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开始了,寒假作业也已经下发了,下面查字典语文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2015—2017学年高一语文寒假作业及答案,供参考!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项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戍卒叫,函谷举

A.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B.而今安在哉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是岁,元和四年也

2.下面加点字的活用情况不用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C.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D.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3.下列各句加点的偏义复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昼夜勤作息 作息:偏在“作”,劳作

B.勤心养公姥 公姥:偏在“姥”,婆婆

C.我有亲父兄 父兄:偏在“父”,父亲

D.逼迫兼弟兄 弟兄:偏在“兄”,兄长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乘骐骥以驰骋兮

B.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C.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

D.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5.下列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荫:遮盖

B.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信:书信

C.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贿:财物,指嫁妆

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当:应当

6.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氓》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有女主人公婚前和婚后的对比,也有“氓”婚前婚后的对比,这些对比鲜明生动地表现了人物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

B.《“布衣总统”孙中山》一文中作者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

C.《拣麦穗》中的“小火柿子”是用比喻手法,寄托了心中对人与人之间的至真、至善、至美的淳朴感情的向往与追求。

D.《归园田居》描绘了农家生活环境的幽雅、宁静、平和的特点。诗人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来歌颂田园,抒发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

二、默写名句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于嗟鸠兮, !于嗟女兮, !(《诗经氓》)

(2) ,食野之苹。我有嘉宾, 。(曹操《短歌行》)

(3)月明星稀, 。 ,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4)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三、诗歌鉴赏

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齐安郡晚秋①

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①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1)颔联和颈联分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概括。

答:

(2)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

四、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危:端正 B.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盘绕

C.不知东方之既白 既:既然 D.洗盏更酌 更:更换

(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何为其然也/耳得之而为声 B.而今安在哉/侣鱼虾而友糜

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固一世之雄也 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相与枕藉乎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A.顺流而东也 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C.舞幽壑之潜蛟 D.侣鱼虾而友糜鹿

(4)作者用曹操的典故的用意是( )

A.惋惜曹操如此英雄竟兵败赤壁 B.赞颂曹操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

C.慨叹人生无常,人生短暂 D.借曹操自比,对自己功业无成的悲愤

(5)对这三段文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主客问答,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主和客都是作者的化身。

B.苏子认为,清风明月,可以随意拾取,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心灵净化的境界。

C.第一自然段把物和人对比着写,突出了人的渺小,为第二自然段的超脱埋下了伏笔,形成了反差。

D.这两段,写历史事件,写眼前之景,写主客问答,联想丰富,转换自然。

(6)翻译下列句子。

(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2)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五、现代文阅读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②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

③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郁达夫《故都的秋》节选)

(1)选文第一段文字在写景的同时,也写了观景的心态、动作,请找出有关词语,并说说作者当时的心情。

(2)选文第二段“槐树落蕊”在描写上从什么角度表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并结合文句进行简要分析。

(3)结合全文来看,作者热爱故都的秋天,为什么却不选取“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著名的景物来表达呢?

六、语言运用题

11.阅读下面的文字,提取五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不超过5个字)

9月3日,沉寂了10多年的安徽淮南市大通“万人坑”展览馆正式复馆,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并以“爱国主义教育展览馆”名称向市民开放。

1938年夏天,日军占领了淮南大通矿区,疯狂掠夺煤炭资源,在此被迫害致死的矿工和抗日志士的遗体累计达3万具。1968年,“万人坑”被重新掘开并建立了大通“万人坑”阶级教育展览馆,先后接待全国各地的参观者近8 000万人次,成为闻名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世纪90年代,“万人坑”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展馆损毁严重。今年4月,“万人坑”阶级教育展览馆正式被从淮南矿业集团移交给淮南市文化部门主管并重新进行了修缮,基本恢复了原貌。

关键词:___ _ ____ _____ ___ ____ ____ ___ _____ __ ______

12.从小我们听着“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故事入睡;伴着《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声、《游子吟》的吟诵声长大。母亲,一个人世间最亲切的名字。她们用甘甜的乳汁滋养着子女成长,她们将生命热血全部奉献给她的孩子。如果,“中国母亲”这个伟大的群体能获得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特别奖,请你为她们写一段颁奖词。

“中国母亲”颁奖词:

七、写作题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大自然神奇而美妙,人生充满快乐和希望,大千世界的人与物,需要我们用真情去欣赏。有人说,一个不懂得欣赏的人是缺乏信心的人,因此,我们要学会欣赏自然、欣赏人生;善于欣赏自己、欣赏他人。

“欣赏”就是享受美好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从小至今,我们肯定经历过许许多多美好的事物,从中领略到了独特的趣味。

请以“欣赏”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为记叙文;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1.A(A同例句为被动句,B为宾语前置句,C为定语后置句,D为判断句)

2.B(B为名词作状语,向南;其余为名词作动词,释义依次为游泳、礼遇、变成焦土。)

3.C(应偏在“兄”,兄长。)

4.A(“驰骋”古义今义均为奔跑; B.“交通”古义是“交错,挨在一起”,今义是“运输事业”;C.“可怜”古义是“可爱”,今义是“值得怜悯”;D.“至于”古义是“到达”,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5.B(信:这里指使者、媒人。)

6.C(不是比喻,是象征。)

二、7.(1)无食桑葚 无与士耽(2)呦呦鹿鸣 鼓瑟吹笙(3)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

(4)风华正茂 挥斥方遒

三、8.(1)颔联中诗人游山赏水,吟啸抒怀,看似闲适自得;颈联中雨夜人散,酒醒闻雁,诗人倍感孤独寂寞。(2)对比。以当年英雄在赤壁争雄,和如今只有蓑翁坐此钓鱼进行对比。用以表达自己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却遭人排挤,壮志难酬。

秋风瑟瑟,柳影渐渐稀疏。我所居住的地方显得更加寂静、苍茫。游赏黄州的山水,闲云倒影在水中,让人赏心悦目,闲来吟啸抒怀,日子倒也过得闲适自得。残灯暗淡的雨夜,一起下棋的友人已经散去,酒醒后孤枕难眠,又看到北雁南飞。当年英雄豪杰争雄的赤壁还在,而如今只有我这样的蓑翁在此垂钓。

四、(1)C (2)C (3)A (4)C (5)C(“第一段把物和人对比着写”不对。)

(6)翻译答案详见课本。

五、(1)词语:看,听,细数,静对,感觉。悠闲、惬意的心情,表现了对故都秋的热爱之情。(2)人的感官的角度;或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角度。落蕊“铺得满地”“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极微细极柔软的”,分别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角度突出了“静”的特点;“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从视觉的角度以及内心感受,写出了“清”;“有点儿落寞”“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深沉”通过内心感受体现了“悲凉”。(3)①那些著名的风景区都是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地方,与要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之特点以及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眷恋与哀婉之情难以统一;②著名风景吸引了古往今来的无数文人墨客,吟咏秋天的辞章层出不穷,若就此详写,很难道出新意,因而,作者另辟蹊径,选取人们常见的存在于“庭院街巷”景象,深入挖掘,精心提炼,使故都的秋富有生活情趣,别有一番风味,使秋味更显浓烈、新奇。

六、11.展览馆 复馆 纪念 抗日战争 胜利

12.中心明确,语言高度概括,简洁凝练,文笔优美,饱含深情。

七、13.略。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名句默写(本题共1道小题,第1题0分,共0分)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答对一空给1分。)

(1)于嗟鸠兮, !于嗟女兮, !(《诗经氓》)

(2) ,食野之苹。我有嘉宾, 。(曹操《短歌行》)

(3)月明星稀, 。 ,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4)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015—2017学年高一语文寒假作业及答案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请继续关注查字典语文网!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2015—2017学年高一语文寒假作业及答案发布于2020-11-18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