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想]
本文是郁达夫1934年写的一篇著名的散文。当时,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协等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即使偶有创作,文章的思想感情亦较为低沉。虽然如此,作者所写的文章常常能做到疏朗不羁的行文与精到细腻的笔触相结合。本文就是一篇代表。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由此,我将这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由于文章的写作时代与现在差距较大,再加上学生对作者的思想感情、写作背景了解很少,因而对文章的“清”、“静”、“悲凉”的特点难以理解,由此,我将这作为文章的另一教学重点,同时也作文章的教学难点来突破。
[教学方法]
主要通过创设情境比较的点拨法,将学生导入特定的情境之中,通过让学生用心去感受、体味,捕捉情感信息,认识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那种思想感情的合理性,进一步体例体会散文“情”与“景”、“形”与“神”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教学程序]
一、导入性点拨--讨论课题,突出教学目标。
“故都”二字表明描写的地点,作者用“故都”而不用北平或北京,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清、静、悲凉。
“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文章围绕“秋”之景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思想感情--以情驭景,以情显景。
题目明确而深沉。
二、情境引领点拨--讨论取材,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状况。
提问:你认为《故都的秋》取材有何特点?作者为什么不写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作者取材时能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些与作者当时思想苦闷、追求隐逸恬适的生活情趣有关。
(二)研究性点拨--讨论课文结构。理清文章写景内容。
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根据“思考和练习二”的提示,将有关内容填写完整。
一、 ①对北国 感受:清、静、悲凉
总起 之秋的 向往:饱尝、秋味
(1-2) ②江南之秋:看不饱、尝不透、玩不足
①清晨院中所见的景象 绘秋
②槐树的落蕊 清、
记叙 ③秋蝉的残声 静、
二、 ④秋雨话秋凉 悲凉
分写 ⑤秋树的奇景
(3=12) 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
议论 总是一样地能引起深沉、 深化
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
三、 ①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
总括 ②直抒对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
(13-14)
三、品味性点拨--讨论疏朗不羁的行文与精到细腻的笔触相结合的语言特点。
(一)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3段,思考:
1、作者为什么对陶然亭的芦花等这些著名的风景只是点到为止,面着力去描写家家户户到处可见的秋景?
明确:这些都是北平的景色,但并不能都反映“秋”的特色。
2、第3句中“即使……就是……也……”这样的句式,表达了什么意思?
明确:北平的秋意,果真是无处不在,它的色味特别浓烈。
3、作者是如何描写清晨在院中看到的景象的?
明确:作者笔下的秋景,“屋”和“壁腰”都是“破”的,用反衬的手法“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突出北平秋晨“静”的特点,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为佳”,“日光”本是暖色调,但在作者笔下却是“漏”的。
(二)指导学生阅读“落蕊”一段,思考:
1、这段语言有何特点?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描写的?
明确: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用白描式的语言,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上等,把槐树的特征,明白如话地描绘出来,充满了诗情画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2、这段文字突出了什么特点?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明确:突出了“清”、“静”、“悲凉”的特点。
四、点拨小结--文章的主旨。
明确:本文通过对北平的秋色的描写,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
五、迁移性点拨--读写结合,写一篇《校园之晨》的作文。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发布于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