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聪明人,说风月的事,是“不能说,不能说”的,听这话时的人能品出多少无奈来。文人情多,喝春江水长大的郁达夫是多情才子,王映霞是西子美人,出生名门。见过王映霞少女时代照片的,没有不说王映霞美的,王映霞的美不同于林徽因的古典气质,她的美在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是有张力的,极富诱惑的,现代气质的。两个人各有各的光彩照人处,他们在上海尚贤坊一所普通的弄堂房子里相遇了,那一年是1927年的冬天,他31岁了,三十年来还没有真正投入地爱过一回,即使是在冰封雪裹的冬天,他心里渴望已久的爱情也嗅到了春天的气息,这段日后风雨交集的风月,只是一段才子佳人式的故事,虽然才子早已有妻有子,但那个年代的青年受自由恋爱风气影响,追求爱情被看成是一种反封建的勇敢举动,因此郁王联姻,在当时也曾是民间盛传的一段才子佳话。
记得秋瑾女侠曾有诗云“秋雨秋风愁煞人”,同样爱国的文人郁达夫忧时伤世,遂将在杭州的居处命名为“风雨茅庐”,当年不甚关心时事的王映霞曾为好好的爱巢成了“风雨茅庐”而不悦,以为不是好征兆,没想到果真一语成谶。就像今天人们纷纷看好的好莱坞金童玉女步上红地毯,几年之后便童话破灭,郁达夫和王映霞这对伉俪从爱得“之死糜他”,到成为风雨怨偶,甚至公开在当日报章上打笔战,互相责难人身攻击,一段本来也曾真挚热烈的爱情在时光和日常生活的琐碎面前最终变了味,谁之过,别人是无法评说的,但因爱成怨,当事人的内心痛苦又有谁知呢。无论达夫还是映霞,也都是让人同情叹息的。
从女性的立场,郁达夫对王映霞是爱之深而怕失去,他将家庭纠纷写成《毁家诗纪》,并登报寻人启事找王映霞的作法,的确是很伤王映霞的自尊心的,如登在汉口《大公报》上的寻人启事:“乱世男女离合,本属常事。汝与某君之关系,及携去之细软……”也说明一代多情才子在把握爱情上的幼稚。郁王之风雨情路,正可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耳。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庐边风雨发布于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