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今世的证据导学案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培养学生筛选和感知信息的能力。

过程方法:唤醒自身的生命体验,和文本、老师及同学进行多重对话。

情感价值:觉醒家园意识,认识到故乡和人精神家园的的关系,建立精神家园。

学习过程:

导入:

一、走近刘亮程——知人论世

在新疆沙漠边有一个叫黄沙梁的村子,这个村子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晒老,树木按自然的意志生叶展枝……一切都在不慌不忙中接近一种自然生存。刘亮程,就在这个村子里生活了三十八年。读书,种地,当乡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写点文字。他几乎所有文字都在写这村子。2000年,他也因为这样的文字在全国一鸣惊人,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乡村哲学家”。随之,他去了县城;接着,去了省城……

刘亮程说:“现在我已经到了乌鲁木齐,有时候想着想着,好象又回到了那里,回到那种生存中,好象是一个人死后又重返世间,看到那些自己想过、抚摩过的事物……”

“我中断了这种生活,我跑到了别处,远远地回望这个村子……”

二、寻找生命的证据——整体感知

1、回望故乡,作者对曾经的一草一木都怀有怎样的心情?

2、作者为什么会对这些事物有如此的深情呢?

3、请具体说说哪些事物是今生今世的证据?

4、为什么故乡的人事物就是他今生今世的证据?结合之前学过的文章加以回答。

5、作者想借这些证据证明什么?

6、课文发第7小节说明什么问题?

三、构筑精神家园——讨论交流

7、既然任何物都会随着时间归于沉寂,也就是说我们旧日生命的痕迹最终都会消失,那么,无家可归之感是否无可避免呢?仔细体会第8小节的含义。

助解材料: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村庄。

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在心中构筑自己的村庄,用我们一生中最早看见的天空、星辰,最先领受的阳光、雨露和风,最初认识的那些人、花朵和事物。当这个村庄完成时,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便形成了。这个村庄不存在偏僻与远近。对我而言,它是精神与心灵的。我们的肉体可以跟随时间身不由己地进入现代,而精神和心灵却有它自己的栖居年代,我们无法迁移它。在我们漫长一生不经意的某一时期,心灵停留住不走了,定居了,往前走的只是躯体。

那个让人心灵定居的地方成了自己一个人的村庄。

刘亮程《对一个村庄的认识》

8、学过这篇文章,我们知道对我们来讲,故乡,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呢?

四、体验活动:灵魂归家(爱尔兰风笛 the immigrant)

[巩固测评]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5分)

A功夫 工夫 留恋 流连忘返 B苍茫 仓皇 苍海桑田 苍翠欲滴

C嘹亮 燎原 瞭望 潦草 D骨骸 弹劾 言简意赅 垓心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5分)

(1)即使墙皮全掉光,也在不经意的、风雨______不到的墙角上,留下巴掌大的一小块吧,留下泥皮上的烟垢和灰。

(2)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向那些_____的东西告别。

(3)许多年前他们往这些墙上抹泥巴、刷白灰时,我便知道这些白灰和泥皮迟早会____ 得一干二尽。

A、冲刷 熟悉 脱落 B、冲洗 熟悉 脱落

C、冲洗 熟知 脱落 D、冲刷 熟知 脱离

3、下列句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5分)

A、世界很难再找到像巴黎这样的城市: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时尚的潮流完美地融为一体,既充满反差,又相得益彰。

B、很多老师和学生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在考试前一定要保持轻松的心态,采用疲劳战术和题海战术只会事倍功半。

C、生命需要证据,当一个人的家园废失,那他所有回家的脚步都踏上了漫长的虚无之途,家园成了他一生魂牵梦萦而却无法回归的精神之所。

D、这两位进城打工的农民遭到保安人员的非法拘押和刑讯逼供,他们在被毒打后忍无可忍,不得不承认偷了商场的物品。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5分)

A、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不是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情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

B、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C、一只早年间日日清脆嘹亮的鸣叫唤醒人们的大公鸡,是否也与一粒土一样归于沉寂。

D、北京以56票申奥成功,翻阅上百年的申奥史册,我们至今还极其罕见在第二轮就取得高的得票率。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今生今世的证据》导学案2发布于2020-11-18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