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题内涵解说
人要想从蒙昧而走向智慧,从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成为有教养的人,只有读书学习,充分利用前人的知识积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应当具有终身学习的追求。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有赖于人开掘潜能,运用智慧,产生先进的思想,这就需要公民尊重知识,尊重科学,有学习的需求和读书学习的欲望。
本专题分为三个部分:“经典的力量”,“求学之道”和“从质疑到创新”。第一部分探讨的重点是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第二部分探讨重点是读书学习的作用和从师而学的基本原则。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第三部分探讨重点是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和思考的方法,研讨质疑和创新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探讨,让学生从基本的“读书求知”意识逐步上升为自我完善,服务人类的精神追求。
二、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探讨了解学习之道,了解人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2.学生探讨阅读经典和求知问道的作用,探讨独立思考和创新的关系,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
3.学生学会质疑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习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
4.学生在学习议论文不同的论证方法后,能够在作文中正确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事实论证、引言论证等手法。
三、专题内容解析
《获得教养的途径》
这是瑞士作家赫尔曼·黑塞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文章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第一段,简说什么是“真正的修养”。作者把它界定为“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同时指出真正的修养呈现形式是“永远都在半道上”,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努力的过程,是动态呈现的。在这里,作者的意思很清楚:修养无功利目的,读书是终生任务。黑塞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说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这两句话并不矛盾。在这里“教养”和“修养”的内涵是交叉的。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正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而“具体的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从人的生存来讲,本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毕竟是生存的手段,而修养或教养是生存的境界。
第二段至第五段,论述阅读杰作的作用。作者认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通过阅读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逐渐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在论述读书的必要性时,再次强调读书是为了完善自我,是为了使人生充实、高尚,有意义,不是“散心消遣”,也不是“虚伪的慰藉”。
在深入分析这一问题时,文章提出获得教养必须以个性或人格的追求为前提。作者的这一见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文章指出读书是心灵的追求,这个追求必须有对文明的热爱,有对知识的敬重。之所以提出这一问题,是作者看到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诱惑,存在着轻视读书的现象,而即使是热爱学习的人,对读书的作用也会有误解。(第四段中,作者特别指出“为数甚多的年轻人”轻视读书的倾向。)作者建议读书应该从基础阅读开始,在提高能力的同时要提高阅读的层次,因为读流行文学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养。他认为一些人对阅读杰作不愿意花力气、下功夫,是没能正确认识读书的目的,没有认识到自我修养的追求,因而也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
第六段和第七段,进一步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能够实现阅读的目的?作者以儿童阅读的不同发展趋向为例,形象地介绍层次不同的两类阅读。一种是“多数缺少天赋的人”,他们把阅读当成自然而无足轻重的事,只能阅读低俗的文字。一种是“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所风魔”的少数人,始终被“新的魅力”所吸引,他们的阅读过程就是心智成长的过程,他们面前的世界越来越宽广,从“幼儿园”变成“城市和国家”,直到变成“全世界”,变成“天上的乐园和地上的象牙海岸”。文章用这样的对比,再次强调为获得教养而学习是精神的愉快,同时这种精神追求能不断地进入新的境界。
读书能磨砺人的思想,经典作品“常读常新”。文章最后,作者以自己的阅读体验为例,认为经典作品有持久的魅力,重复阅读,可以不断地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地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个思想和每一部作品的独特性,——而这种感悟的过程,正是获得教养的途径。
文章阐述读书是获得教养的途径,高视阔步,既有理性思考,也富有感染力,以亲身体验说明问题,许多论述充溢着对读书的感情。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证,如把不同的阅读品位作对比,以人成长的不同追求作对比等。文章用的是谈话方式,亲切自然,语言富有哲理和诗意。
黑塞所说的“世界文学”是什么概念?
黑塞认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他在具体解说的时候,认为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这里特别指出是“作家和思想家”。人的求学之路无止境,所以要集中心智,研读伟大人物的思想经验和理想。
《劝学》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本文第一段第一句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从学习的意义论述“学不可以已”。“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能够发展提高,实现超越。“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再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乎己”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荀子认为人的学识和道德都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学习的意义十分重要,所以学习不能停止。
第二段以学习的作用来论述“学不可以已”。先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来阐说,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接着用“跂而望焉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来说明学习所能达到的境界,接着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和跋涉这类常有的生活经历,阐明利用借助外部条件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一般人,并非先天素质高,而完全在于善于利用后天的学习获得成功。
第三段从学习方法和态度的角度来论述“学不可以已”。这一段分为三个层次。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善成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难以实现远大目标。然后分两层说明如何积累。先说积累要坚持不懈,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用“骐骥”、“驽马”对比:“骐骥”素质好,但是如果只跳一次,还达不到十步,而劣马能力虽差,只要不停地走,也能跑很远。这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成功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接着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能否成功,差别在于“不舍”和“舍”。这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最后再说用心专一。用蚓的“用心一”和蟹的“用心躁”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有效的学习还要靠专心致志。
本文阐述道理,以常见的事情或现象设喻,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也有感染力。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灵活有变。如以提取靛青色法、水寒成冰和车轮制作法为喻说明“学不可以已”的道理。设喻说理紧密结合,形式多样:有的寓道理于比喻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和“锲而不舍”等;有的反复设喻,说明道理,如连用“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五个比喻,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设喻方式富于变化,把道理说得更加具体明白:有的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等;有的正反设喻,如“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骐骥”和“驽马”、“蚓”和“蟹”等。
《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师说”,就是“说说关于从师的事”。韩愈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入仕途,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监博士时写的。文章针对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阐述了“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还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有积极进步意义,在当时具有移风易俗的影响。 柳宗元推崇此文,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指出:“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第一段,揭示全文总话题,说“师”。起句便说“古之学者必有师”,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必有师”三字很有力度,把古代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学习的结果。这句话概括了要论及的话题范围,成为文章的中心论点。接着论述“师”的作用是,指出是“传道受业解惑”,惑则必然从师而学,从师即学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推进有力,一气呵成。
第二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以“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一句提示全段内容,以下用三组对比来论证。先用“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对比。圣人“从师而问”,而众人“耻学于师”,结果是“圣益圣,愚益愚”。然后以出于爱子的目的“择师而教之”,自己却“耻师”作对比,这就比出了一个“小学而大遗”的荒唐结果。在这两组对比的基础上,作者批判的锋芒直指士大夫之族,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耻相师,猛烈抨击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画出了士大夫之族的庸俗相。作者挖出了士大夫以从师学习为耻的思想根源,这就是“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腐朽思想,而作者的主张——“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正与之针锋相对!——士大夫之族的选择实在是“惑”,行为实在是“可怪”!
这一段批判的力度逐渐加重。如果说对“众人”的批判表现的还只是疑问语气(“其皆出于此乎”),而“吾未见其明也”已经是不客气的责备,最后评论士大夫之族的“其可怪也欤”,对不肯从师而学的腐朽愚蠢作风已经是无法容忍了。
第三段是在第二段“破”的基础上的“立”,以备受尊崇的圣人孔子的无可辩驳的言论和实践为例,正面论述“圣人无常师”,说服力极强。在从师而学方面,孔子言行一致,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自己就这样去实践:他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从孔子的实践,可见“圣人无常师”的正确性。论证师生之间的正常关系,有例证,有引证,最后得出结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全文气势通畅,“破”得彻底,立论正确严密,表达富于变化。环环相扣,前后照应。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替运用,错落自如。为论述从师而学的必要性,文章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从三个方面作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先以“古之圣人”的“从师而学”与“今之众人”的“耻学于师”作对比,再以人们为子“择师而教之”与自身“则耻师”作对比,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的“群聚而笑之”作对比。三组比较形成鲜明对照,彰显不从师而学的荒谬,对不良风气作了有力的批判。
韩愈为什么会写《师说》?韩愈把“句读之师”和“问道之师”区别开来,究竟有没有道理?
杂文一般都针对时弊而发。唐代中期为什么会有以相师为耻的坏风气?可能的原因:一是随着封建等级制度的逐渐完备,尊卑贵贱的社会层次分明;二是文人相轻的陋习顽固;三是社会风气的浮靡,经济发展,人们贪图享受,不思进取,不想学习。
韩愈的学习观,就是倡导从师问道,圣人无常师,要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人学习,特别要向他那样的“经师”学习。韩愈的“求师问道”在荀子看来也是一种“善假于物”。“句读之不知”,在韩愈看来,是基本知识的欠缺,可以由“童子之师”解决(在以后的教育看来,学生也可能通过自学解决);而对“道”的认识,是一般教师解决不了的。罗家伦就把“学问”与“智慧”分开,认为“学问”易取,“智慧”难得。韩愈把“知识之师”和“方法之师”作了区分,不一定有歧视的成分。但是他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从师学习时,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求师作对比,无意中流露出对底层劳动者的轻视,这是社会等级观念所致。
《贵在一个“新”字》
王梓坤既是科学家,也是教育家,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他对成才理论有很深的研究。本文选自他的《莺啼梦晓——科学方法与成才之路》。
本文用的是谈话风,由导语和四个部分组成。文章开头说“历史上有些重大错误,就是这两种倾向相结合的产物”,这句话意味深长。历史上(特别是近现代史上),那种顶礼膜拜,人云亦云,惟命是从,不用自己的脑袋思考而酿成的社会惨祸一再发生,教训太深刻了。这也是作者想写这篇文章的动因之一。
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说这样的能力很重要,是本文要论述的核心问题。作者认为创新者必须具备的素质有:重视积累,批判与怀疑精神,注重方法,勇于实践。文章就这四个方面逐一分析。第一部分以笛卡尔为例谈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后三个部分分别谈独立思考者的三个特点。
第一部分就笛卡尔的成功谈独立思考精神在学习研究中的作用。笛卡尔为什么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在于他通过独立思考,发现疑问无处不在,他对自己的现状也有批判意识,不满足自己的成就。他青年时代学习成绩优秀,可是他反而犹豫了,因为他发现“自己被许多疑难和错误困住”,而他之所以能发出这些疑问,和他的大量阅读、积累知识是有关系的。经过一度彷徨,他“大彻大悟”,得出了最有价值的发现,这就是“决不可过分地相信自己单单从例证和传统说法中所学得的东西”。笛卡尔的“四条思维原则”对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乃至对一切学习者都能有启迪。
第二部分谈读书积累的重要作用。王充博览群书,贯通百家,爱因斯坦对许多问题保持浓厚的兴趣,鲁迅主张跨学科读书。这些成功者的经历和主张,都揭示了一个普遍的规律:善于独立思考需要厚实的思想基础,没有积累就缺少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书读得越多,了解的问题就多,成功的机率就大。
第三部分谈“善问”,谈质疑。这一部分主要谈思考的方法,写得有针对性。作者痛感于社会上政治骗子和伪科学能不费气力地迷惑大批群众,提出遇事要有科学态度,要具备怀疑批判精神。引用陈献章和郑板桥的话,指出读书要学会发问。作者提供了读书思考的具体方法,这是成功者的经验。
第四部分强调实践,提出要注意刻苦钻研并注意思想方法。创新是否能取得成功,只有实践才是检验标准。作者指出,要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光靠刻苦钻研,还不足以成事,还需要正确的思想方法,一个好的思想方法能够提高学习和研究的效率。独立思考不是孤立的苦想,还要向一切可以学习的对象学习。不但要向群众学,向书本学,还要向大自然或社会请教,这就需要实践精神。自然科学是这样,社会科学也是这样。
本文把“独立思考”作为话题是有针对性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真正知识分子的必备条件。如果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读书得再多,充其量也不过是“仓库型的学生(或学者)”,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甚至易于上当受骗。作者对“独立思考”的认识由“创新”而起,内容丰富,也比较全面。作者虽然是自然科学家,但是他的思考对一切学习者都有指导意义。文章揭示了获取教养的规律性的东西。如,在思考中质疑,“我思故我在”,但是又不可怀疑一切;有知识,才有比较;有比较,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创新;深刻的见解来自周密的思考;在实践中刻苦钻研是培养独立思考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探究问题的兴趣,也就没有了思考的过程,也就不可能培养思考的基本素质。
有博学的意识,强调积累,有所发现,是人类从读书求知摸索出来的基本规律。本专题有许多学习内容可以互相印证,如本文认为要多读书,而且可以读得杂一些,《劝学》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本文认为善问是一种素养,《师说》主张从师学习,等等。
本文谈独立思考问题,举重若轻,用最简明的论述方法,列举大量的实例并加以分析,引用权威论述对观点作进一步阐述。作为普及读物,旁征博引能增强文章的效果,但是如果只举事例没有必要的分析,不能提炼其思想内涵来证明观点,例子就只是个没作用的例子,而不是“例证”。作者是一位数学家,从他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熟悉程度看,正说明了他积累丰厚并善于思考,因此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
文章采用谈话的方式,侃侃而谈,自然亲切,通俗平易。有些论述具体而微,实用性很强。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参发布于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