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神舟”飞天这一举世瞩目的壮举,若只作客观的流水账式的记录,便失去了它的文学价值,不免让人大失所望。本文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使得这篇通讯的语言充满力量与豪情,鼓舞人心。读起来顺口、亲切;听起来顺耳、带劲;回味起来润心、有味。你有这样的感觉吗?

1、“别了,不列颠尼亚”这一标题一语双关,体现了标题在新闻写作中作为“眼睛”的重要地位。那么,本文的标题“飞向太空的航程”又有何特色?

这是一种比喻性的说法。既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也喻指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的探索过程。平凡中见深刻,沉静中见热烈。

2、文章开头一段,除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新闻诸要素外,还有什么作用?

写“辉映的朝阳”“高耸云天的发射架”“乳白色的飞船”和“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的航天员──杨利伟”,寥寥数语,勾勒了一幅静谧的画面,渲染了发射前紧张而激动的场面,引人想像。

3、新闻报道中恰当地运用议论、抒情是本文写作的主要特色,请你找出几例,分析它们的作用。

深化主旨,揭示本质。如“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这样的议论使读者不仅看到了事实,而且还领悟到这一事实的重大现实意义。

激发读者的感情。如“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历史的脚步终于跨进了一个神圣的日子”“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的时刻”,是议论,也是抒情,可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唤起大家思想情感上的共鸣,提高了文章的鼓舞性。

又如,“在这个金色的秋日,这一刻终于到来了。在万户的飞天尝试过了600多年后,又一个勇敢的中国人──杨利伟,向太空飞去”一句,把世界上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飞行的人──万户和又一个勇敢的中国人──杨利伟并提,表现了古老的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探索勇气和卓越的智慧;又在古今的对比中显现了现代人无比的喜悦和自豪感。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飞向太空的航程》重点品析发布于2020-11-18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