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案

一、教材与教学对象分析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也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在写景中抒发出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学生是容易入景的,但入情即难,而且对语言和景物层次的精妙之处难以感悟,因此在教学时先详细叙说文章写作的时代形势和作者的复杂心境,让学生通过联想产生历史的想象,再紧扣作者情感的变化揣摩语言的运用和意境的美。

二、教学目标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

三、教学重点

1、 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 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四、教学程序

课前:① 学生查阅有关时代背景的资料;

② 学生仔细阅读文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理清文章结构

课堂:① 分小组讨论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理清文章结构,仔细思考文

章的文眼、线索及全文的感情脉络(第一课时)

② 重点分析课文四五六自然段,品味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风格(第二课时)

课后:① 整理课堂笔记

② 限时做《导学和同步训练》上的有关题目

③ 仿写: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博喻写一段写景的文字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内容:

1.自读课文,准确认读、解释加点的字(如:1、煤屑路2、蓊蓊郁郁3、弥望4、袅娜5、倩影6、脉脉的流水……)

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1927年春夏中国的社会状况,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矛盾、彷徨的心情和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3.全文写景状物的主体部分是哪几个自然段(以上预习内容可酌情增减,何时检查也可灵活)

(二)讲授导语:

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他的什么散文名篇?

是的,朱自清是一位散文大家,同学们对他的生平经历还知道些什么?

(以上答问可灵活掌握,以下教师简述)

教师:是的,朱自清先生由一位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锻炼成长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今天学习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从中又看到他在大革命失败的日子悲愤彷徨的复杂心情和了解他为什么要在对美好景物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当然,教学重点应放在:作品结构、语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从而认识本文主旨。

(三)教学目标展示:(多媒体课件)

(四)播放录音(或教师表情朗读)

(五)板书课题 :

作者、写作时间地点

荷塘月色 朱自清 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华园

(六)作品结构分析

教师启发指导:从作者行踪变化看,让学生提挈每段内容,进行归纳。

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第2段去荷塘 ,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第4段观荷塘 ,写 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写 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写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显然,第1段是引起;第2-6段是主体内容(写景状物)第7-8段由现实而思古,再返现实收束全篇。所以全文结构为: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

(七)行文线索

从以上结构分析,可体会到全文写景是为抒情服务,而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 变化的思绪线索。情-景-情,这正好像一条经线,而对荷塘景色的描写犹如一条纬线。 因此,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明一暗。

明线:游踪(带上门–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江南旧俗–回家)

暗线:情感(心中颇不宁静–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思乡愁–不宁静)

(八)找出全文的文眼、脉络,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眼:心里颇不宁静

脉络:心里颇不宁静–觉得是个自由的人–我什么也没有–想起采莲的事

分析思想感情:

对黑暗现实不满–寻求超脱、不肯同流合污–回到现实–对美好追求的寄托

‖ ‖ ‖

反映淡淡的哀愁 得到淡淡的喜悦 仍是淡淡的哀愁

(九)语句赏析

找出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赏析: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起笔的目的是什么? 可联系撰文时间启发学生讲讲有关大革命失败情况,说明作者思想状况,弄清他为什么要写荷塘月色之美,发思古之幽情。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此段抛开了写景,是否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痛楚心态,蕴含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实际上,这情离不开景,正是在那幽僻路上,抒发独处之情。

(十)小结本课内容

(十一)布置作业:重点阅读课文四、五、六自然段,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旧知识,导入新授

1、背诵第4段(集体背诵、提名背诵)

2、答问:第4段依次写了哪些景物,依怎样顺序写的?(以此引入新课)

景物描写

(一)解析第4段: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1.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2、深味作者匠心:

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作者笔下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 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荷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

认识通感: 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

这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再引出第5、6段中通感的句子,也可引导鉴赏 5、6段中比喻、拟人句。(此环节可采用讨论式)

(二)分析第五自然段: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薄薄的青雾浮(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起在荷塘里。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析: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

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析: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

5.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析: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

(评: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三)分析第六自然段

1、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析: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而杨柳最多。

2、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析:点面结合)

3、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析: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四)重点句子赏析:

1、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呢?析: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

2、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3、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4、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

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析: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

5、–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析: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二.收束及思考

结束对前所提问题的讨论,提出关于语言美的思考题,让同学课下欣赏,并写一段文字表述自己的理解。

三.布置作业:1、完成《导学与同步训练》上的单课练习

2、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博喻写一段写景的文字

《荷塘月色》

第一课时

设计问题:

1、见过荷花么?翻到彩图瞧瞧(其实说是莲花学生容易接受些,莲、荷属于同一种植物科),能想起有关莲花的诗句么?(出淤泥而不染……,小荷才露尖尖角……)

作者在哪段着重描写荷花?(生答:第4段)

那朗读第4段看看是不是写荷花?

这段是写荷花?

但我认为作者明明是在写女子,你看舞女、袅娜、羞涩、美人、脉脉都与女子有关。

(生答,这是比喻)

……

把景物写的如此女性化,你认为合理不合理?(月色下的荷塘有一种阴柔美——都是月亮惹的祸!!)

2、再想象一下,晚自修后,你独自一人走在学校前面的小河边,你和会有哪些感受或想法?

(寂寞、害怕、孤单、自由、想家、思考――这是独处的妙处)(补充:我在上课时,竟然有学生说想女人,才高一新生呐,我真想扁他,但我还是跟着他的话题说,这也很正常,虽然不大雅,但毕竟想想也不犯法(生大笑),好象朱自清先生也是有这种想法的,找找看,朱先生有没有想女人,学生很快就找到江南采莲的季节—妖童援女,以及《西洲曲》)

好的,朗读课文二、三两段。

总结:作者朱自清先生晚自修后从教室出来(笑),哦,不,应该是从家里出来,跟妻子吵了架出来(大笑),你笑什么,难道我说的错么?生答:错了,吵了架,人家怎么还有心思迷迷糊糊哼着眠歌?好、好、好,就算他心情不宁静,行么?那你说说,假如你心情不好往往有哪些原因?(把学生导向知识分子对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联系时代背景)

第二课时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分析课文。

抽学生单独读。

同学们,他读得怎么样?

大家摇头。你具体说说。

他读得太快了。而且还读错了一些地方。

嗯,对。是读得太快了。我说,给人的感觉,朱自清不是在散步,而是在跑步。

学生们轰然大笑。你觉得该怎么读,就给同学们示范一下,好吗?

有个别学生读得仍不太满意。读月光如流水一般一段,不但语调缺乏变化,而且太小声。所以刚坐下,我就开了一个玩笑:读这一段,仿佛是’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在同学们善意的笑声中,不好意思地笑了。

作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我感到特别亲切的,朱自清也曾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1920年他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温州做了5年的中学语文教师,他游览了温州许多地方,并且写下许多美的作品 。

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写入了他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毛泽东这样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交加,倒在了蒋家王朝最后一个冬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他死的时候年仅48岁。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他也因此赢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

学生们的心显然被震撼了。我继续缓缓说道:当然,写《荷塘月色》时的朱自清还是一名清华园的教授,但如果我们了解了朱自清后来的命运,我们今天读《荷塘月色》时,也许会另有一番感受吧。

我看到已经有同学在情不自禁地点头,我趁势把话题一转:好,我说了那么多,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吴桐同学说:我最喜欢写《采莲赋》的那一段。

哦?是吗?我感到引导学生领悟文章思想感情的机会快来了,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因为我觉得这一段写得特别快乐。吴桐同学答道。

嗯,原来是这样。我沉吟道,然后又追问道,你从哪儿看出了快乐的?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吴桐读着课文上的句子,然

后又说,还有《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

我说:这一段的确描写了一种很自由欢乐的生活。但是,同学们知道吗?这一段在过去的高中课本里却是被删去了的啊!

啊!同学们全都表现出很惊讶的样子,并问我:为什么会删去呢?

我说:我先不说为什么会删。我先要问问大家,你们觉得该不该删?

不应该删!几乎全班同学都异口同声地说。

为什么不该删呢?我问。

教室里却一下沉默了,没人回答这个问题。

我说:是不是你们觉得,既然现在课文将这一段补上了,说明编辑自由他的道理,这就证明原来删去是不应该的?……(可以补充以前编书的人考虑到少儿不宜或者想象在文艺作品中的重要性)

一位女同学问道:’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 我不明白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这个问题问得好。谁能谈谈自己的理解?我仍然不急于解答。

没有人举手。我提示道:请问,作者究竟听到歌声没有?

多数学生回答:没有。

为什么?找出依据。

唐懋阳举手站了起来:这里是比喻,因为这里用得是’仿佛’一词……

为了引起学生注意,我有意暂时打断了他的话:对,是比喻。也就是说,作者是用歌声来比喻荷香,是吧?

同学们纷纷点头称。

但是,我故意设疑,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吗?

唐懋阳接着刚才的话说:荷香与歌声都是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

有学生下面接嘴说:而且朦朦胧胧的。

我提醒大家:请在文中找到依据。

唐懋阳说:’缕缕”渺茫’。

对。我总结道,荷香和歌声都是’缕缕’的、’渺茫’的。刚才唐懋阳说了,这是比喻。但我要说。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仲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请大家看到课文后面的练习二。(让学生完成练习)

可以先举几个不是比喻句的例子:

A、他长得象他父亲。

B、天暗下来了,好象要下雨了。

C、今天天气象昨天一样热

D、他的脸色好难看,好象我欠他钱似的。

然后再由比喻说到通感。

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

学生笑了起来,我接着又说:看,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大家笑得更厉害了。

因为,这是――我故意等同学们接嘴。

通――感!大家果然心领神会。

请问,’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有的学生说:形状相似,都是圆的。

我说:那盘子不也是圆的吗?锅盖也不是圆的吗?怎么不说’叶子出水很高,像盘子,像锅盖’

学生们笑了起来,有学生回答说: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我接着问:何以见得很’柔美’?学生答:句中有’亭亭’二字。还有学生说:是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

对。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这是以虚写实,以动写静。

接下来,我和学生们还一起研究了描写荷花的’袅娜’、’羞涩’、’明珠’、’星星’等词语,还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等佳句以及作品中叠字运用的妙处。

《荷塘月色》教案

一、教材分析

《荷塘月色》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在这篇散文里,作者给我们描绘一幅月色下的荷塘的美丽景象。语言优美、典雅,是一篇著名的美文。高中语文新课程在阅读上的要求是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初步掌握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及艺术手法的表现力,具有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本文是必修二第四模块第一篇课文,属于精读文,但对于本课,教师不宜过多地繁琐地分析,点到为止。重在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反复品味,领悟渗透在文章中的作者的情感和匠心独运的构思,以及语言艺术的魅力。

二、分析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高一年级学生,多数对散文有一定了解,从朱自清的《匆匆》、《春》到《威尼斯》,对语言美、意境美有所领会,但由于我们的学生认识问题肤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阅读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鉴于此种情况,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教学目标

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教材特色以及大纲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出示课件)

(1)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本文写于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陷于一片黑暗之中。读课文理解作者内心颇不宁静的原因。)

(2)知识与能力目标: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同时,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本文构思巧妙,写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所写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作者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意境之美。语言优美,恰当地运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手法,是本文一大特色。)

(3)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具有开放性。

四、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四、五、六三段的赏析。本文语言充满诗情画意,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是本课的重点。通感的修辞手法学生第一次接触,也要作为一个重点来讲。难点主要有两个:一是作者为什么会有颇不宁静的心情,二是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另外教材中引用的《采莲赋》片断,语言较难理解,但注解详,学生可以据注释自行解决。

五、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激趣–感知–品读、赏析–讨论–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查找收集资料。倡导教师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适时的启发点拨,使整个教学导之有序,从而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六、学习方法:

朗读法、欣赏法、讨论法、质疑法等指导学生如何鉴赏写景抒情的散文,如何品析作品的语言,体会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

七、教具的使用:收录机、朗读带

八、教学设计:拟定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释题,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重点赏析4-6段,品味作品的语言和比喻、通感、叠字的运用

第二课时

教学设想:通过讨论、质疑重在理解作者情感,感受文章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激趣

1、 创设情境,导入课文。在夏季的一个夜晚,月亮升高了,是一轮圆月,我们的主人公心情郁闷,想散散心,于是想到荷塘去走一走。月光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荷塘上的月色也令人陶醉,那景色就像一幅静谧、安详、优美的图画。作者将这幅画给我们描摹了下来,成为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我们读他的文章就像看到了那幅画一样。那篇文章就是著名的《荷塘月色》,作者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

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作者,突破传统的介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尤其是作者那不食嗟来之食的高尚品德深深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今天我们就带着深深的敬意走进清华园的荷花池,去领会朱自清先生妙笔回春之神奇。

(二)感知

1、配乐朗诵课文

学生听读,在交流听读的感受基础上确定阅读的感情基调,在老师指导朗读方法后,再来齐读重点段落。这样学生有了遵循,诵读就有了美感,让学生如身临其境,接受美的熏陶,也为后面赏析语言打下基础。

要求:

(1)标出自己读得不准字音。如曲,读第一声;似,似的时读卷舌音。

(2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 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轻声朗读,配以轻音乐

学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获取感受和认识,并用精练准确的语言加以概括。同时教师可提供以下问题供同学思考:

(A)文中所写的景物有哪些?

(B)文中内容直接与题目相照应的段落有哪些?

(2)分组交流讨论各自的认识及相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参与交流讨论。

(3)教师主导,师生互答。(视具体情况,就讨论未决的问题在更大范围之内展开讨论,仍以学生为主。)

主导问题:

(A)、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哪一句?

(B)、文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是浓还是淡?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是怎样的?(明确这些问题后,从4-5段切入)

(三)品读–赏析

1、局部研讨,欣赏朱自清笔下荷塘和月色的幽美,体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高超技巧,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特色。

(1)学生朗读4-5段,教师点名请朗读水平好的学生示范朗读,也可鼓励学生自告奋勇来朗读(2)赏析月色下的荷塘,品味语言的妙处,体会景物特点。

荷叶,以亭亭的舞女的裙作比;写荷花,以一粒粒明珠、星星、美人作比;写荷香,把荷香若有若无、远远才能闻到的这种感觉与渺茫歌声相通,作者就这样抓住荷塘景物特点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形象逼真的写出景物形态美、动态美、静态美。此段作者集中笔墨描写月下的荷塘,但已远不是平日走过的荷塘了,而是作者心中的荷塘。通过这些景物作者表现了自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和洁身自好,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情怀。景物描写融进了作者的感情,景物便有了生命力。 以上内容应充分引导学生思考把握,教师适时点拨,然后由教师视情况加以归纳总结。

(3)荷塘月光的赏析

在第四段分析基础上由学生自由讨论品味几个动词的妙用,再次明确通感修辞手法的作用。荷塘月光朦胧和谐美便也呈现于眼前

3、教师总结本文语言的特点,点明在柔美和谐中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这里,教师点到为止,不作过多的解释,多媒体的视听效果,加以音乐的陪衬,学生凭借自身的审美力、想象力,去感悟文章意境的美。最后再对这两个画面阅读赏析,伴着音乐使学生整体融入作者所给出的至高艺术境界。至此第一课时便结束。

( 第二课时

1、重在理解作者情感。

在阅读欣赏4-5段基础上以讨论形式完成教学内容。

讨论一: 回想4-6段景物描写的特点,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景物特点?找出表示作者心情的句子。理解作者情感

讨论二: 结合时代背景思考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缘于何?

讨论三: 作者引用《采莲赋》《西洲曲》中写采莲的事情,有什么作用?

2、课堂练习

明确问题后,将四、五、六段落三合一请学生配乐朗诵

教学效果如何主要通过课堂练习来检测,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则,我把练习定位于记忆;限时背诵第4段 ,效果可由学生自行评判。

(五)拓展延伸

语文学习要出于教材,但又不能局限于教材,应向生活延伸,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引导。

课后练习

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写一段景物描写的文字,抒发自己的某种感情。

(六)、板书设计

景 素淡朦胧

荷叶 静

荷塘 荷花 月色 荷香 动

微风

情 淡淡的喜悦

课后练习

1、在下列词语的括号内注音

参(cēn)差(cī) 差(chá)别

参(cān)见 差(chà)劲

人参(shēn) 差(chāi)遣

脉脉(mò mò)的流水

山脉(mài) 脉(mài)搏

2、作者写荷塘月色的高明之处是把荷塘和月色作为一个整体来写。荷塘的景物是月下的景物,月色又是荷塘里的月色。写荷塘,主要抓住荷叶和荷花的形:(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色:(白)香:(缕缕清香)写月色,主要抓住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影(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3、找出本文描写作者心情的语句,理出作者的行踪,说说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本文的行文顺序又是什么。

答案: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心情的不宁静–游荷塘排遣不宁静–喜悦与哀愁–惦着江南更添苦闷–家门,回到现实,仍不宁静

行文顺序–以夜游荷塘的行踪为序:出门–缓步前行–荷塘–荷叶–荷花–月光–树木–山色–怀古思乡–进门

4、将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与括号里的词作比较,说明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A、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B、薄薄的青雾浮(升)起在荷塘里。

C、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出现)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已经盛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含苞欲放)的。

D、这令我到底惦着(想起)(回忆起)(思念着)江南了。

答案:A、泻表现出月光似流水自上而下的动态,照仅写出光线的照射。

B、浮表现出雾气朦胧,升则失去朦胧之态。

C、袅娜常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羞涩意思是难为情,是专写人的情态之词,这两个词用来形容荷花妍媚多姿,把花写活了。如改成出现、已经盛开含苞欲放就不那么形象动人。

D、惦着(想起)(回忆起)(思念着)不仅是单纯的回忆往事,而是更有关切的深情。

备课人:杭集中学 严莉惠

《荷塘月色》教案

1.基础知识:(1)字词的理解和运用;(2)朱自清和他的散文;(3)通感的手法。

2.阅读能力:(1)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体会散文的语言特点,学习文中词语鲜明的感情色彩。

3.写作能力:写一段鉴赏本文语言美的文字。

教 学 重 点 :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含义,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 学 难 点 :

对本文语言技巧的鉴赏。

教 学 时 数 :

二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及 内 容 :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课文,简介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原名自华,号秋实。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文学研究会早期成员。江苏东海人,因祖父、父亲都定居扬州,又自称扬州人。

幼年受士大夫家庭的传统教育,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20年毕业后在江、浙的中学任教,极受欢迎。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31-1932年在英国伦敦学语言学及英国文学,回国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并兼中文系主任。

1948年8月12日病逝前,谆谆嘱告家人,说已签名拒绝美援,不要买政府配售的面粉。

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代表作品:长诗《毁灭》、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

二、朗读课文:

1.朗读课文。

2.初悟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简介创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年4月12日,南方发生四一二政变。

面对南方这一年的变动,朱自清觉得是人的意想所赶不上的。他认为: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哪一条呢?……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

(《那里去》)这几天心里似乎有些异常……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一封信》)

简而言之,此时的朱自清正处在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存疑虑。陷入了不知道往哪里走的惶惶然中。

四、作品结构分析。

指导:《荷塘月色》的每个自然段有其独立内容,但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无论是紧扣文题的主体文字,还是荡开笔墨写联想的闲笔,这8个自然段还是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的,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了有助于我们对内容的分析和对主旨的探索。

(一)学生提挈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用语要简明、准确)。

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候、地点和缘由。 (心境:颇不宁静)

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第4段 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 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 荷塘四周的景物。 (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段 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二)综合、归纳。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上看,第4-6段显然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应归为一部分。前三段,写夜赏的缘由。7、8两段,由现实写及想象中古时候的旧俗,突转一笔(回到家门)收束全篇。

这样分析,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写观荷缘起(情)

第二部分(第4-6段)写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第7-8段)写月下遐思(情)

四、小结写作线索。

《荷塘月色》的行文线索,很有特色,如同经、纬两条线穿织在一起。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变化好似一条经线,作者的游踪、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犹如一条纬线。

清代学者王国维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

五、找出直接抒情的语句,体会其情感。

1. 这几天心里颇不安静。

不加掩饰直抒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欲排遣苦闷之情)。

2.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是独处的妙处)

这一段抛开了写景,句句都在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

①抒发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情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的痛楚心态-烦扰的思绪压抑不住,一定要说出来。只有在清冷的环境里独处才觉得是个自由的人,这其中不就蕴含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吗?

②从行文上看这一段似乎是游离出来的抒情段,但从时空上看,这一段与第2自然段是同步的。实际上,这情还是离不开景的,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①在行文上,这是一个过渡句,提挈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它与第2自然段有什么关系,则容易被忽略。这句是对去荷塘文字的一个接续,2、3段便浑成一体了(再次证明第3段并非游离出来的段落)。

②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他要追寻美来自慰,反映了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

六、小结、布置作业。

通过对全文结构的分析,我们对《荷塘月色》的内容、写作线索都比较清楚了;结合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我们对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感情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学习、欣赏《荷塘月色》奠定了基础。

下一课时,我们将认真研读作品中写景状物的段落,欣赏其高超的语言艺术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我们还要进一步体味作者是怎样把深沉、复杂的感情寄寓在景语之中的。

作业:背诵课文第4、5、6段。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荷塘月色》发布于2020-11-18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