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提要:文章针对目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某些不足,对高中日常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因为文学理论课自身的优势,高中阶段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现阶段的心理状况,作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学未来的方向应是以文学理论课结合文学批评课为主,兼以文学史的讲解,通过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扎实的写作能力,达到增强学生对母语的热爱,从而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和情感基础。

重点词语: 文学理论课 文学史 文学批评

作为一个语文教育的工作者,我更喜欢把语文教学称为“母语教育”。因为,母语不仅是一门语言,还包含一种情感。那么作为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载体,一种情感载体,仅仅在课堂上通过理论的分析教学与短时间的强化教学是远远不能解决问题的,必须做到“生活处处有语文”的境界。因而,我们必须试着解决眼前的这个过程于结果的矛盾,又由于现时代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的限制,我们只能在有限的资源里,完成这个非常艰巨的任务,所有的一切要求我们只能通过提高目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作为解决问题的途径。

当前中学语文教育,在语文学科自身的性质及高中阶段学生的特点等方面共同作用下,最合理的就是:实现感性感悟和理性分析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式。所谓感性感悟就是让学生直接接触文学作品,获取第一手的感性资料。而理性分析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语言、文学学科特点对所获取的感性资料以及感知的作品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分析,从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和学生在理论思考方面得到共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拓展学生思维的结果,并因此对学生未来的语文习惯能发生积极影响。这样就类似于大学里的文学理论课,鉴赏文学作品时注重 与“文章”的相关的链接:作品、世界、作家、读者。这样实施的结果,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适应相关的、全面的语言文学知识与能力的测验;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对所学语文知识进行“听、说、读、写”的实战演练;尤其是可以指导学生如何鉴赏文学作品,达到以“赏”导“作”(以鉴赏文学作品指导平时的写作训练)形成“学而会用,学以致用”的良性循环。

在接触到文学理论课时,首先摆在我们面前的:什么是文学理论?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对于这两个问题能否形成清醒、完整的认识直接影响到我们能否在未来语文教学中运用文学理论以及发挥文学理论之功能的问题。

文学理论是文学研究的重要一翼,与文学批评、文学史三足鼎立而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目的、对象、方法和功能,文学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是对文学作品作一般的评价和分析,而是从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的层面,对文学的内在本质和普遍规律进行深入的把握,进而反过来对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起到指导和规范的作用。美国学者M.H艾布拉姆斯在他的《镜与书——浪漫主义文论即批评传统》一书中把文艺理论内容的构成概括为世界、作品、作家、读者四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作品,即艺术产品本身。由于作品是人为的产品,所以第二个要素便是生产者,即艺术家。第三,一般认为作品总得有一个直接或间接地导源于现实事物的主题——总会涉及、表现、反映某种客观状态或者与此有关的东西。这第三个要素便可以认为是由人物和行为,思想和感情,物质和事件或者超越感觉的本质所构成,常常用“自然”这个通用词来表示,我们不妨换用一个含义更为广泛的中性词——世界。最后一个要素是欣赏者,即听众、观众、读者。作品为他们而写,或至少会引起他们的关注……这一点将在未来高中语文教学中尤为突出。

……文学理论所要把握的不是以上四个要素中的某一个要素,或者某两个之间的某一种关系,它要把握的是这所有要素、所有关系所表现出来的整体活动、流动过程和反馈影响,达到对于文学活动整体把握的目的……

要达到这个目的,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我们有必要把文学理论课与语文日常教学密切结合起来,又由于学生成长的阶段性的特点,文学理论课过早的进行有点不切实际,过迟的进行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无论从学生还是从学科,在高中阶段实行都是比较合理的选择。因而,未来高中的语文教学的方向应是:文学理论课,这有利于充分发挥课堂的效率,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高中学生的学习心理。

有必要指出的是,我们这里并不是排除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相反正是通过文学理论课在日常语文教学过程的研究与重视,以达到鼓励教育工作者进行研究工作的效果,同时更带动我们对文学史、文学批评在日常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教学的理论水平和推动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

当然,任何一种教学理论的尝试,都必须在一定的实践后得以完善!文学理论课在高中语文课堂上的实施也不例外,长期实践下来,我发觉:文学理论课在高中讲读课文的教学中尤其见长!记得讲解、评鉴《河塘月色》时,许多前辈都是非常突出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感性感知,粗糙一点的:由学生自己去读,去揣摩,老师一般就课文论课文。细腻一点的:是通过一些多媒体引导学生去揣摩课文,并且能够从散文的特点去分析文章。我在课后曾经找了一些学生谈话,咨询他们的效果,发觉他们对课文的了解不错,但是对延伸的内容以及迁移能力(对类似散文的分析研究能力、创作“形神具佳”的美文的能力)却相对不足。显然,针对这篇“美文”的特点以及当时创作的社会背景,仅仅是“就文章析文章”或者作些简单的分析是远远不够的,这篇文章是朱自清先生特意为中学语文教学而创作的,只让学生独自去揣摩学生是无法领悟文章的深刻内涵的,也无法体会“美文”的美,更不能取得分析类似散文的迁移能力。因此,我在鉴赏此篇“美文”时套用了文学理论科的模式,针对“作品、世界、作家、读者”四个方面备课和上课,并采取感性感知和理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教学,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就“作品”本身,力图鼓励、引导学生去“感性感知”。在配乐朗读全文之前,先布置学生思考几个问题:(1)、文章配乐应该委婉的,还是应该雄壮的?为什么?(2)、找出文章中的表示“地点”词语,注意作者的行踪。另外,文章的重点章节应在哪儿?怎么知道的?(3)、理出课文中你觉得比较喜欢的句子,并说出为什么喜欢?以及它们的修辞方法。(4)、试着思考“每时每地”的作者的心情?你是如何知道的?

这几个问题环环相扣,有利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和揣摩语言”,问题(1)目的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抒情基调:一切都是那么的朦胧,委婉。因而学生很快知道应该配一些婉约的乐曲。至于为什么的回答则可以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散文的特点就是“借景抒情”,因而从文章所写的景色就可以知道。问题(2)找“地点”也就是引导学生从字面整体感知文章的“形”,也就是课文后面鉴赏文章中的“外结构”,文章的重点章节应该是四、五、六三个自然节,根据课文的题目——荷塘月色感知得出。问题(3)更多的可以表现学生的个性,当然,很多学生的回答很快就可以完成大纲交给我们教师的教学的近景目标,并且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随着对为什么的解答,学生们渐渐领悟“美文”美的内涵之一:美在文字。问题(4)我觉得还必须在其次后再作解答。

其次,根据文尾“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补充介绍作品的社会背景,也就是文学作品的“世界”:当时,蒋介石在上海刚刚完成“4·12”反革命政变,作为一个热爱国家的知识分子,朱先生此时陷入了一个非常苦恼和矛盾的境界:自己何去何从?想投身革命,形势逼人。想站在革命的对立面,于心不忍,法德不容。于是只能: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然而,自己的内心又不忍如此,终于还是选择了用笔作为投枪,对当时国内的形势发表了流芳后世的一篇美文,其中的深刻内涵非真心者不知。如此的郁闷心情在白天无从发泄,只能在夜晚,借助这无边的荷塘美景,才可以略微舒解,但一回到现实,苦恼又如影而随。在了解了作者这样的心态后,再回到问题(4)的解答,学生于是很快就有了答案:作者的心情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因景而不停的变化的。这样理下来就是散文的“神”,即文章的“内结构”。我根据文章的要求把板书中的“内外结构”都设计成环形,形神具佳。

再次,沿着文章的“内结构”的分析和社会背景的介绍,细致陈述一下“作者:朱自清先生。这也符合传统的文学批评:知人论世。

最后,为了能使学生获取迁移能力,必须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角色:“读者”。因此,而使他们能够掌握类似的散文的分析,这也是这篇文章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也就是我所说的“理性分析”,并就此带他们了解散文的特点:

尤其是“文眼”的处理,因为,它统率着散文的“形和神”。当然散文中的潜台词的理解也是散文的一个重点、难点。这需要学生注意自己对语文知识的积累,这样才可以领悟作者的潜台词。另外,由这篇散文的学习我们也知道文章必须从它的自身的特点去分析它,这样,才有可能正确、合理的鉴赏它。通过教师的这种好像“拔高”一点的理论指导,不仅可以鼓励学生对文章作一些理性分析,拓展他们的思维,也可以在他们作文时能借鉴到许多合理的成分。

当然,一篇文章的单纯的教学也远远不能说明什么,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一直注意文学理论课在教学中的运用,只是有时需要变更一下方式,但总的板块还是围绕:“作品、世界、作家、读者”四个方面。而且,作品的分析还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在做文教学中又是如何贯彻的呢?特级教师蔡剑秋说:“在作文教学中,你首先得去鼓励学生写,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然后引导学生阅读他们自己的作品,最后修改他们自己的作品,如此循环……让学生在从“作者”到“读者”的角色转换中,知己知彼,从而真正完成一次作文过程。由此,我深受启发,在教学每一篇文章的时候,无论小说、散文,还是戏剧、诗歌,在细致引导学生感性感知和理性分析作家、作品、世界后,我总是要求学生首先清楚自己的角色:读者。这样才会有利于学生认真鉴赏别人的作品,从而从赏析别人的作品达到引导自己的作文写作。也许有人会说:“这时间单的摹仿……其实,这才

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这样总比从写作教学一开始就大谈特谈晦涩,深奥的创作理论,而毫无现实指导意义的作文教学要强。毕竟学生可以在教学后知道做什么?该怎么做?并且我从不怀疑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汲取如此多的世界文坛巨匠的文学素养后,学生总能“创作”出一些颇具欣赏性的文章。由“赏”导“作”,切实可行。例如:由“诚信”而引出的类似的主题:表现人的高尚的心灵和崇高的品质的文章,仅以高中“人教版”第三册为例,有许多的文章值得一读:《我爱这土地》、《致大海》、《秦风·无衣》、《我愿意是急流》、《离骚》、《白马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巴尔扎克葬词》、《我为何而生》、《陈情表》……于是,大量的创作素材由此诞生了,我总是不停的鼓励学生,学习他们,占有他们,借鉴他们。长期坚持下来,学生有时会把作文成功的理论偷偷的告诉我:作文水平来自于平时学习时对作品、作者、世界的鉴赏以及读者身份的坚持不懈,功到自然成。

我一直把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概括为:从文艺课的要求出发,需要我以文学史为“经”,以文学理论课和文学批评结合为“纬”,力图使学生有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从而培养学生把对祖国与母语热爱的理解由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层面。而每一篇课文和作文的学习则是构建这个大厦的具体血肉,同时,也是构成学生对母语产生情感的重要因素。文学理论课正是通过自身的这种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特点,非常适合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因此,我毫不迟疑的认为:文学理论课——高中语文教学未来的方向。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文学理论课在《荷塘月色》中的尝试发布于2020-11-18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