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游褒禅山记

【背景材料】

一、今日褒禅山

安徽含山县城北,山峦起伏,风景秀美。城北褒山乡距城十五里处,十年浩劫前,仍有寺庙,建筑宏伟,本地人称为“大庙”。院内古树参天,墙外翠竹茂密,相传这座寺庙是唐朝和尚慧褒隐居之所,王安石称之为“慧空禅院”。距此院约二百米处半山腰上有大小二宝塔,俯视寺院,遥遥相对。可惜宝塔在十年浩劫期间被人用炸药轰毁。寺院被拆除。

从“慧空禅院”遗址东行二、三里,就到达前洞。洞口大而平,洞深约三间房子大小。洞口左侧有一泉,泉水从石缝中涌出,常年不绝。干旱季节,即使周围山沟、水井都已干涸,此处仍清流潺潺。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一文“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句中,“其”是指洞,洞下有一块平坦的土地,山泉从洞的一侧涌出,记游者把姓名或诗文题在洞口石壁上。

由前洞出来,上山,翻过一座小山,“有穴窈然”,这是后洞。前后洞并不相通。进去,黑洞洞的。确实,“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有些地方很窄,仅容一人通过;有些地方很高大,人进去,如置身大雄宝殿,穹窿盖顶,四壁怪石林立,石钟乳倒悬。洞穴蜿蜒曲折,到现在还没有人探得它究竟延伸到何处。正如王安石所描绘的那样:“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由于褒禅山地处偏僻,且既无名胜,又非要冲,现代人身临其境者极少。那么王安石何以来此一游,还写了那篇脍炙人口的游记呢?

原来,离褒禅山三、四里处有个伍子胥所过的昭关,离褒禅山八、九十里路又是霸王自刎的乌江,王安石曾去乌江游霸王庙并留下一诗。王安石在写《游褒禅山记》时任“舒州通判”。王安石赴任或任满返江宁(南京)必经和县。含山、乌江、和县,当时同属和州。因此,王安石既到乌江,再到昭关、褒禅山,是情理中事。

十年浩劫,毁掉了无数文物,褒禅山亦未能幸免。“慧空禅院”、“褒之庐冢”以及大、小二塔都仅存废墟,只王安石所描绘的前、后洞仍存,且与当年颇相似。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1981年7月)

二、“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北宋卓越的政治家王安石,是大家熟知的。他不顾大地主官僚和大商人的激烈反对,推行著名的变法。列宁称道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王安石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从“理财”和“整军”两方面着手,颁布一系列新法,发动了一场政治改良运动。尽管变法最终归于失败,他的斗争与革新精神还是应该给以一定的评价的。

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

他的一些议论文,往往都既是杰出的政论,又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比如在对历史人物伯夷的评价上,就表现出他的不同见解。伯夷,“是一个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又反对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人,有人却颂扬他。王安石则认为“天下之道二:仁与不仁也。纣之为君。不仁也;武王之为君,仁也。伯夷固不事不仁之纣,以待仁而后出;武王之仁焉,又不事之,则伯夷何处乎?”(《伯夷》)分清了武王的仁与纣的不仁,表现了一个政治改革者的看法。又如《答司马谏议书》等等,这些作品,内容多为变法服务,有强烈的现实性,表现了作家的进步思想;在形式上,继承并发展了传统的政论文,不管长篇还是短制,都结构谨严,说理透彻,坚决明确的思想性和凝炼矫健的艺术手法相结合。所以历来都把它们当成政论文的典范来传诵。

他在诗歌上的成就又超过了他的文章。这是因为他的诗作内容充实,涉及的生活面很广泛,提出了许多重大而尖锐的社会问题,还因为诗作的艺术上也比较动人。他在短诗《河北民》中描绘了宋代统治者的虐政和民不聊生的惨状,在《收盐》中敢于明写官逼民反的事实,在《叹息行》中又能同情被镇压的反抗者,等等,流露出作者的愤激心情,从而使人读后突出地感到有变法的必要。王安石的罢相带来了创作上显著的变化是写景诗代替了政治诗的位置。历来的文艺评论家非常推崇这些写景诗,认为王安石并非只长于说理,他的捕捉形象的本领也是很强的。《泊船瓜洲》就是素为人们爱读的诗篇之一。

总之,王安石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具有现实主义精神,既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有不容漠视的影响,又开有宋一代诗风。那么,说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革新家,决不会过分。

(摘自《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手册》)

【示范教案】

游褒禅山记

教学目的

一、学习字词句

1.理解文言词语:阳、谬、咎、极、于是、夷、非常、观、至于、相、焉、穷、尽、其。

2.辨析词类活用: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以及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的区别。

二、学习本文因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法。

三、认识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词类活用的一般规律及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的区别。

教学内容

一、提示:

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在其形成的最初阶段,和当时的口语是比较接近的。虽然在其发展历程中,到魏晋南北朝时,和口语有了较大的距离,但到了唐宋的古文运动,成为时尚的新体散文跟当时的口语联系仍然比较紧密。随着社会生活的进一步发展,白话和文言的距离越来越大。尤其是到了明、清两代,文言和白话彻底分家,几乎成了两个不同的语言系统,这就给阅读文言文带来了很大困难。其实,只要能够充分了解古今汉语的种种差异,就能较容易地掌握文言文的行文规律,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在古今汉语的种种差异中,古今词语的差异最大,因此,搞清古今词语的种种差异,对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古今词语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构成、意义和用法三个方面。这里,我们只就古今词语用法方面的差异做一个大致的研究。

古今词语用法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词类活用上。词类活用的类型及规律主要概括如下。

(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这种情况比较普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罢了。如“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刃”,通常意义是名词。义为“刀锋”,刀锋能杀人,“刃”后带了宾语“相如”,就活用为“杀”的意义。再举数例:

(1)凡吏于土者……(《送薛存义序》吏于土:在地方上当官。后带补语。)

(2)二月草已芽……(《采草药》芽:发芽。前有副词“已”。)

(3)非能水也……(《劝学》水:游泳。前有能愿动词“能”。)

(4)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目项王:向项王使眼色。)

(二)名词作状语。现代汉语,除时间、处所名词有时可直接作状语外,其他名词作状语时,后面要带上助词“地”,或者前面有介词,构成介宾短语。但在古代汉语中,名词直接作状语却很普遍,而且有多方面的修饰作用。例如:

(1)猱进鸷击,或能免乎?(《冯婉贞》比喻式,像“猱”“鸷”那样,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

(2)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以兄礼,表示动作、行为[对待人或事物]的态度、方式。)

(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用箕畚,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

(4)卒廷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在朝廷上,表示动作行为的地点。)

(5)操军破,必北还……(《赤壁之战》向北方,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三)动词活用为名词。即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字或“之”字。如“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中的“至”,本来是动词,这里放在“其”字之后,共同充当主语;作“来到这里的人”解。再举二例:

(1)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出:出产的东西;入:收入的财物。)

(2)惧有伏焉。(《曹刿论战》伏:伏兵。)

(四)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用作名词的形容词,在句中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一般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字“之”字或数词。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语(名词),而以这个形容词作定语。如“将军身披坚执锐”(《陈涉世家》)中的“坚”和“锐”是形容词,这里作“坚韧的盔甲、税利的武器”解,处在宾语的位置。再如:

(1)义不杀少而杀众。(《公输》少:很少的人;众;很多的人。)

(2)四美具,二难并。(《滕王阁序》美:美好的事物;难:难得的贤主嘉宾。)

(3)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芙蕖》长:长处;短:短处。)

(4)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赤壁之战》旧:旧交。)

(五)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如“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中的“善”是形容词,这里作“跟……交好”解,用作动词。又如:

山多石,少土。(《登泰山记》多、少:都用作动词。)

(六)使动用法。其特点是必带宾语,但这个表使动的词语同宾语并没有构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这个宾语产生某种动作或发生某种变化。它实际上是兼语式的简化,本来兼语式的结构是主+动+兼+动+宾(或无宾),现在则简化为主+动+宾,从而使语言简练。翻译时应恢复成兼语式。能够具备使动用法的词主要有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1.名词活用为使动词。如“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中的“腊之”就是“使它成为干肉”的意思。

2.动词活用为使动词。例如:

(1)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活之:使之活。)

(2)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走:使[之、曹军]逃跑。)

3.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例如:

(1)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州》绿江南岸:使江南岸变绿。)

(2)足以荣汝身。(《孔雀东南飞》荣汝身:使你荣耀。)

(七)意动用法。有“以……为”的意思,其特点也是必带宾语,这个表意动的词语同宾语并不构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主语把宾语看成这个谓语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或者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谓语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翻译时可按这个格式:主+以(或“把”)+宾+为(或“看成”或“当作”或“认为”)+表意动的词。能够活用为意动词的主要有名词和形容词。

1.名词的意动用法。例如: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宾客其父:以其父为宾客[或“把他的父亲看成宾客”]。)

(2)吾从而师之。(《师说》师之:把他当作我的老师。)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例如:

(1)且庸人尚羞之……(《廉颇蔺相如列传》羞之:认为这种情况是一种羞辱。)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美我:认为我漂亮。)

(八)为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后,并不能按使动用法来理解,但有很强的目的关系,即谓语的动作是为了宾语而发出的,这个动词的用法就属为动用法。例如:

(1)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咏荆轲》死知己:为知己而死。)

(2)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殽之战》哀吾丧:为我们的新丧表示哀悼。)

(九)数词的活用。在文言文中,数词有时候也能活用。数词活用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数词活用作动词,如“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中的“一”作“统一”讲。二是数词活用作形容词,如“(蚓)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中的“一”作“专一、专心”讲。三是数词的使动用法,如“二三其德”(《诗经氓》)中的“二三”就是“使(其德)二三”(不专一,变化多次)的意思。

总之,词类活用是指按照现代汉语中的习惯,某个词不具备某种语法功能,而在古汉语中具备了这种语法功能,这跟词的兼类有着根本的不同。词的兼类是指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它的词类和词性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例如“恶”,在“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训俭示康》)中是形容词,而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赤壁之战》)中就是动词。值得注意的是,词类活用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

词、数词等实词的活用,虚词一般不存在活用现象。

二、拓展运用(一)

下列各句中有无词类活用现象,如果有,请指出,并加以解释。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②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④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⑤概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⑥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⑦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⑧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⑨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新人教版游褒禅山记 (人教版高一必修)发布于2020-11-18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