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作为中学语文教材,可谓历史悠久了。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似乎无庸置疑。不过抒情之具体内容,却是众说纷纭。从思想教育的角度看,大多以为文章与大革命失败有关。这方面,专家学者的论述可谓多矣;而从文学作品的角度看,

似乎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笔者拟以文本为依据,以探索为手段,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以“借景抒情、披文入情”为线索,力图得出符合文本本身的答案:《荷》文抒发的是作者渴望自由和获得自由之后的闲适自得的心情。此将课堂导学的主要过程介绍如下,供专家、同好指正。

课前师生双方都作好必要的准备工作。教师方面,搜集有关的文字、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并设计、印发预习提纲,除了常规内容外,要求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

1、文章抒情的特点是“借景抒情”,分析作者着力描写的“景物”的特点;

2、由文中所描写的“景”,品味作者所抒发的“情”;

做好了以上准备,课堂上的“导学”就能因势利导,呈现“水到渠成”之势。

首先,在教师引导下,让同学们明白“借景抒情”的含义:

“情”在前而“景”在后,作者着力绘景是为了寄托自己的感情,即“情在景中”。

进而提出要求:

1、《荷塘月色》中作者着力描绘了哪些景物?

2、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3、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对于前两问,同学们并不感到为难。经过小组讨论,一致明确:

1、着力描绘的景物有:塘边小路、月下荷塘、塘中月色、塘边树丛;

2、景物特点:

塘边小路:“幽僻”、“寂寞”、“阴森森”。

月下荷塘:主要写了荷叶、荷花、荷香。

写荷叶: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写荷花:袅娜、羞涩、如明珠、如星星、如刚出浴的美人。

写荷香: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塘中月色:主要写了“月光”“月下花叶”“月下树影”。

写月光:如水、青雾(浮)

写花叶:牛乳中洗//笼着轻纱的梦

写树影:倩影;

光与影:如小提琴名曲//恰到好处

而对于第三个问题“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同学们一时不知从何说起。教师仍然紧扣着“借景抒情”这一线索,运用师生对话式的讨论,引导同学们自己得出结论。让同学们再一次诵读课文,师生对话间以小组讨论,品味作者寄托在景物之中的思想感情。

师:“小路”本是“幽僻”

“寂寞”甚至“阴森森”的,但作者今天的感受如何?

生:“今晚却很好”。

师:是路修好了吗?

生:不是,还是煤屑路。

师:那么,作者为什么说“今晚却很好”呢?

生:(先是沉默)今晚作者心情好。

师:(抓紧时机)很好!一条并不“很好”的煤屑路,作者却说“今晚却很好”,那是因为作者的“心情好”,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嘛。不过准确地说应该是:作者“今晚心情好”。

接下来,引导同学们看以下几处景物描写:

师:再来看“月下荷塘”的描写表达什么样的感情呢?

生:(沉默)

师:大家说说,文中描写的荷叶、荷花美不美?

生:(齐声地)美!

师:我还要提醒大家:这是白天的荷塘,还是晚上的荷塘?

生:晚上的。

师:晚上的月光亮不亮?

生:(众说不一)

师:关注课文,以文章为本,找出相关的句子来。

生:第2段: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第5段: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师:那么,莫要说“淡月”下的花叶,即便是明月夜下的花与叶,能看出它的美吗?

生:黑糊糊的。

师:(切换电脑屏幕,映出网上下载的“清华园荷塘实景”,并作简单介绍)

参考资料:《荷塘月色》所述的引人入胜的景色是近春园之一角。咸丰十年即

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内所有房屋被化为灰烬,沦为“荒岛”,前后达一百二十余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清华大学才开始清理整修。

师:对比一下文字与这幅图画,图中的花叶很难说是“出浴的美人”,黑糊糊的柳树影也难称为“倩影”,白光与黑影的搭配无论如何也很难令人联想到“小提琴名曲”一般的和谐来。为什么这样的景色在作者笔下被描写得这么美呢?

生:还是因为“心情美”“情人眼里出西施”。

师:(进一步)于是,这就有个问题:作者笔下的荷塘景色是“客观景物”,还是“主观感受”呢?

生:(沉默、思考)应该是作者的主观感受。

师:正确!从上面的分析中可知,作者还没到荷塘,在“塘边小路”上时,就已知道他“今晚心情美”,到了塘边,更是情不自禁。因此,看到的叶、花以及树影,统统都是美的。因此,我们可以说,《荷塘月色》这篇课文中所描写的景色,乃是作者理想化了的景色。其原因,就是因为作者“今晚心情美”。

那么,深究一步,作者“今晚心情美”,美从何来呢?

生:(沉默)

师:有人说,这是个谜,无法知晓的。我们还是以文字为本,探索一番,看看能不能找出其中缘故来。

师:上面说过,这篇文章是“借景抒情”的手法。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文中有没有直抒胸臆的文字呢?

生:(默读、思考)(莫衷一是)

师:什么叫“直抒胸臆”?

生:直接抒发感情。

师:有没有这样的文字?

生:有。

师:找出来,哪一段?

生:第3段:“路上只我一个人……”

师:好!同学们看屏幕──(屏幕上映出第3段文字)

师:大家齐读一遍,品味其中的感情。找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进而找出中心词来。

生:(齐读、默读)中心句是“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生:中心词是“自由”!

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想想,作者“今晚心情美”,“美从何来”?

生:今晚“自由”了。

师:能设想一下,作者“今晚”获得了什么样的“自由”?

生:“下课了”;“休息了”……

师:是的,学校下班,就没有公事缠身;妻儿睡着,也没有家事烦心。真正是“自由”了。不过,“自由”真有这样大的魅力,能使作者眼前的荷塘变得如此美丽吗?

生:(争先恐后)自由了,什么都可以做了,心情就美。

自由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真好!

师:有一首诗说:“生命诚可贵,──”

生:(跟着老师)“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师:如果我们再联系一下作者的思想追求以及当时所处的环境,就会更明白作者对自由二字的渴望!

(屏幕显示:朱自清,1898~1948,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民主战士:追求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人士。而当时统治北京的,名曰“国民政府”,其实是“封建军阀”,因而作者深感压抑和苦闷。于是“今晚”获得了“自由”(哪怕是片刻之间的自由)之后,作者也感到由衷的喜悦。

师:现在,把第3段课文齐读一遍,深入领会作者获得自由之后的喜悦心情。

师:现在,我们可以回答开课时的第3个问题了──

师生:(齐)抒发了作者渴望自由以及获得短暂自由之后闲适自得的心情。

笔者不敢断言这个结论之正确,不过,这既不是拾人牙慧,也不是凭空杜撰,而是以文本为依据,以探索为手段,以“借景抒情”为线索,从中得出的符合文本本身的答案。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导学《荷塘月色》发布于2020-11-18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