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掌握“次”、“修”、“与”、“因”等重要的文言词语;积累一些写景的句子。

2、提高诵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语感;学会比较,质疑与思考。

3、体会认识作者的人生观,提高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水平。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重要的文言词语,学会联想与比较,在“语境”中对其意义确认。

2、理清文章结构,提高诵读能力。

3、领会王羲之在文中的哲学思考与人生认识。

【教学设想】

1、如此美文,诵读至关重要。

(准备高雅的古琴、古筝曲《高山流水》配乐诵读。)

2、通过联想、比较的方法,来阐释文体、积累词语、拓宽视野。

3、多媒体配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通过书法作品《兰亭集序》导入课文:

1、你知道王羲之是在什么状态下创作出《兰亭集序》的吗?

2、由书法美来领略文采美。

二、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

1、朗读。

2、评价。

(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关键在:准确与流畅;把握展示作者的情感。)

三、配乐,古琴曲《高山流水》

(教师泛读)

1、提出思考题:分别用一个字(词)来概括每段的意思。

2、教师范读。

3、播放录音带。

四、揣摩鉴赏文本

1、第一段可用哪一个词加以概括(可在文字中寻找):

明确:乐。

2、哪些东西信可“乐”呢?

板书:

景──美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山)

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水)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天)

人──贤──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事──雅──一觞一咏

3、联想、比较、拓展:

⑴ 引入丘迟《与陈伯之书》: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⑵ 两人同写暮春江南,景物特点有什么不同?

明确:丘迟之景,勃勃生机,活泼热烈。意在唤起身处北方的陈伯之的思乡之情;羲之之景,清俊高雅,有超凡脱俗之韵。

⑶ 讲到“人贤”,引入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意在表明,美景配贤人(赏心悦目,良辰美景)。

4、学生试背第一段,教师示范背诵。

5、朗读第2段,用哪一个词概括本段?

明确:痛。

6、“痛”在何处?

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谈玄悟道。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归隐山林,情随事迁。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痛。

7、引入范仲淹《岳阳楼记》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比较他们的精神境界。

8、学生试背第二段,教师示范背诵。

9、学生朗读第三段,用一个词概括本段:

明确:悟。

10、有人说本文流露出了作者某些消极的情绪。但作者对人生的态度到底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呢?“悟”出了什么?

明确: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否定“老庄”的背后是对人生的肯定(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他是有所作为的)。

11、学生试背,教师示范背诵。

五、基础知识(字词)的教学穿插在文本鉴赏之中,但可注意让学生联想旧知识,阅读工具书

如:

修:

邹忌修八尺有余 《邹忌讽齐王纳谏》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

修守战之具 《过秦论》

茂林修竹 《兰亭集序》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兰亭集序》

因:

因利乘便 《过秦论》

因河为池 《过秦论》

不如因善遇之 《鸿门宴》

因人之力而敝之 《烛之武退秦师》

因寄所托 《兰亭集序》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形态 《核舟记》

现在有: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陋就简,因材施教等。

六、听录音带

1、再次体会文本内容。

2、配乐,同学们边读边背课文。

【板书设计】

兰亭集序

王羲之

乐 景美

人贤

事雅

痛 或取诸怀抱……(谈玄悟道)

或因势所托……(归隐山林) 终期于尽

悟 一死生……

齐彭殇……

七、布置作业

1、根据示范整理总结有关文言词语:与、次、期、临、致、或。

2、背诵课文。

3、名句默写检查设计:

⑴ 写出《兰亭集序》中写景的短语。

⑵ 《兰亭集序》中道出古今人们普遍共同感受的句子。

流露出作者消极情绪的句子。

但作者还是积极向上的,从文中可以看出。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兰亭集序》教学设计发布于2020-11-18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