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要求】

1.理解作者“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的思想。

2.了解作者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法以及叙事段与议论段一一呼应的结构。

3.掌握文言虚词其、之、以的用法以及实词观、名、文、求的用法。

【课文解析】

注音释义:

1.庐冢:(lú zhǒng)庐应该是指慧褒生前居住的小屋;冢是指慧褒的坟墓。

2.卒葬之:(卒:zú )卒这里应该是最终,终于之意,与前面的“始舍于其址”的始相对。

3.有碑仆道:(仆:pū )

4.华山之阳:阳,山阳水阴为南面。水阳山阴为北面。

5.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本意为穴洞底部,引申为穷尽,终极,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到达洞的尽头。

6.独其为文犹可识:(识:shí)文,本句中意为文字。

7.其文漫灭:(漫:màn)漫,漫漶,指文字图等因磨损或浸水受潮而模糊不清。

8.瑰怪:(瑰: guī)

9.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应为说正确之意,与“谬”相对同为动词。

10.始舍于其址:址,指山脚。

【内容主旨】

这是一篇游记散文,写的是作者一次没有尽兴的游历。因为在半途中作者听信了旁人说“不出,火且近”的借口,返身退出洞外。之后,却发现自己的体力还足可以再往洞的深处走,而火把也还足够照明的。作者为自己轻易放弃游历更美的景观的机会而懊悔不已。据此得到两条深刻的启示:一是世上神奇雄伟、美丽壮观的景色,常常在艰险,遥远的地方,必须不避艰险,“尽吾志”以赴之,才能于已无悔,于人不可讥。这里是借游山喻人生哲理──不论干什么事情,都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二是对“华山”的“华”字读音的谬传而发的慨叹──由于古代文献资料的散失,后代以讹传讹,求学的人们对于学问必须“深思慎取”。

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二段,从褒禅山写起,记山,记碑,记游;第三、四段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发表议论;第五段补记游山同伴的籍贯、姓名以及本文的写作时间,作者的籍贯、姓名。三个部分,重点在第二部分,议论部分。

【写作手法】

文章第一、二段,主要用记叙方式,写出游山的见闻及经过。其中第一段特别提到华山洞旁的“仆碑”上所刻山名为“花山”是为第四段的议论埋下伏笔,认真考证碑上的文字,探索事理的本源,是他“求思之深”的精神,也是文中“深思慎取”的依据。第二段中四处设比为第三段的议论作铺垫。第一,用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作比;第二,用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的“来而记之者已少”,“又加少”对比;第三,用“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之深相比;第四,用余进洞愈深所见之景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对比。以上四处对比引出第三段的叹字,由一“叹”承上启下,引领第三段的议论──分析古人为什么总有所得的原因;用世人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然后阐述了“志、力、物”之间的联系;最后强调只要“尽吾志”,即使没达到目的,也可无怨无悔,别人也不会讥笑自己。第四段呼应第一段对仆碑的记叙,指出治学不应该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经过自己深入独立的思考再谨慎地选取其中合理的部分,即“深思慎取”的科学态度。这一段推理逻辑非常严密:从“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者甚众,自然得出治学必须“深思而慎取”的结论。

【重点段研读】

第三自然段: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不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分析:作者先借托古人,古人无论游览观赏“往往有得”是因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接着提出怎样才能做到像古人那样深入广泛地探究问题呢?作者以游山为喻,处处扣住上段游山的经历进行分析: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针对前文“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针对前文“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首先突出“志”的重要。2“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说明“力”的重要。3“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针对前文“不出,火且尽。”)说明“物”的重要性。这里作者既强调“志”这个主观条件又不忽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4“然力足以至,”(针对“火尚足以明”,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就能讥之乎?”这两层从正反两方面强调“尽吾志”的重要。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无悔”、“无讥”。作者的游山所得,既是处事之理,也是事业成功之道。这一段,由实到虚,层层递进,随意自然,文笔极曲折跌宕。承记叙,启议论,水到渠成;借题发挥,深入浅出,记叙与议论的完美结合是这一段,也是全文的精华。

【解题指导】

一、见【重点段研读】

二、1.那。代词,指褒禅埋葬的时间。

2.那。代词,指代慧空禅院。

3.它。代词,指代仆碑。

4.前“其”它。代词,称代“有穴窈然”的“穴”。后“其”那些。代词,指代好游者。

5.前“其”它。代词,指代后洞。后“其”那些。代词,指代游客。

6.自己。代词,称代作者。

7.他们。代词,指代“古之人”。

8.难道。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

补充:

其还可以作表领属的代词,译为“他的”,“它的”,“自己的”(包括复数)。例如:1.“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其”意为他的。2.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3.品其名位,尤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以上两句的“其”可译为“自己的”。

其作副词时除表反问语气还可表测度,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可译为“大概”“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1.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2.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3.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其还可用作连词。作连词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以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三、1.A.观察,动词。B.景象,名词。C.考察,推究,动词。D.guàn,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列观:一般的台观。名词。E.景象,名词。(此题无答案)

2.A.命名,动词。B.命名,起名,动词。C.作名字,动词。D.名义,名词。答案为D。

3.A.碑文,名词。B.刻在碑上的字,名词。C.刻在核舟底上的字,名词。D.文章,名

词。E.掩示,动词。答案为E。(从词性角度考虑。)

4.A.探寻,寻求,动词。B.寻找,动词。C.索要,动词。D.请求,恳求,动词。(此题

无答案)

四、加标点。……者,……已矣;……绘画也。……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巧且华。……为本,……不适用,……为器也;不为之容,其亦若是乎?否也。……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

译文:再说,所谓文章,(是)一定要有益于社会罢了;所谓修辞,(就)好像器具上面的雕刻和绘画,如果(光是)花巧而且华丽,不一定适合使用;如果适合使用,也不一定花巧而且华丽。总之,以适合使用为根本,以雕刻绘画作为它的修饰罢了。不适合使用,不是制造器具的本意;不加以修饰,那就不能像这样(不成器)吗?不是的。但修饰也不是可以不顾的,(只要)不(把它)放在首要地位就可以了。

主要观点:文章要以内容为第一,但也不能不顾形式。

【补充知识点】

1.词类活用:A.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舍”,为定居。“名之曰褒禅”,“名”

为“命名”。

B.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不能穷也”,“穷”为“走到尽头”。“后世之谬其传”,“谬”为“弄错”。“火尚足以明”“明”为“照亮,照明。”

C.动词活用为名词:“后世之谬其传”,“传”为“流传下来的文字”。

2.古今异义:A.“非常之观”中“非常”古义为不同平常,不是一般动宾或动补短语;今义为特别,副词。

B.“至于幽暗昏惑……”中“至于”古义为到达,达到,动词;今义为表示另提一件事,关联词。

C.“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中“学者”古义为读书人,求学的人,偏正短语;今义为有专门学问的人,名词。

3.特殊句式:A.判断句:(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2)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B.省略句:(1)余这为尚足以入(之)。(省宾语)

(2)而又不随(之)以怠。(省宾语)

(3)有碑仆(于)道。(省介词)

4.整理“之”,“以”的用法:(一)“之”的用法:A.助词,(1)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的”。例如:“余之力尚足以入”、“华山之阳”、“此余之所得也”。(2)在主谓短语的主语和谓语之间,无意义,只取独主谓短语的独立性,使之成为句子中的一个成份,例如:“古人之观于天地……”“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B.代词,代人、事、物,例如:“入之甚寒”。代洞穴。“无物以相之。”代行动。

(二)“以”的用法:A.连词,(1)表目的,相当于“来”,例如:“无物以相之”。(2)表因果,相当于“因为”,例如:“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3)相当于“而”,例如:“由山以上五六里。”“夷以近。”“随以止”。

B.介词,“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可译为“由于、因为”。

【资料窗】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68),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人。仁宗庆历进士。嘉祜三年(1058年)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6年后,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但因新法遭保守派反对,终被罢相。卒谥文。他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他的作品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关于褒禅山:据安徽省含山县县志记载,褒禅山也叫华山,由两山组成,东西走向,成条形。其西原名华山,为慧空禅院的所在地。禅院东五里,为华阳山,因其在华山之阳而得名,又名兰陵山。今统谓之褒禅山。华阳山有前后二石洞,称华阳洞。其后洞为王安石所游之洞。前后洞并不相通。进后洞,黑黝黝的,窄处仅能容一人通过。后洞究竟有多深?通向何处?至今还没有人走到底,得出答案。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游褒禅山记发布于2020-11-18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