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更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广泛阅读的能力。
【教学目的重点】
1、知识点:
课文内容的理解;
情景交融、以情奴景、以景显情的艺术风格。
2、能力点: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课时计划】
一课时。(45分钟)
【教学策略设计】
1、方法策略:
《故都的秋》是一篇意味隽永、文辞优美的散文名篇,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之中,从美的角度进行赏析,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2、教学策略:
认知感受。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导入
1、CAI课件展示春──夏──冬──秋四幅具有代表性的精美图片,并语言导入:
一的年四季,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妖娆,冬有冬的庄重,而秋,更是风情万种,千姿百态。从古自今,无数文人墨客去写秋,或颂秋,或悲秋,都是用自己的情去诠释自己心中的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去品味他笔下独特的“故都的秋味”。
故都的秋
郁达夫
2、作者及背景介绍:
请同学据教材中的注释和自己收集的有关郁达夫的资料,介绍一下作者及写作背景。
参考:
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小说代表作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有《郁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故都的秋》写于1934年7月,当时郁达夫已由上海移居杭州,思想苦闷,创作苦淡。
郁达夫曾经这样形容自己的生活:“每天吃点精致的菜,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愿将平时和行动有所移易,总之懒得动。”此时的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多是“静如此水的遁世文学”。
3、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理解课文内容:
偏正结构短语:
故都的秋
指明描写地点 点明描写内容
二、理解深入
1、CAI配乐朗读课文。
2、师生分析文章的景物描写:
⑴ 作者写故都的秋,肯定有许多勾起作者心绪的景、物,这些景、物有哪
些呢?
⑵ 这些景物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呢?
⑶ 这些景物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呢──时间还是空间?
⑷ 由⑶引入散文的基本特点:形散而神聚。
⑸ 一生读课文一、二自然段,提炼筛选出故都的秋的特点:清、静、悲凉。
⑹ “神”是什么?即故都的秋的特点:清、静、悲凉。
三、研究讨论
作者选取的景物是怎样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
1、生自由讨论。
2、生发言。
参考:牵牛花是悲之花、槐树是悲之树,秋蝉的残声更给人一种悲凉之感;从美术学的角度看,蓝色和白色都属于冷色调。作者笔下的牵牛花不是五颜六色的,而只有蓝色和白色,所以它给人一种“清、静、悲凉”的感觉;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可作者笔下的果实并非全都成熟,还有清涩,这也给人以悲凉之感;作者在文中并未写收获的喜悦,而写了“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这自然就有了“悲凉”的感觉。
四、拓展归纳
CAI展示北京“雄伟壮观的长城”,“红叶似火的香山”,“游人如织的颐和园”,及问题:作者为什么不选取这些代表性的景物而选取这“清、静、悲凉”的景物?
参考:作者当时处在一个黑暗的社会中,思想苦闷,逃避现实,反映此时的心境,当然要选取这“悲凉”的景物来表达;这时的作者提倡“静如止水的遁世文学”,因此,此时的作者选这“清、静”的景物也不足为怪了;这也许与作者的个性有关,从他的传记知道,他是一个忧郁善感,抑郁质的人。
提问:作者热爱些景物是不是作者为了表现主观意识而臆造出来的景物呢?
参考:不是,是故都的实实在在的秋景。作者并不是臆造出来的,而是通过对这些景物的客观逼真的描绘,流露出一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悲凉之情。这种用景来表情,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景交融”或“情景合一”。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即情语”便是这个意思。“景”即物,“情”即我之情,这便是散文的最高境界“物我合一”。
五、巩固提高
1、选取1~2首关于秋的诗词,让生体会“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特点。
CAI显示:郭小川的《团泊洼的秋天》、范仲淹的《苏幕遮》
2、作者对秋的态度:颂秋还是悲秋?
参考:作者所选取的景物是清、静、悲凉的,但作者是热爱故都的秋,赞美故都的秋,歌颂故都的秋的。否则,他怎么会不远千里特意从杭州经青岛来到北平?作者是在颂秋,但全文的基调的确是有些悲凉。故都的秋像一首诗,深沉而含蓄;故都的秋像一幅画,美丽而又落寞;故都的秋像一支歌,忧伤而又苍凉。郁达夫先生用自己的情去感受故都的秋,真是一物一景总关情。
3、课后作业:请同学以“春”或“雨”为题写一段情景交融文字或以“春”或“秋”为对象作一幅画。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发布于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