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改写天净沙篇一:高一语文《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教学目标】

1、品味作品在秋景中寄托的“清”、“静”、“悲凉”的情感。

2、感受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和挚爱,进而理解郁达夫创作的主要特色——强烈的主观色彩。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语言品味,体会“情”与“景”、“形”与“神”相辅相成

的关系。

4、对作者的审美情趣有一些了解。

【教学重点】以情选景;在景物的细致描写中渗透作者的主观感情。

【教学难点】作者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的融合(移情作用)。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有很多咏秋、赞秋、叹秋的经典诗文。“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红楼梦》里林黛玉写的《秋窗风雨夕》)的悲苦,“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昂扬,“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畅快,“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的伤感。秋是四季中意蕴最丰富的季节,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的呢,寄寓着他怎样的情怀呢?让我们首先来读课文。

配乐,老师选读一段。然后请一位男生,一位女生各选一段。再全班齐读一两段。

问:初读课文,你觉得郁达夫是个怎样的人?(学生可能会答出忧郁、细腻、闲适等等,这是一种粗浅的感觉,先不否定同学们的某些说法。)

二、品读课文,概括要点。

言为心声,佳作是从作者生命的根里流出来的,而非嚷出来、喊出来的,披文入情,我们得通过他的文字,走进一个别样的郁达夫。请用文章语言概括北国秋天与南国秋天的特点,思考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北国之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文眼)

南国的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通过南国之秋来间接写故都之秋。二者对比,反衬出故都秋景的特点。从结构上说,首尾呼应。

3-11段文章集中写故都的秋,描绘了五幅图画,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秋果奇景。(用词典雅者、符合意境者为佳)

三、研读3-11段。

通过品味语言,来触摸作者,并体会作者创设的独特意境。

清晨静观图(看看作者选择了哪些意象,哪些修饰词。)

天很高很高的碧绿的给人一种明净高爽、毫无纤尘之感清

鸽声以声写静(反衬)“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南朝诗人王籍)“静”

日光一丝一丝漏下来的阳光本是温暖的,作者却让它多了几分冷落和萧条“静”

浓茶浓厚的苦味

房屋残破历史沧桑感、沉重感这是故都,历史漫长,这种积淀,不一定在众所周知的名胜古迹中,破旧的民居中也能体悟出来

蓝朵作者欣赏的是冷色调,是淡雅之美

秋草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衰竭与凄凉悲凉

泡碗苦浓茶,细数日光,静对蓝朵,这是一个怎样的郁达夫?

清闲落寞、深沉淡泊、细腻忧郁。

作者为什么会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与悲凉”?

郁达夫(1896-1945),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三岁丧父,17岁随长兄赴日留学,十年的异国生活,他饱受屈辱和歧视,但也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代表作《沉沦》就表现了受压迫的留学生的苦闷与彷徨。1923年在北大任教。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工人形象的作品。1926年到上海,1930年发起成立左翼作家联盟,由于民国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的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如止水似的文学。”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

从材料中可以把握到要点:1、郁达夫命运坎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2、性格方面抑郁善感。3、作家的文艺观“静的文学”。作者描写的秋景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还是他对整个人生的感悟。

总结:一碗浓茶,一方青天,一声声鸽鸣,一丝丝漏光,一朵朵牵牛花,无不突出深沉、淡泊、宁静。作者用景物将“清”、“静”、“悲凉”的情境自然地呈现出。“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一切景语皆情”。“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林黛玉在悲伤的泪眼中才会看到那纷飞的落蕊。作者“心中有秋”,所以笔下的秋才笼上了一层浓郁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情。

这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达手法。人们也常说常说“以景显情”、“以情驭景”。

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绘来抒发情感(由景生情)

寓情于景:将感情融汇在景物中来抒发感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是一种方法,就是没有直接点出感情,借景抒情有两种写法:一种是把情与景分开写。可以先写景,后抒情;或者先抒情,后写景。也可以是把景和情穿插起来写。另一种是把景和情糅合在一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种写法,不必添加任何词语,我们就可以从作者描绘的景物中看出人物(作者)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感情。把它藏在景中,像陶渊明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把自然闲适之情藏于景中。

落蕊轻扫图(写景角度以及意境)

花铺满地,扫帚丝纹,是视觉形象;脚踏花地,是触觉感受;树下轻扫,是听觉感受(仿佛听到了灰土与落叶发出的沙沙的轻微的声音,反衬出故都的寂静)。

这段营造的意境是怎样的?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境”是境界,是氛围,是情调。

作者形容自己的感受和潜意识的词语是:细腻、清闲、落寞(悲凉)。后两个词就可以形容意境。

秋色清,秋声静,而秋味悲凉。如果说“清”和“静”带有一些主观色彩,但更以描述景物客观特点为主,“悲凉”就完全是带有主观色彩的一个词了。

这幅图画使你联想到了什么诗句?“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

郁达夫有怎样独特的审美观?

他所欣赏的,不是长在树上的生气勃勃的花,而是快要死亡了的“像花而又不是花的一种落蕊”,这就把前面对于秋草朴素的雅趣引向更为深刻的境界,生命衰亡的迹象,也很动人,这种动人之处,要非常细致的的心灵才能感受到。早晨起来,发现满地槐树的落蕊,一般人是没有感觉的,不但视觉如此(颜色形状不起眼),听觉也如此(声音也没有),嗅觉也一样(气味也没

有);但是,作者把“脚踩上去”,竟有了“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生命的蓬勃,自然可以激起内心欢愉的体验,这是一种美的感受。直面生命的衰败,产生悲凉深邃的感触,这也是一种美的感受。

悲凉、悲哀是不是一种美?(可以从音乐和诗歌中举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无边落木萧萧下”)

日本传统中的“幽玄”、“物哀”说。“幽玄”崇尚“余情”,主张寂静、深远、微妙、恬淡等。说在人的种种感情中,只有苦闷、忧郁、悲哀——也就是一切不如意的事,才是使人感受最深的。睹物伤情,物我同悲是“物哀”的一种情绪。“物哀”的最高成就为《源氏物语》,又如《伊豆的舞女》,也表现了这种美学主张。

其实悲也是一种美丽的情感,是一种厚重而深刻的情感,是一种重要的审美因素。哀最容易让人产生敏锐的才情。深沉的忧思比肤浅的快乐更值得回味。当然我们不鼓励感伤和悲哀,但学会触摸悲哀、正视悲凉,对形成丰富的人格,提高审美能力,也是很有意义的。

(放一段短片,欣赏秋之美)

请在下列三幅图中找寻故都秋的清、净、悲凉。

色青布淡绿微黄清冷,与之前的蓝朵、落槐色调一致

声衰弱的蝉声风雨声微叹的人声寂静与落寞与之前的鸽声、帚声一致

味(境)悲凉(衰弱、凄冷、萧索)

难点:“天可真凉了”,不谈国事,但国事之衰也似能品出。“而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作者历尽沧桑,饱尝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汪曾祺在《胡同文化》说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

四、其它

1、根据我们对郁达夫生平以及其审美情趣的了解,请说说第3段中“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倒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所蕴含的美。

芦花朴素,柳影淡淡,虫唱是野趣,钟声悠远古老。反映了作者对“静”及对淡雅之美的追求。

2、作者又为何不去写芦花、柳影等,却写了寻常的秋草、秋雨、秋虫、秋果呢?小处有秋味,历史遗留的文化神韵已存在于故都的大街小巷之中。

3、为何作者拟题为“故都的秋”而非“北平的秋”?“故”有眷恋之意,暗含文化底蕴,“秋”确定描写的内容,这个题目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融合,在向往、眷恋之外,流露出忧郁孤独之意。

4、为何插入对写秋诗文的议论?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题旨暗合,更显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思路。由记叙描写到议论,由情景到理,进一步赞颂了故都的秋。

秋士(自然之秋,人生之秋见注释),郁达夫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悲秋”的血脉,例如马致远《天净沙》,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

5、课文倒数第二段比喻、对比的运用及作用。从浓烈、充实、深长、厚重的角度,生动

说明北国秋天色彩浓烈、回味隽永的特点。

6、五幅画面从表面上看是无序的,不是时间、空间顺序,也不是逻辑顺序,这恰恰体

现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把这五幅画面连接起来的“神”是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注音:着单衣潭柘寺一椽落蕊廿四桥驯鸽

夹(jia两层之间的衣物,如夹袄、家被;其余读jia)一个人夹在夹袄

五、《故都的秋》拓展资料

秋颂

罗兰(台湾作家)

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

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神像秋。

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

最动人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酡红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之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

最耐人寻味的是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

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顾——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需参与,不必留连。秋水和风一样的明澈。“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份明澈。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著。“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

“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那一抹白云,当得起一个“闲”字。野鹤的美,淡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么一份飘潇,当得起一个“逸”字。“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

也有某些人,具有这份秋之美。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这样的美来自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明澈与洒脱。

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是淡泊的季节。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淡淡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

对比两文异同。同:开篇揭示文眼,选取了五幅典型图画,都有议论性文字,由趣到理有了提升。都赋予“秋”以闲适的特点。

异:清、静人皆能品,但“悲凉”则属郁达夫一人,课文的主观色彩更浓,。对色彩的选择也不同。

板书:总起对北国之秋的感受

对南国之秋的感受

分写清晨静观抒发神往眷恋之情

落蕊轻扫流露忧思落寞之感

秋蝉残鸣形寓情于景

秋雨话凉情景交融

秋枣奇景

总写对比南国北国之秋

直抒热爱痴迷之情

故都的秋改写天净沙篇二:《故都的秋》

在诗文的世界里徜徉――我教《故都的秋》

众所周知,著名作家郁达夫先生的散文《故都的秋》是一篇声情并茂、辞意双美的佳作,为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散文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意境美,我在教学中尝试将课文的分析、理解与学生所喜欢的诗歌相结合:导语设计、引导提问、课堂小结均穿插了大量的古典和现代诗歌;课文语段分析、画面作结则引导学生自拟诗句进行有益的尝试。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课堂教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故都的秋》授课过程摘录如下:

一、导语:

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本无情。但是,由于文人墨客睹物思人,寓情于景,于是,便“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于是,便产生了王实甫“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凄美;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高歌;李清照“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的缠绵;毛润之“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情。这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是许多散文大家所追求的意境,不少散文正是达到了这种极致而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今天,我们就来赏析这样的一篇美文――《故都的秋》。

二、初读课文,理清行文脉落。

1、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眼中“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什么特点?“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句话也是的文眼。

2、作者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划来表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描写了五幅画面:庭院秋景、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果胜景。

3、假如你就是一位客居他乡的游子,你就是那位戴一副眼镜、穿一袭长袍的郁达夫。面对如此五幅秋光图,你的心头会油然而生一种什么感觉?

悲凉,清静

4、此情此景,让我们不禁想起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我们一起来背一下,好吗?“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是啊,天涯沦落,秋日思归,情与景在《天净沙秋思》这首词中得到了完美的结合。而虽没有古典诗词那样凝炼的语言,却以同样细腻的笔触传递出故都的秋所特有的、极富个性色彩的韵味。

三、具体分析五幅秋景图

“清、静、悲凉”不是空穴来风,它来自作者对故都秋景的客观感受。那么,作者是怎样细致入微的刻画这几幅秋景的呢?让我们随作者一道去神游故都,一起去品一品故都的秋味吧。

一)庭院秋景

这里,作者只是在生活的底片上对自然风物稍加点染,把它自然地再现出来:碧绿辽阔的天空,作了画的背景;地面上,爬着五颜六色的牵牛花;天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浓茶,举头望碧空,俯身看蓝朵,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这里,故都之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完全溶合在画面之中。

提问:从这秋晨一景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主观感情色彩”?

这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一幅秋晨生活场景:在“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下,在那秋晨的光

影里,作者竟可以泡一碗浓茶,细数叶缝间漏下来的光缕的数目,或静观破壁腰上的牵牛花的蓝朵。这里流露出作者的一份惬意,一份沉醉,这是一种文化人悠静恬适的审美心理。于“皇城人海”之中,于“一椽破屋”独居,明显具有一种隐士之风,而这隐逸之中难免又有些“孤单”之感,作者能够自己细细品味这“孤单”,静对秋光、秋花,显然更是一种孤芳自赏,而“赏”到这“十分的秋意”,也不过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伤交织的情怀。

二)秋槐落蕊

请全体女同学诵读这一片段,这也是故都秋天的清晨之景,大家就随着女同学的声音一起到街道上遛一遛吧!

1、落蕊满地,幽人徘徊,寻寻觅觅为何事?

思考自然之秋与人生之秋。纵才高八斗,也“有志不得骋”,不得不从上海退隐到杭州,人生短暂,却坐看年华付水流,是何等苦闷,何等寂寞!

2、从这幅“落蕊图”中,你能品味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对于秋之落叶,在杜甫笔下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壮阔景象,在曹雪芹笔下是“秋花惨淡秋草黄”的荒凉情景,而在郁达夫笔下,则是静得连人的耳鼻都无从把握,只有通过“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才感觉出的“铺得满地”的落蕊,读之不由不使人感到景之细腻景之真切,而此景正是作者一种微妙的难以名状的情悸的真实写照,是作者沉醉其中所深藏的孤独、落寞和感伤情怀的自然流露。

3、仿照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对课文一、二两幅画面进行艺术概括。

提示:破屋浓茶小院,漏光鸽声碧天,秋草蓝花残垣,落蕊铺地,断肠人在故都。

三)秋蝉残鸣

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多是哀怨、忧伤的象征,如柳永《雨霖铃》中的起句便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已令人柔肠寸断,而蝉声更令人备感冷清。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蝉鸣,而且还都是蝉衰弱的残声。文章所渲染的那种冷清,寂寞的氛围也就不言而喻了。置身此时此境,其寂寞又岂止一个“愁”字了得。

阅读体味本画面,试用诗句加以点评。

提示:秋到故都蝉声起,残声凄凄处处啼。

四)秋雨话凉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这段文字象轻轻飘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之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是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1、画面要点概括:

(1)北国秋雨的特点:奇、有味、像样。

(2)“奇”在何处:天阴风来雨下,雨过云卷天晴,正所谓来去匆匆。

(3)一层秋雨一层凉,用人物的活动来烘托秋雨的韵味。

(4)突出北国秋雨的奇特有味像样,给人们带来了乐趣,同时也流露了游子的孤独感。

2、在北国秋雨图中,作者特意加入了雨中“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

在一层秋雨过后,两个都市闲人从故都的秋景中走出来,眉目已被忽略,但却穿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从他们那“咬着烟管”的举止里,那“缓慢悠闲”的声调中,我们不难品出一个“闲”字来,那是一份闲适,一份潇洒。而从那简短的对话中,便开始了感情和心绪的交流。一个“唉,天可真凉了——”另一个“一层秋雨一层凉啦!”从彼此的叹答中,使我们感觉到他们已陶醉在彼此说话的腔调和韵味中,陶醉在彼此感情契合的落寞和感伤之中。作者正是用这样的京腔京调,用这“落寞和感伤”的京味来烘托“清、静、悲凉”的北国秋味。

3、文中至此已写了“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

慢悠闲”的人声,写了这么多声音,大家有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的感觉吗?为什么?

无。如果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怎能听见驯鸽飞翔的声音?又怎能将息利索落的雨声纳于耳畔?又怎能对都市闲人的寒喧声听得如此清晰?这里作者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以声音反衬故都的寂静和自己的孤独,凄冷。这正达到了王籍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息列索落的秋风秋雨之日,伴着衰弱的蝉声的天籁,和着鸽哨的鸣叫,远处传来荒野的钟声,作者连细微的扫帚声也仿佛听得真真切切。“这次第,又怎一个‘静’字了得!”

4、点拨:

辛弃疾有词曰: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天气转凉了,一年也就快走到尽头了。言外之意,人到中年,剩下的光阴也就不多了。这尾音一拖,那种感叹悲凉的味道就出来了。作者这里话秋凉,言外之意是感叹如今历尽沧桑,饱尝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

5、请用诗句作结。

提示:风飘秋雨云卷晴,街头闲人著衣忙。

借问游子何处去?秋雨京音话凄凉。

五)秋果胜景

1、写北方果树处处都是。

2、在如此多的北方果树中,重点写的是什么,为什么?

重点写的是秋天的枣树。胜月秋果的描述,目的在于表达作者对故都金秋的热爱和留恋。

3、秋果胜景中,为何又出现了北风黄尘?

用北风黄尘反衬秋果奇景,在对故都金秋的热爱眷恋中还表达出一种悲凉感:因为红枣之后,风来冬到,好景不长。

4、请用诗文描绘“秋果图”。

提示:秋果更添秋味浓,绿淡微黄总相宜。堪忧西风黄尘起,扯下金妆遮灰衣。

小结:《故都的秋》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故都的秋色秋声,清、静、悲凉;悠远的秋味,孤独、寥落;深沉的秋思,充溢在胸襟。我们仿佛和郁达夫先生共同品尝了老北平的大碗茶:齿颊留芳,清爽宜人;又仿佛是听完了一曲字正腔圆的京剧清唱:余音绕梁,不绝如缕。

四、拓展练习

1、我们不妨来找一下,在作家郁达夫的笔下,“故都的秋”在哪里?

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在寻常院落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京韵的互答声中

2、读至此,你说作者饱尝到了故都怎样别具一格的秋“味”?

天的颜色是“很高很高的碧绿”,比南方的天有“味”;

那花开的有“味”,因为它多蓝白,或凄然于“破壁腰中”,或默然于众人脚下,由稀疏的秋草陪衬;

那蝉叫得有“味”,因为在南方,则“非要到郊外或山上才能听得到的”;

那雨下得有“味”,因为它比南方的雨下得奇,下得像样;

那风刮得有“味”,因为它使故都成了尘沙灰土的世界;

那都市闲人侃得有“味”,因为那方言合辙而美妙,落寞感伤却又韵味十足。

五、结束语

1、诗人梁小斌在他的《我热爱秋天的风光》一诗中写道:“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

河流两岸还荡漾着我美丽的思想。”我们来看看,在《故都的秋》这条深沉的底蕴丰厚的河流的两岸,荡漾着郁达夫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作者笔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静的,更是美丽的,美好的事物在秋天里凋零,作者将自己对美好事物在秋天里的无情易逝的同情与悲哀深深的藏在这简淡的文字中。让我们从悲凉中读到了眼泪,从眼泪中又读到了美丽,体会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悲凉。

2、一切景语皆情语。“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林黛玉在悲伤的泪眼中才会看到那纷飞的落蕊。那么,作者为什么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与悲凉”呢?

客观方面:故都秋天的景物多姿多彩。

主观方面:1)社会环境的黑暗。2)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文人见落花而伤春,看流水而感时。他需要这样的景物来排遣内心的忧郁烦闷,把复杂微妙而又难言的情怀寄寓在秀丽的自然景物之中委婉而又曲折地表达出来。3)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正是写于此时,所以他眼中的景无不是内心情感的外化,真是“而今识尽愁滋味”,不写不休。

3、我们说《故都的秋》美丽而不肤浅,那你是否会对它爱不能释,沉浸其中,也“清、静、悲凉”起来,“于我心有戚戚焉”呢?

不会的。为什么?

因为产生《故都的秋》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其实,即使在那样的艰难的处境中,作者也并没有沉沦,在内心难言的孤独冷落之中,依然表达了自己对国事的隐忧,他不写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沦的表现。1937年,抗战爆发,他毅然投入到战斗的洪流中,进行抗日宣传,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于苏门答腊。50年代,郁达夫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由此,我们联想到,即便硬骨头鲁迅先生,在医学救国的理想受挫、弃医从文又陷入低谷之时,也曾躲在北京的绍兴会馆抄写古碑,暂时用这种方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即使是有骨气,宁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先生,也曾借素淡朦胧的荷塘月色来表现自己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与彷徨。但是,他们都无愧于新文化运动的精英,中华民族的脊梁!苦闷彷徨之后,他们依然昂起高贵的头颅,血沃中华,不仅以自己优美的文字为文学殿堂增添了绚烂的篇章,更以其滚滚热血,为后人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之歌!从这些真正文人的作品里,我们能汲取多少做人与作文的营养啊!

六、布置作业:

借鉴《故都的秋》的写法,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

故都的秋改写天净沙篇三:故都的秋详解

《故都的秋》详解1

一、直击题旨

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那个时代,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的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二、探寻思路

全文按?总——分——总?结构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总写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第二部分(3-12段)从记叙和议论两个方面写古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

记叙方面:根据?清静悲凉?三个特点逐一描绘古都自然风物。议论方面:从喻理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北国之秋。第三部分(13、14段)总括全文,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对故都的无比眷恋之情。

三、质疑问难

问:作家所描写的故都秋天的景物有些什么独特之处?想想为什么对这些很平常的景物情有独钟?

答:作家不写故都的皇家宫殿和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的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的

生活很遥远。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色、秋味、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他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园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他的审美眼光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

问:?悲凉?本是形容消极、低落情绪的,可为什么用在赞美故都之秋的文字中?

答:30年代的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食无所安。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因此,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自己的主观情绪。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同时也是那个时代动荡风云的投射,写出的是那个时代的感伤与悲凉。?清静?是大多数作家能感受到的,也是写得出来的,未必见得奇妙,?悲凉?与秋之?清静?有联系而并无必然联系,这种?悲凉?,更多的是他的主观感受,恐怕也只有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而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体验得到,才表现得如此细腻而深刻。

问:本篇引用?都市闲人?的对话的用意何在?

答:秋雨过后,两个都市闲人穿这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从他们?咬着烟管?的举止,?缓慢悠闲?的声调,不难品出一个?闲?

字;从彼此的叹答中,让我们感到他们已陶醉在彼此说话的腔调和韵味中,彼此在这种强调所唤起的有一定社会内容的落寞和感伤中。作者用这种京腔京调的平民人物来丰富自然风物,突出北国之秋的深味;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平民意识以及由此决定的独特的审美眼光。

《故都的秋》课文全解

一、课文背景知识

1.秋天是一个意蕴比较丰厚的季节,有着?比人类更古老的风光?(梁小斌语)。因此,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把秋天作为自己抒怀的对象。在不同的作家笔下,秋呈现着不同的脸孔。比方说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秋思》,是一种肃杀、萧瑟之秋;毛润之的?独立寒秋?,是一种辽阔、豪壮之秋;又有李白?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畅快;辛弃疾的?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无奈;以及秋瑾?秋雨秋风愁煞人?的悲愁。为什么不同作家笔下,秋有着不同的韵味?这就需要我们作具体分析。

2.是现代散文史上描写秋天的著名篇章。请你认真阅读课文,想一想写的是什么地方的秋天?选取了哪些景物?突出了哪些特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请你带着感情反复诵读课文,以领会文章的独特色彩、独特韵味、独特情感,进而体会作者是如何能把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与自己内心世界的主观情感巧妙融合在一起,做到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

二、重点难点讲解

1.基础知识

①作家作品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县人,现代著名小

说家、散文家。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十年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爱国热忱。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先后编辑《创造季刊》、《创造月刊》、《洪水》等刊物。后流亡到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斗争。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出版有《达夫全集》(7卷)、《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集》和《郁达夫选集》等。

②写作背景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民国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在家吃点精致的菜,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愿意将行动和平时有所移易;总之是懒得动。?(引自郁达夫《住所的话》)在这二三年间,郁达夫的确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高一语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发布于2020-11-18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