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诵读要领,熟读并背诵全文。

2.揣摩文中意蕴深刻的句子,如“侣鱼虾而友麋鹿”“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渺渺兮余怀”等句子。

3.积累文中有生命力的四字短语,如“清风徐来,白露横江,如泣如诉,月明星稀,一叶扁舟,沧海一粟等。

能力目标

1.理解文中对人生意义的议论,揣摩体味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

2.体会本文的感情变化和景,情理水乳交融的特点。

3.体会本文用语巧妙,极富哲理的语言特点。

德育目标

体会作者遇到挫折后体现出来的超脱的人生态度和乐观情怀。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理解文章所含的人生态度和语言的哲理意义。

2.学习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3.把握文章主旨,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体会苏轼宇宙观和人生观。

2.学习本文融情于景,融情于事的特点。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比较法。通过比较鉴别相似的文章,相关的文章,更好的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3.讨论法。讨论法既可以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又可在讨论中辨析疑难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2.掌握诵读要领。

3.总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感情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设计

我们在初中刚学过苏轼的作品,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一篇题材相同的精美散文,领略他散文的独特风格。

二.解题

1.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朝眉山人。少时即博通经史,长于写文章。宋仁宗嘉佑二年中进士。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创行的新法被贬官,先后到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官。御使李定等摘其托讽诗中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谛朝廷,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上北宋伟大的文学家,书画家。工诗擅词,开词中豪放一派,对后代有深远影响。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想象丰富,成就卓越,因而有“浑涵光芒,雄视百代”的称誉。

2.文体介绍及写作背景。

⑴赋:一种富有文采韵节,散文与诗歌结合,可以咏屋写志抒情的文体。

⑵背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三年后,他曾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下了著名的词《赤壁怀古》和前后《》。作者借黄州赤壁之名驰骋想象,吊古抒怀。

三.重难点解决过程

1.听读。多媒体显示苏轼所游之地—-黄州城外的赤壁,同时放录音。学生注意诵读的停顿,延长,体会其中的节奏。

2.诵读指导。

⑴“以文为赋”是这篇赋的一大特点,它不是以整句形式写的骈文,而是骈散结合,注重声韵美。诵读时应注意句间的停顿,延长和节奏,同时还注意叙述句的平缓语调,描写句的意境把握,抒情句的感情韵味。

⑵找出每段中+押韵句的韵脚。如第一自然段的“间,天,然,仙”。

3.齐读。学生齐读课文,读时体会音韵,注意押韵句。

4.默读。要求学生对照注解读课文,并借助工具书正音,疏通文意。

注意下列句子的意义。

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浩浩荡荡地像在天空里乘风浮游。

⑵飘飘乎如遗世独立:飘飘然像脱离人世而独自一个人。羽化登仙:成了神仙而飞升仙境

⑶渺渺兮余怀:我的怀想,多么渺远。望美人兮天一方:遥望所思慕的人,你在那很远的地方。

⑷寄蜉蝣于天地:个人生命短暂,像蜉蝣一样寄生于广阔永恒的天地之间。

⑸“挟飞仙”两句:意为拉着飞升的仙人在宇宙间遨游,抱着明月长久存在下去。

5.理清文章思路。

提问:本文构思缜密,形散神聚,表现了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请具体理清作者的感情思路。

明确:这篇赋主要通过主客对话的形式阐述了作者在失意之中对人生的见解。开头以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作者于秋夜月下泛舟江上所见的月白风清,天水相连的景象,并抒发了作者对此景象的感受。

其次写在优美的景色中“饮酒乐甚”“扣舷而歌”“客有吹洞萧者”,其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使长期过着谪居生活的作者内心惊动,为主客对话作好了铺垫。

接着以苏子愀然问客,引出一场关于人生意义的论辩。一主一客,其实都是作者的内心独白,反映了他陷入苦闷而又希望摆脱苦闷的矛盾心理。“客曰”是作者借客人之口,表达自己在思想上找不到出路的悲苦心情。

第四段,文章以“苏子曰”引出的一段话,是针对上文“客曰”反映的悲苦心情而言的,这正表达了作者要求摆脱悲苦思想的愿望。“苏子曰”表现了作者对世事有超然的态度,这种态度神受庄子人生哲学的影响,不为生死,得失,荣辱,毁誉所累,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以自我排解。

最后,客人转悲为喜,以醉后“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作结,一方面写出了“清风,明月,江上”之乐,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作者欲借酒力以消除胸中块垒之情。

感情梳理:

1段:江上泛游,感情由平静到高昂。2段:饮酒放歌之乐引出客人的悲凉萧声。

3段:主客问答引出人生短暂之感。4段:苏子超然于世的情怀。

5段:客转悲为喜,主客畅饮。

6.分角色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主客对话,尽量读出其心情,意境。

7.齐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本课时介绍了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在让学生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借景抒发自己官场失意及豁达乐观的情怀,进而排遣心中的苦闷。通过反复诵读,可使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

五.作业

1.熟读并尽量背诵全文。2.思考作者因何而乐,而又因何而悲,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检查背诵。

2.具体研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初步检查背诵

1.学生齐背全文。

2.抽查背诵。

二.重难点解决过程

1.研习第一段。

⑴学生齐读第一段。

⑵提问: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并说明作者是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乐”情的?

多媒体显示月夜赤壁的画面,配以《春江花月夜》的古筝曲。

学生感受画面意境,并从文中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讨论借景抒“乐”情的特点。教师巡回指导。

作者通过“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描写了一个宁静优美的环境,清风轻拂人面,将上风平浪静,这是写将面之景。游人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放声地诵明月之诗,愉快地歌窈窕之章。不久月亮也出来助兴,作者的视线又由江面转入天空,“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徘徊可说是神来之笔,从东山上升起的月亮,似乎很理解人意,它漫漫升起,却又不忍匆匆离去,只在斗牛之间徘徊,又似在看人间美景,如同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一样互为风景。透过月光又看到了“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月夜美景,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的游人自然心旷神怡,任一叶小舟在江面上飘荡,“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多么辽阔啊,像是凌空乘风飞去,不知将停于何处;多么飘逸啊,好象人变成了神仙,飞离尘世,登上了仙境。作者由景自然过渡到人的感受上,痛快淋漓地描绘出要飞升成仙的情景,情中有景,景情自然和谐地融合在了一起。笔势流畅,多处用典却不着堆砌之痕。

⑶教师指导背诵要领。本段可分为三层,首先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其次是景物描写,最后是抒发感受,突出游人之乐。

⑷师生齐背第一段。抽两名学生默写写景句。

板书: 把酒 遗世

游→ → 之乐

诵诗 羽化

2.研习第二段。

⑴指定一名学生朗读。

⑵学生默读后设疑:第一段写了“乐”情后,本段为何又转入写悲情?

师生讨论明确:本段是过渡段。开头继上文写泛舟时的欢乐心情,“于是饮酒乐甚”,古人抒发欢乐之情往往是饮酒赋诗,此处也不例外,“扣舷而歌之”就是写照。作者不仅歌“窈窕之章”,还歌“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一般认为是君王,自己与君主天各一方,这就写出了苏轼忠君的殷切,希望君主能重用自己,希望自己能为大宋分忧,冉而自己却遭受贬谪,理想无法实现,所以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就感叹“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作者的心情于是由对天地自然界的浩渺的赞美之了引出对人世不如意的“悲情”,而这种悲情接客人箫声的悲凉反映出来,“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泣孤舟之嫠妇“。苏轼借助夸张,想象,比喻等手法,把洞箫那种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连读者也不由得悲伤起来。

⑶学生齐背第二段。

3.研习第三段。

⑴指定背诵。

⑵提问:客人因何而悲?

讨论明确:如:“月明星稀,乌雀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感叹千古英雄尚且如此,何况我们这些有志无为者。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感叹人生短暂,羡慕长江无穷永恒。

作者在本段借主客问答,抒发感慨,用一世之雄“而今安在哉”来说像曹操那样的志得意满,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历史人物尚且随“大讲东去”而销声匿迹,那么默默无闻的平庸之辈就更不可长久,这是客人消极思想的反映,他认为自己与苏子不被重用,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只是过着渔父樵夫的生活,鱼虾作伴,麋鹿为友,划着小船,举杯相劝。那微不足道的生命,短促得如同永恒天地之间仅能活短暂时刻的蜉蝣,渺小得如同大海中的一粒米。于是客人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悲情自然显现出来。

⑶提问:以前学过的诗句中有那些诗句体现了英雄成为历史沉积的感叹?

明确: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辛弃疾的“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4.研习第四段。

⑴女生齐读。

⑵问:针对客人的悲哀,苏子作了怎样的回答?阐述了自己的什么观点?

明确:苏子与客人泛舟于江上,置身于天地之间,这是第一段开头有点明,此时苏子借眼前之景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客亦知夫水与月乎?”一句引出作者对天地自然的认识。对于江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借用孔子的话来说明江水不舍昼夜的滔滔流着,因此可说是“未尝往也”,又是不变的;对于月亮,作者认为“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是说月亮有时圆缺,是变的,但他的圆缺却是周而复始地更替,是磨消长也又是不变的,因此作者自然得出了自己关于天地人生的哲理认识,即变与不变是两种不同认识。既然人与天地万物可以一样永存,又何必“羡长江之无穷”而“哀吾生之须臾”呢?对于自然美景我们就达观地看待,而不该让美景空再见叹息,所以作者认为“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只明月,耳得之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禁,用之无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自然万物可以为我享用,江山无尽,天地无私,风月长存,声色俱美。置身如此美妙的景色中,自然令人心旷神怡,超然于俗事之外,这样就使主客的心境由“悲”转“乐”。

⑶提问:怎样理解作者在官场失意之时的“乐”情?

明确:作者积极入仕,抱负远大,但却人生失意,在激烈竞争中屡遭贬谪,又因“乌台诗案”下狱,险遭杀身之祸。后谪居黄州,倍感苦闷,但对生活却从未失去信心,常借游赏山水之机,力求排遣郁闷心情。在本文中,作者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自己的游赏之乐,后又借主客问答方式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的苦闷之悲,再通过哲理的审视一切后辩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表明豁达乐观的态度。

5.研究第五段。

提问:客人在苏子哲理了地阐明世间变与不变的道理之后有何反映?

明确:“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说明客人被苏子说服了,满面春风,换去愁颜。这次比开始的乐更加欢快,主客之间不免又开怀畅饮,直到“肴核既尽,杯盘狼藉”,并且“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开头的“泛舟”“月出”遥相呼应。一枕好梦醒来了,一宿晚景过去了,一次赤壁之游结束了,一篇《》也收尾了。而主客夜游的神仙浪漫的场景却印在了人们脑海里,苏子关于宇宙人生的哲理还使人不时地回味,苏子受错后的豁达,超脱还令人羡慕不已……

三.指导背诵

1.学生齐读全文。

2.找出文章描写风月议论风月的句子

①、描写月:a.b.c.②、议论月:a.b.c.d.③、文中的对仗句:a.b.c.d.e.

④、文中还用的四字短语。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水光接天 羽化等仙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 月明星稀 酾酒横江 一世之雄 一叶扁舟 沧海一粟 取之无尽 用之无竭 杯盘狼藉 横槊赋诗

四.课堂小结

本课时重点突破课文的具体内容,即对文章作了具体仔细地讨论,分析,理清了作者的感情思路,并初步理解了苏子豁达超俗的思想特点,为下一步鉴赏课文铺设了道路,也为背诵全文提供了巧妙的方法。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2.讨论《》的艺术手法。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继续检查背诵。2.体会本文的感情变化和景,情,理水乳交融的特点。

3.理解文章对人生意义的议论,揣摩体味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

4.学习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5.通过对比更好地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一.继续检查背诵

二.鉴赏本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提问:文章乐—-悲—-乐的感情变化是通过写景,抒情,议论表现出来的,试具体分析。

明确:本文围绕江月之景与三国时赤壁之战的故事把写景,抒情和议论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第一段重点是景物描写,作者把冰清玉洁的明月和浩瀚无边的江水相接时天地浑然一片的景致描写到极至,给人苍茫,辽阔,飘飘然如升入仙界之感,人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之中自然心旷神怡,“乐”情满怀,同时为下文的抒情议论的展开打下了基础。第二段重在抒情,承上文之景描写“泛舟”的欢快心情。面对如此美景,主客之间自然少不了饮酒作歌,“乐”借酒,歌助兴,酒歌又可增添“乐”趣。然而,作者当时遭受贬谪,心情并表示十分愉快的,“望美人兮天一方”就体现了这种思想,也就是说,在“乐 ”中自然融入了作者的悲情,何况客人又吹起了洞箫,“其声呜呜然”凄切哀婉,连潜藏在洞壑中的蛟龙都难以宁静而舞动起来,使独处孤舟的寡妇也不由得哀哀哭泣。客人如此哀伤的洞箫声,更增加了“悲”情,为下文主客问答铺设了道路。第三四段则重在议论,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来阐述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道理。我们不必羡慕长江的无穷,也不必哀伤曹操虽一世之雄,而今却了无踪迹。只有这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我们可以实实在在地享用的。至此,主客之间的理性思辩与感情体验都得到了升华,自然又“洗盏更酌”,欢乐无限了。

2.提问:苏子对人生意义的看法是什么?揣摩条纹体味作者的乐观情怀。

明确:《》通过赤壁之游表达了作者对宇宙人生的见解,即“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作者本来有远大的抱负,在激烈的朋党竞争中屡遭贬斥,并入狱,对于如此不公命运,他并没有灰心丧气,没有失去信心,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排遣心中块垒,表现出了坦荡,旷达及强烈的生活信念,这是难能可贵的。尤其可贵的是,作者表达对宇宙人生的见解没有脱离赤壁之游的环境,条件,而是把理论的反复辩白和感情的起伏变化及文章的层次结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抽象的观点形象性和感染力,把哲理与诗情高度融合在一起,给读者以艺术享受,令读者对文中的乐观豁达有了更深的体会。

3.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是如何体现的?

明确:本文作为一篇赋,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诗的特质和情韵等特点,又不拘泥于赋的固定形式,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体现了“以文为赋”的特点。一方面用了赋体传统的对话手法,韵文和对偶句式,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如第一段的“徘徊于斗牛之间……水光接天……凌万顷之茫然……羽化而登仙”的韵文体,“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等对偶句几主客问答的对话体。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音韵美,另一方面有突破了传统手法,章法结构和语言格式,注入了更多的散文因素,其造语而多有变化,用典而不拘故实,写景而富于想象,使文章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不拘一格。一篇几百字的短文能够如此波澜起伏,环换相扣,体现了作者巧妙的7和高超的艺术手腕,又可看出苏轼文学创作的革新,解放的精神和浪漫主义的色调。

三.对比鉴赏

1.《念奴娇》词与此篇是同期之作,同材之作,请同学们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二者的异同。

明确:不同:①体裁不同。②景物描写不尽相同尽管都写将月,但“大江东去”词写的是长江的非凡气魄,勾勒“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三国古战场特定的险要地形,体现了作者的豪放情怀。此文描写清风与明月交织,白露与水色辉映的幽美辽阔的美景,自然美景与优美的音乐声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③思想感情有异。此作借咏史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郁闷心情,结尾的思想较为消极,虽然有“一樽还酹江月”豪情,却没有摆脱“早生华发,人生如梦”的空幻与悲哀。此文作者将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将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通过“变”与“不变”的哲理思辩显示了豁达乐观的情怀。

四.德育渗透

提问:学习本文有何收获和启迪?对作者的思想有何认识?

明确:1。“望美人兮天一方”写出了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朝廷政治的关心,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而不甘沉沦含有积极因素。2。通过主客问答,论辩,阐明了世界万物的“变”与“不变”的辨证统一关系,即不必羡慕长江的无穷,也不必哀叹人生的短暂,应乐观地对待人生。3。文中也流露出作者借游山玩水,随遇而安来排遣心中苦闷与不满的看似超然物外实则无可奈何,软弱无力的生活态度。这是时代和阶级的局限。

五.总结(略)

七.布置作业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赤壁赋发布于2020-11-18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