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短歌行》,不仅是诗人的代表性作品,也称得上是“建安文学”的扛鼎之作。前人对其思想主旨、艺术传承及情貌风骨等方面,都有大量精到论述。今天想必没有什么“珠”可探了。然而,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对任何艺术作品的探求亦然,更何况,“诗无达诂”,在教学中更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基于此,笔者不揣浅陋,试把《短歌行》这座前人已掏过无数遍的宝山探掏一把,或许还可掏得三两粒“遗珠”吧。
一、关于“反复强调渴求贤才”
“反复强调渴求贤才”之类提法,这是众多论者及中学教辅资料对该诗主旨及行文脉络的基本估价。这个估价,一般而言,也算符合诗作实际。而如果追问一下,全诗八节三十多句,全都处在同一层面,仅是不断重复一个主旨,有的地方起点“强调”作用罢了吗?尽管这些材料也提到“思才、求才、待才”以及“建功立业,一统天下”一类的话,而最后归结到“反复强调渴求贤才”这一点上,总觉得没有将其间联系说清说透,不那么令人信服。
事实上,全诗言求才,有其严谨的内在思路。就整体看,可分为“思才之忧”──“待才之诚”──“纳才之旨”。这样一梳理,全诗脉络更加清晰。原来,所谓“反复强调”是通过“忧才、礼才、用才”来步步开展并深化的,未得时忧心如焚,忧到“唯有杜康”可解,是从反面强调;得之时盛宴歌吹,待如上宾,是从正面强调。这样理解该诗“反复”,才不是机械平板的反复,而是有层级有深度的反复,它让诗歌的思想和情感能量得以大大提升。
就拿小的内部层次来说,也非仅仅“反复强调”。如第二层次“待才之诚”,又可分为“宴已到之才”──“盼远来之才”──“劝犹疑之才”这样几层,可不是吗?先到者,诗人正“鼓瑟吹笙”,殷勤款待,奉为上宾。那些远行未到之才,不正“明明如月”,可望而不可及吗?当他们一拨又一拨地“越陌度阡”而来,我又怎能不与之“契阔谈宴”,互诉久别之情呢?对那些尚在犹疑观望者,诗人比之于“南飞”的“乌鹊”,用了极富形象和情味的比喻,巧妙的烘托手法,委婉而动情地劝导他们不必“绕树三匝”般地苦苦寻觅,而应当机立断,赶快择枝而居,唯有到我这边来,才是你们的最佳选择。通过这样分析,所谓“反复强调”,在这里表现为诗人的“求才三部曲”,才更符合三国时代人才流向的实际,也让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求才心情之迫切真诚了。
二、关下“天下归心”
该诗最后一节(即末四句),通过设喻和用典表示要敞开胸襟,海纳百川般广纳八方人才,要像周公吐哺那样诚待天下贤士,结构上有收束上文的作用。那么,这样急切殷勤地广纳才士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最后一句挑明了用意,即“天下归心”。所谓“天下归心”,按人教社高中语文教科书的注释,就是“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另有两套发行全国的教辅书在该诗翻译中也采取了这种说法,分别译为“天下贤士皆归心”、“天下英才归心似箭切”。注意:这里的“人才”、“贤才”、“英才”,都是同一概念,即仅指诗人渴求的辅助他安邦定国之士。我们不禁又要问:诗人如此急切真诚地延揽那么多人才来此,仅仅是归顺他一人而已么?显然,这里的注释或翻译未能传达出诗中旨趣,降低了原诗的格调,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大有商榷的必要。
我们认为,“天下归心”应该包含“天下贤士诚心与我协力同心,共举大业,定当达到人心归顺,四海安定,天下统一”这样丰富的内涵,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而不应仅仅理解(或注释翻译)为“人才归顺”。
首先,从全诗主旨看,招贤纳才确是为了安邦定国,这是古今论者几无异议的看法;第二,联系诗人一生行事抱负看,也正是图谋天下一统;第三,从“天下”一词的含义看,也非限于仅指“人才”,完全可以概指天下之人;第四,本句处于全诗结穴处,从诗人感情发展和诗句位置看,都够得上全诗最强音,所谓“曲终奏雅”,如乐曲之最后一奏,应有余音绕梁、回旋久远之效。因而,把“天下归心”的意蕴理解得更宽泛、更多层、更丰赡些,无论就诗人心思愿望、诗歌艺术特质,还是读者审美感受来考察,不是更好吗?倘若严守教材教辅的上述说法,教师在分析时即到此止步,学生在领会此句时,亦到此止步,那不是索然寡味了吗?故而我提议,宁可在此句注释、翻译中多费点笔墨,也要将其丰富的旨趣提示得充分到位一些。这样,庶几不负诗人之苦心,讲者亦多获些读诗感悟。
以上“探珠”之说,不免混珠之谬,读者当有慧眼识之。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短歌行》探珠发布于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