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赏析
六王毕[1],四海一。蜀山兀[2],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3],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4],直走咸阳[5]。二川溶溶[6],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7],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盘盘焉[8],囷囷焉[9],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10]。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11],不霁何虹[12]?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13],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14],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15];烟斜雾横,焚椒兰也[16]。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17],杳不知其所之也[18]。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19],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20]。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21],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22],金块珠砾。弃掷逦迤[23],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24],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25],多于南亩之农夫[26];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27];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28];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29];管弦呕哑[30],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31],日益骄固。戍卒叫[32],函谷举[33],楚人一炬[34],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35],谁得而族灭也[36]?秦人不暇自哀,而使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选自《四部丛刊》本《樊川文集》
【注释】
[1]六王:指战国时齐、楚、燕、韩、赵、魏六国之君。
[2]兀(wù雾):突兀,指山上树林砍尽,只剩下光秃的山顶。
[3]覆压:覆盖。三百余里:指宫殿占地面积大。《三辅皇图》载:阿房宫“规恢三百余里”。
[4]骊山: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南。构:建筑。
[5]走:趋向。咸阳:秦朝的国都。
[6]二川:指渭水和樊川。渭水源出甘肃,流经陕西省;樊川即樊水,灞水的支流,在今陕西省。
[7]廊腰:走廊中间的转折处。缦,无花纹的丝绸。
[8]盘盘:盘旋。焉,犹“然”。
[9]囷囷(jūn君):曲折。
[10]矗:高耸。落:座、所,建筑物的单位量词。一说指院落、院子。
[11]复道:宫中楼阁相通,上下都有通道,称复道。因筑在山上,故称行空。
[12]霁(jì寄):雨止云开。
[13]妃:帝王的妾,太子王侯的妻。嫔(pín贫):宫中女官。媵(yìng映):后妃陪嫁的女子。嫱(qiáng强):宫中女官。
[14]辇(niǎn碾):古代贵族乘坐的人力车。此用作动词,乘车。
[15]脂水:洗胭脂的水。
[16]椒、兰:两种芳香植物。
[17]辘(lù鹿)辘:车声。
[18]杳(yǎo咬):远。
[19]望幸:盼望皇帝到来。幸,封建时代称皇帝亲临为幸。
[20]秦始皇在位共三十六年多(前246—前210),在兼并六国前自不能罗致诸侯子女,这里是夸张。
[21]其人:其民。唐人避太宗李世民讳,以“人”代“民”。
[22]鼎:古代一种三足两耳的贵重器物。铛( chēng称):铁锅,三足。
[23]逦迤(lǐ yǐ里以):接连不断。这里是说到处都是。
[24]锱铢(zī zhū资朱):古时的重量单位。《说文》:六铢为锱。此极言微小。
[25]负栋:支撑栋梁的柱子。
[26]南亩:泛指农田。
[27]庾:粮仓。
[28]帛缕:丝绸衣服上的纱线。
[29]九土:九州,指全国。郭:外城。
[30]管弦:指箫笙、琴瑟等乐器。呕哑:乐器发出的声音。
[31]独夫:丧尽人心的暴君,指秦始皇。
[32]戍卒叫:指陈胜、吴广在谪戍渔阳途中,于大泽乡振臂一呼,率众起义。
[33]函谷举:指刘邦攻破函谷关。举,攻破,拔取。
[34]楚人一炬:公元前二0六年,项羽入咸阳,杀秦将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史记项羽本纪》)。楚人,指项羽。项羽是楚将项燕的后代,故称楚人。
[35]递三世:传至第三代。
[36]族灭:即灭族。古有灭三族、九族、十族的酷刑。此指秦朝彻底覆灭。
阿房宫,秦宫名,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秦始皇统一中国,认为首都咸阳的宫殿太小,便大兴土木,于公元前二一二年,发徒卒七十余万人,在渭水南面营造阿房宫,“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史记秦始皇本纪》)。宫未建成,秦国灭亡。项羽攻入咸阳,放火焚毁。阿房,犹言近旁。“以其去咸阳近,且号阿旁”(《汉书贾山传》颜师古注)。也有说因其形“四阿房广”(言四角有曲檐)而得名。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唐敬宗年号)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樊川文集》卷十六)可见这是借秦警唐之作,目的在于通过写阿房宫事总结亡秦教训,使唐敬宗李湛引为鉴戒:统治者横征暴敛,荒淫无度,其结果只能是民怨沸腾,国亡族灭。
这篇赋充分体现了唐代文赋的特点,即描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面极力铺叙渲染宫殿歌舞之盛,宫女珍宝之多,人民痛苦之深,既夸张,又富于想象,且比喻奇巧新颖。后面发议论,回环往复,层层推进,见解精辟,发人深省。语言上骈散兼行,错落有致,词采瑰丽,声调和谐,一扫汉赋那种平板单调的弊病,成为古代赋体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杜牧《阿房宫赋》赏析及注释发布于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