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目标:
1学习“军”“内”“谢”实词的用法,归纳文中词类活用的句子。
2找出并学习文中的判断句和宾语前置等句式。
3梳理故事情节,分析项羽,刘邦的人物性格,体会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
二、学习重点:
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
三、学习难点:
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行为及细节描写,分析项羽的人物性格。
四、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司马迁(前145—前87年后),字子长,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夏阳(龙门)(今陕西韩城)人。著有《史记》,又称《太史公记》,他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父司马谈为太史令(相当于现在国家图书馆馆长一职)。早年司马迁在故乡过着贫苦的生活。建元六年,窦太后死后,汉武帝罢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重新发动尊儒,这便是有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元朔二年,司马迁从夏阳迁居长安,后随家迁于京城,从孔安国学《尚书》,从董仲舒学《春秋》。随后他继承父业为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在主持历法修改工作的同时,正式动笔写《太史公书》。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他因“李陵事件”,为投降匈奴的李陵求情,因其直言触怒了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遂遭受宫刑。在狱中司马迁发奋图强,自强不息,忍受了非常人所能忍受的痛苦,继续编写《史记》。司马迁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于公元前91年完成了《史记》。《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公元前90年,司马迁逝世,终年56岁。对于司马迁的死因,因史料无明确记载,至今仍为未解之谜。
2、时代背景: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7月,陈涉、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各地纷纷响应。楚国旧贵族,项梁率侄项羽(24岁)于会稽起义,泗水亭长刘邦(48岁)也在沛起义后,归项梁领导。后来项梁由于恃胜而骄,被秦将章邯击杀。章邯得胜后,移师围赵。这时楚怀王一面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北上救赵;一面命刘邦攻秦,并与诸将约定:“先入关(函谷关)者王之”。宋义停军不进,为项羽所杀。项羽率军队与秦军大战九次,最后在钜鹿彻底击溃秦之主力军,章邯率二十万大军投降。秦丞相赵高逼杀秦二世,立二世之侄子婴为王。由于秦主力军为项羽所破,刘邦就很顺利地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入咸阳后,为了收买民心,与秦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并申明军纪,废除了秦朝一系列严刑苛政,得到了广大百姓的支持。于是派兵守关,想做关中王,驻军于霸上。项羽击败秦军后,也向函谷关进军,破关而入咸阳,驻军于鸿门,并准备消灭刘邦军队。就在这样的剑拔弩张形势下,出现了“鸿门宴”这场激烈的政治斗争。这件事后的情节为:项羽封侯——诸侯反叛——彭城大战——俘汉妻父——汉楚讲和——弑父未遂——单独挑战——攻韩信彭越——鸿沟割地——张良说刘——垓下之围——乌江自刎
五、学法指导:自主 合作 探究
六、基础知识积累
1、结合课下注释,查字典字掌下面字形字音
飨( ) 鲰( ) 戮( ) 郤( ) 卮( )虏( )
哙( ) 戟( ) 眦( ) 彘( ) 跽( )
俎( ) 芷( ) 玦( ) 郦( ) 杓( )
2、课内成语集锦
秋毫无犯: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劳苦功高: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课外成语集锦
纵横捭阖:
耳濡目染:
侃侃而谈:
三人成虎:
文不加点:
3、高考热身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钱别(jiàn) 晦涩(huì) 铁栅栏(zhà) 浑身解数(xiè)
B.扒手(pá) 吱声(zī) 和稀泥(hé) 步履蹒跚(pán)
C.蓄养(xù) 寒噤(jìn) 露马脚(lòu) 扪心自问(mèn)
D.顺遂(suí) 什锦(shǐ) 蒸馏水(liú) 兵不血刃(xuè)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依稀 澎涨 戈壁滩 云蒸霞蔚 B.涵盖 阴霾 捉谜藏 烘云托月
C.贻误 函道 交际舞 寥若晨星 D.吆喝 绪论 擦边球 名门旺族
(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庆节移至,一座“天安门模型”摆在广场上。“天安门”前花团锦蔟,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行人纷纷驻足观看,争相与“天安门”合影留念。
B.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个人想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处理得好,生活才能愉快。
C.朱熹49岁那年,上书建议朝延重修了白鹿洞书院,并亲自制订学规,提出:“博学之,审间之,灌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方法。
D.艺术节期间,这个县将举办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活动、科技下乡活动、内容独特的文物,浓情,美术,摄影展览,以及大规模的经贸活动。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浦东国际场边检大厅,有这样一位服务标兵,她无论出瑞哪里,脸上始终挂着一抹微笑,真诚、甜美、亲切,让人难以释怀。
B.这六位老人,年纪最小的也已82岁,都是参加过抗战的老兵。如今,虽已是古稀之年,但他们都还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回忆起当年,感慨万千。
C.虽然面临的困难和不利因素很多,但是,作为这项改革实验的始作俑者,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这项工作进行下去,并且做得越来越好。
D.地震异地安置区首批“农家乐”开业,灾区民房重建基本完成,学生提前搬人新校园……纷至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重生。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午还是阳光灿烂,但到下午5时左右,老天突然变脸,市区狂风大作,天昏地暗。据气象部门监测,这次特强沙尘暴瞬间风力喧11级,地面能见度0米。
B.记老师为到卧龙镇人民政府南侧的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前,只见这座被称为“中国唯一大熊猫博物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山下,周围流水淙淙,绿树成荫。
C.世博园开园以来,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刮风下雨,参观的人流一直络绎不绝。截至5月9日17时30分,累计检票人园已达19.59万人次。
D.昨天上午,一位老人突然晕倒在购物中心,后经迅速赶到的120急救中心医护人员以及商场保安、在场群众的救护下,老人得到及时抢救,最终脱离了危险。
第一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中实词的意思、词类活用现象和文言句式。
二 、学习内容:
1、实词,合作学习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军
为击破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 )
亮身率诸军攻祁山。——《三国志·诸葛亮传》 ( )
军皆殊死战。——《史记·淮阴侯列传》 ( )
沛公军霸上——《史记·项羽本纪》 ( )
建德不能军,以百余骑走饶阳。——《新唐书》 ( )
内nà
欲止不内。——《史记·项羽本纪》 ( )
距关,毋内诸侯。——《史记·项羽本纪》 ( )
恶内诸侯客。——《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 )
谢
长跪而谢。——《战国策·魏策》 ( )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 )
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 黯伏谢不受命。——《史记·汲黯列传》( )
阿母谢媒人。 ( )
若此儿不救,便当回舟谢职,无复游宦之兴矣。——《南齐书·王僧虔传》( )
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唐· 王维《送张五归山》( )
乃令张良留谢 ( )
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史记·李将军列传》 ( )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 )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 )
及花之既谢 ( )
推导提示:“谢”的本义是“道歉,谢罪”。道歉当然就是要把道歉的话“告诉”别人。进一步引申出“辞,谢绝”。由此再引申出“辞别”,花辞别枝头即“凋谢”。
2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与之相通的字。
(1)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 )——( )( )——( )
(3)张良出,要项伯。 ( )——( )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 )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 )——( )
(6)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 )——( )
(7)置之坐上。 ( )——( )
3 、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等,判断下列句子属于什么句式。
点津:A判断句: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句子。“……者,……也”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格式。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者,……也) 百战百胜,非战之善者也。(…,…者也)
栗者,民之所种。(……者,……) 虢,虞之表也。(……,……也)
忠义者圣贤家法。(……者……) 刘备天下枭雄。(……)
B被动句:被动句可分为两大类: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和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a、 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b、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没有词语标志,但从上下文意看,谓语和主语之间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孝景七年,栗太子废,窦婴力争不能得。
(1)此天子气也。
(2)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4)珍宝尽有之。
(5)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6)欲呼张良与俱去。
(7)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8)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9)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10)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11)此亡秦之续耳。
(12)亚父者,范增也。
(13)若属皆且为所虏
(14)吾属今为之虏。
(15)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6)奉厄酒为寿。
4、宾语前置:从下面句子中找出宾语前置的动宾词组。
例:客何为者?(何为─ 为何)
大王来何操? 籍何以至此?
点津: 文言文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⑴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哀南夷之莫余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莫我知也乎?
⑵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微斯人,吾谁与归?
5、介词结构后置:找出下面句子中介宾短语并修改为陈述句。
(1)介词“以”例:具告以事 以事具告(之)
(2)介词 “于”
贪于财货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长于臣 因击沛公于坐
得复见将军于此
点津: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翻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
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例如,“得复见将军于此。”“于此”构成介宾短语,处于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于此”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在这里”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在这里”作状语。我们可以总结出判定介词短语后置的方法即是介词短语作补语。
6、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有以下四种,找出下面句子中词类活用的句子,进行分类并翻译这个字的意思。
1.名词用如动词 2.形容词用如动词 3.意动4.使动 5.名词作状语:
沛公军霸上。
沛公左司马使人言于项羽曰:……
沛公欲王关中。
不可不语。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樊哙侧其盾以撞。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头发上指。
籍吏民。
道芷阳间行.
范增数目项王。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刑人如恐不胜。
道芷阳间行。
素善留侯张良。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项伯杀人,臣活之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吾得兄事之。
7、偏义复词
出入: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8、同义复词:
贪于财货、封府库、项伯许诺、沛公不胜杯杓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立诛杀曹无伤。
9、重点句子翻译
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0
三、学习小结:通过自主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又有哪些知识不理解或没掌握?
四、学后反思
五、达标检测
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美姬(jī) 鲰生(zōu) 以飨士卒(xiǎng) 按剑而跽(jì)
B.樊哙(kuài ) 卮酒(zhī) 瞋目视之(chēn) 目眦尽裂(cì)
C.玉玦(jué) 参乘(shèng) 切而啖之(dàn) 不胜桮杓(beī)
D.刀俎(zǔ) 彘肩(zhì) 戮力攻秦(lù) 从百余骑(jì )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与之相通的字
例: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桮”同“杯”)
(1)距关,毋内诸侯 (2)张良出,要项伯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5)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3.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字
(1)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2)沛公起如厕
(3)杀人如不能举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5)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4.下列对活用情况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 )
A.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 像对待兄长一样
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同上, 像翅膀一样
B.籍吏民,封府库: 籍,名词用作动词 登记在册
沛公军霸上:军,同上 驻扎
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名词使动用法 使……为王
沛公欲王关中: 王,同上
D.素善留侯张良 形容词用作动词 交好
拔剑撞而破之 形容词用作动词 击碎、击破
5.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王,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项羽虽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
C.“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游刃有余”等成语,均出自本文。
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6.翻译下列句子
(1)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2)客何为者?
(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4)会其怒,不敢献。
7.刘邦见项羽时所说的那段话,足见他的老谋深算。
他要向项羽表明平等关系的话是
表示自己有功而不居功的话是:
他掩饰自己政治意图的话是:
他这样说的目的是:
8.樊哙闯帐,怒斥项羽,而项羽竟然“未有以应”,后说了一个“坐。”这反映了项羽怎样的性格?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梳理故事情节,
2、分析项羽,刘邦的人物性格,体会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
二.学习重难点:
分析项羽,刘邦的人物性格,体会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
三.文本解读
1、整体感知探究交流
(1)鸿门宴的经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请找出相应段落,概括主要内容:
开端 ( ~ ):宴前
高潮 ( ~ ):宴中
结局 ( ~ ):宴后
2、分析人物形象,总结人物性格。
人物结构:两峰并峙,双水分流。
项羽:
刘邦:
项羽集团
范增
项伯
项庄
刘邦集团
张良
曹无伤
樊哙
点津:人物的性格特征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展示出来的。我们在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的时候,要紧扣这些描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阅读经验,去思考作者表现人物什么性格特征。
举例:曹无伤告密后,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无伤告密,项羽未经思索就要攻打沛公,体现项羽直率鲁莽的性格。可是他听到项伯的话后,又改变了主意,答应项伯“善遇之”。这表现项羽心无主见,寡谋轻信的性格。
3、思考: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4、合作探究 能力提升
(1)参照古人对项羽的评价,思考并讨论项羽不杀刘邦是妇人之仁还是君子之度?
A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苏轼《范增论》)
B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C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 思考并讨论项羽失败的原因
A刘邦论成败: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B太史公对项羽的评价: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蠭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C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观点概括:1 用人 2 性格 3 天命 你赞同那个观点?为什么?
四、达标检测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问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晋书·王羲之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及长,辩赡 赡:丰富 B.“我书比种繇,当抗行 抗:抵挡
C.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信:信使 D.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冠:位居第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谢安未仕时亦居焉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B. 意甚悦,固求市之 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
C. 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低头共耳语:“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D.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 吾尝终日而思矣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以骨鲠称 B.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C.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 D.而羲之竟不顾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羲之“率性而为”性格的一组是( )
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②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③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 ④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⑤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 ⑥止一吊,遂不重诣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只不过为人狂放傲岸,言谈之间常常把自己与钟繇、张芝相提并论。
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为怨恨。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鸿门宴》导学案发布于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