没有刻意给自己戴任何光环,一字一句,简单真实,和时间一样,实实在在,却是永恒的东西。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小狗包弟》问题探究发布于2020-11-18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