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明喻)
描写荷叶用舞女风姿为喻。“亭亭”形容荷茎耸立,“舞女的裙”形容荷叶如旋转中展开的裙。
2、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拟人);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明喻)。
“袅娜”、“羞涩”是拟人。描写荷花用“明珠”、“星星”为喻,更显出月光照射下的银白色以及光华闪耀的样子。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通感)
描写微风送来荷香用歌声为喻,“缕缕”对“渺茫”,显出“香远益清”的意境。尤其是以听觉来沟通嗅觉方面的感受,使之更加生动。这种比喻叫做“通感”或“移觉”。
4、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明喻)
描写叶子和花在微风中的动态,以“闪电”为喻,既显出叶花相互连接,又显出由近及远的极轻快的速度。
5、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明喻)
由近及远地展示出由众多荷叶构成的“碧波”在荡漾,这真是一幅清丽如画的荷塘全景图。
6、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拟人)
以形容人的词语“脉脉”来形容流水。
7、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明喻)
描写月光的照射,用“流水”、“泻”为喻,生动形象地显出花、叶所承受的月光是动态的,但又是无声的。
8、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明喻)
以“牛乳”为喻,十分贴切又很绝妙,既显出其乳白色又有鲜艳欲滴之感。“笼着轻纱的梦”,这个比喻也是极贴切地显出月夜的朦胧。
9、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通感)
光与影的和谐是视觉感受,而乐曲为听觉感受,此处以通感的方式作比,更能表达其美丽而独特的意境和情趣。
10、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瞌睡人的眼。(暗喻)
以“瞌睡人的眼”喻树缝里漏出的灯光,尤其在月光下更是逼真,既显出月光的朦胧,又显出月光虽非朗照但月光之美以使路灯光“没精打彩”了。这个比喻以“是”为比喻词,因此是暗喻。
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分号前说明天色已晚,大地已宁静下来的情景;分号后说明人们都要安睡了。两句是平等并列关系,分号表示两句之间的停顿。
11、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分号前写独处的悠闲自得;分号后写正因为独处我才能充分享受这荷香月色的美景,表示意思的递进。
12、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分号前写荷花两种姿态,运用了拟人手法;分号后连用两个比喻,把前两种姿态的花比做“明珠”“星星”。从多方面写出荷塘的美景,是平等并列的关系。
1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是两个平等并列的分句,先用“仿佛……”,后用“又像”,用两个比喻写出月下花和叶子的朦胧景色。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一一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这是一个多重复句。分句前写满月有云不能朗照,后一旬一转,作者以为恰是到了好处,是转折关系,“──”后一句是对“好处”注解(比喻)说明。这个“──”起进一步补充说明作用。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
14、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分号前写树多重重围住荷塘;分号后写“只在小路一旁……”前后有转折的关系,从而也看出作者观察的细腻。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荷塘月色》语法修辞发布于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