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离骚》(见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必修本)是楚辞的代表作,理解起来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虽然课文注释够详尽的了,但是笔者查阅了《古代汉语》(郭锡良主编)、《先秦诗歌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以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2003年版)后,发现了注释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和疏漏,在此简述如下:

一、注释不准确。

1、“辟”。注释把“扈江离与辟芷兮”一句中的“辟芷”释为一种香草名,而在翻译整句时却译成“披着江离和幽香的白芷啊!”。芷”是一种香草毫无疑问,那么“辟”到底有无意义,有的话到底是何义?《古代汉语》把“辟”理解为“幽僻”。另外《先秦诗歌鉴赏辞典》把“辟”解释为“系结”义。总之,我觉得“辟”应该是一个实词,解释时不能囫囵吞枣。

2、“摄提”。“摄提贞于梦陬兮“句中的”摄提“,课本注释为“星名,指寅年。”郭锡良的《古代汉语》中对此是这样解释的:“摄提,即摄提格,太岁年名。”《先秦诗歌鉴赏辞典》把它解释为“摄提,摄提格的省称。木星(岁星)绕日一周约12年,以十二地支来表示,寅年名摄提格。”。释为星名,显然不妥。

3、“重”。“又重之以修能”中的“重”,课本注释读chong音,二声。但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重”读zhong 音四声时,意思就有“再,加上”,与文中意思相同。读音孰对孰错,可难为了学生。

二、注释不明。

1、句子“岂唯纫夫蕙chai“中的”chai“,书上注解为香草名,但到底是哪一种香草呢?《离骚》中确实出现了不少香草名,实际上“chai”就是前文中出现的“白芷“这种香草。书上如果这样稍做解释的话,就不至于让人纳闷了。

2、对《离骚》中涉及到的一些楚国方言字词,书上应明确注出 才好。比如“扈江离与辟芷兮”中的“扈”,“朝搴陂之木兰兮”中的“搴”,就是楚国方言词。另外还有很多。

3、“朕皇考曰伯庸”中的“朕”,涉及到一个语言文化问题,课本应予以明确界定。事实上,在秦以前,“朕”是一个普通的第一代词“我”,秦以后才逐渐成为皇帝的专称。

三、通假字交代不明。

1、“锡”。“肇锡余以嘉名”句中的“锡”通“赐”。

2、“正”。“指九天以为正矣”中的“正”通“证”。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离骚》注释商榷发布于2020-11-18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