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了解借游记抒发议论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古文的字词句篇。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背诵全文。

2. 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3.之以的用法。

教学方法:精读课。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知识精粹

1、王安石(1021—1089),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现在江西临川)人。他“少好读书”(《宋史•王安石传》),“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答曾子巩书》)。庆历二年(1042)登进士第。嘉祐六年(1061)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改变积弱贫穷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持下,制定并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等新法,使国力有所加强。支持王韶取得熙和等州,改善对西夏的作战形势。因遭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熙宁七年(1074)罢相,次年再为相。熙宁九年(1076)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现在江苏南京),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文创作。封舒国公,又改封荆国公,故世称“荆公”。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

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背景资料

《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王安石游褒禅山和曾巩游玉山的经历一样,都因游者不想前行,而未能穷尽山洞。但这时的王安石比他的朋友曾巩大了十几岁(当时曾巩只有十八岁),思想也深刻的多,他并不是象曾巩那样只是遗憾于“遗泉石之胜”(曾巩《游倍州玉山小岩记》),而是由此事生发开去,讲出一番求学问、做事业的道理,并辨证地提出了“物”、“志”、“力”的关系。这篇文章以其所表现出的深邃的思想、高远的知趣、坚毅的品格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其立场和世界观虽然并不相同,但莫不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坚韧顽强的追求与奋斗精神。革命先驱李大钊有诗道:“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这里,闪耀着无产阶级思想的光辉,也熔铸着历史上优秀人物的思想精华。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提问注释中词语(回答时要合上课本)

2、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词:

①始舍于于其址 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②有泉侧出 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⑶找出文中的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音谬也。

④此余之所得也。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整体感知

(一)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呢?

全文五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已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第二层(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三、四段),写游山的心得。这是文章的议论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三段),写游洞华山的心得。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

第二层(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第三部分(第五段),是记游的结尾。

(二)思考问题:合作交流

1.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2.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

(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三)品读课文

1、 研读第一段。

学生齐读第一段,同时思考:介绍“褒禅山”的语句有哪些?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

明确:第一问比较简单,只是提示学生背诵的层次。第二问要提示学生寻找文中相照应的地方。

原因: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伏笔。

引领学生按层次背诵此段。

2、 研读第二段。

先点名诵读第而2段(有基础的学生),然后齐读,再后教师领背。思考:此段中介绍了前后两洞,你认为着重介绍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讨论,明确: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的特点以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因为本段着重写游洞而不着重写景,况且只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由此可看出,文章不重在记游,而只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游只是为后文的议论作准备的。那么,游洞后,作者有什么感受呢?

“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

学生小声再诵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

3、研读第三、四段。

(1)齐读第三段,思考:本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主要写游山的心得。

心得是什么?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回答。

明确:这一段承接第二段游山未尽兴的事件引发的议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就能成功吗?在文段中继续寻找答案。(略)

归纳起来,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条件就是 “志”、“力”、“物”,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

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2)诵第四段,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

“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作者认为现实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何可胜道也哉”)

由此讨论: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请举例证明。

学生畅所欲言,估计说的更多的使广告招牌、报章杂志上出现的。(略)

提问: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作者从仆碑发生联想,指出对待传闻应该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3、 两段都是由生活中具体的小事阐明了悟出人生哲理,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4、学生读最后一段,尽量慢一些,强调“父”字读作“ fû”学习游记写法的结尾,再如《醉翁亭记》的结尾也是这样。

5、学生再读课文,同方交换检查背诵,并检查默写。

五、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感情。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六、熟读成诵

讨论:这篇游记与我们读过的其他游记相比,有什么明显的特点呢?

明确: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照应。先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讨论:记游和议论是怎样结合,怎样照应的呢?

明确:第三段的第二段的记游生发而来,第四段议论由第一段的记游生发而来。

在大体把握了作者思路的基础上,让学生熟读、背诵课文。

七、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训练。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诵课文

还不能熟练背诵的允许朗读。

二、理清思路,把握结构,深入理解

1.记游部分写了什么内容呢?

明确:

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2.作者怎样生发议论的呢?

明确:第三段,写游洞华山的心得。

以“于是余有叹焉”一句承上启下。“叹”字承上文的“悔”字,领起全段,自然地转入议论。

作者先借托古人,说古人游览观赏“往往有得”,是因为他们“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以此表明作者在下面所要说的观察所得,不是随意的,而是以古人的“求思”精神为依据和标准,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以下以游洞为喻,以“有志”为中心,进行逐层沦述,阐明宏伟的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人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两相对比之后,紧接着指出“而世之奇伟、瑰怪、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这里以景喻物,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某种最高成就的境界。但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

最后,以“此余之所得也”,收束这一段议论,归结到作者思想上的收获,回应“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乌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段议论以古人“有得”始,以自己“所得”终,前后呼应。

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

3.第五段写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这是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这种格式的好处在于: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5.布置作业

课文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联系实际,谈谈对这几句话的体会。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齐背课文。

二、鉴赏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以记游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

3.文笔简洁,语言凝练

本文的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全篇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致文字难以增删改换。

三、拓展 选一篇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的游记(文言文、现代文都行),进一步领会、学习叙议结合的手法。

四、作业

自学苏轼《石钟山记》,并与《游褒禅山记》比较。

板书设计:

游褒禅山记

1、2段(记叙) 游山的经过。

3、4段(议论) 游山的心得:

成功的条件—— “志”、“力”、“物”

关键是“志” 一、 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教学反思:

查字典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游褒禅山记》教案发布于2020-11-18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