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说课]

在郁达夫写景抒情的散文中,《故都的秋》是较有特色的一篇。文章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情景浑然一体。

“秋”,可写的东西很多。在故都,火一般的香山红叶,明镜似的昆明湖水,都能映出“秋”的倩影。但由于作者的个人遭际和身处的时代风云在作家的内心投下了深远的忧虑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的阴影,因此,作者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也就笼上了一层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它们是经过了感情过滤后的“结晶”。文中对秋景的描绘也细腻精到,绘形绘声绘色,栩栩如生。那牵牛花的蓝杂,那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的槐树的落蕊,那衰弱的秋蝉的残声,那秋雨中话凉的都市闲人,那淡绿微黄的秋枣经作者寥寥数笔勾勒,便将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氛围之中。

景的刻画生动传神,情的抒发含蓄隽永。前者重感性欣赏,后者重理性感悟;学生欣赏前者容易,领悟后者较难。因此,本节课由易而难,由浅入深,从课文中间入手,两头开花,层层深入理解全文,领会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教学目标: 1、品读诗一般的语言,欣赏故都的独特秋景;

2、感悟诗一般的意境,鉴赏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 1、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鉴赏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教学方法: 1、美读法。听名家朗读和学生自己朗读相结合。

2、讨论法。如秋景特点的体现和文章情感基调的把握。

3、质疑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匪夷所思”的问题。

教具准备:CAI课件。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诗人梁小斌说:“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两岸还荡漾着我优美的思想。”是啊,秋天是深沉的,隽永的。今天,让我们继续欣赏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

二、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有二:一、品读诗一般的语言,欣赏故都的独特秋景;

二、感悟诗一般的意境,鉴赏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三、赏听课文部分朗读。

1、播放课文3—11自然段的flash文件朗读。

2、听读提示:朗读部分包孕了五幅秋景图画,让学生边赏景边思考如何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融入在其中的五幅秋景图。

四、欣赏故都秋景。

1、学生归纳概括五幅秋景图。

①秋晨静观图

②秋槐落蕊图

秋景图 ③秋蝉残鸣图

④秋雨话凉图

⑤秋日胜果图

2、提问:故都的秋景有何特点?

明确:清、静、悲凉。

3、提问:这部分从哪些景物哪些细节能读出或清或静或悲凉或三者兼而有之的特点?

①学生各自选择一幅自己最喜欢的秋景图进行品读。

②学生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③师生交流明确。

④多媒体展示、总结。

a.写秋院

“看得到……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驯鸽的飞声”。 (境的清静)

“细数着……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 (心的宁静)

“一椽破屋”、“破壁腰”。 (境的悲凉)

b.写秋槐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

(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c.写秋蝉

“衰弱”、“残声” 。 (侧重写悲凉)

d.写秋雨

“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 “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 ”

(有境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⑤突破难点:前四幅秋景图体现了“清”、“静”、“悲凉”的特点容易理解,而“秋日胜果”代表着丰收,代表着喜悦,从中又是怎样透出“悲凉”的气息?

明确:a.淡绿微黄的颜色是典型的秋的衰败的颜色。

b.“秋日胜果图”中折射出作者“悲凉”的心境。

[多媒体出示一资料]

“院子里有一架葡萄,两棵枣树,去年采取葡萄枣子的时候,龙儿站在树下,兜起大褂,仰着看树上的我,我摘取一颗,丢入了他的褂兜里,他的哄笑声,要继续到三五分钟。今天的这两棵枣树,结满了青青的枣子,风起的半夜里,老有极熟的枣子辞枝自落。女人和我,在这样的时刻,最怕听的就是滴答的坠枣之声……

现在去北京远了,去龙儿更远了,自家只一个人,只是孤零零一个人。在这里继续此生中大约是完不了的漂泊。”

——郁达夫《一个人在途上》(1926)

说明:请学生注意资料中加点的词。“辞”易勾起离愁别绪,“落”易感出衰落凋零之情,因因枣子坠落容易逗出作者的悲情,也就“最怕听”了。更何况写作《故都的秋》一文时,作者的长子龙儿因患脑膜炎早夭了,所以,此时作者再次见到这枣树、这枣子,心情的沉重与悲伤已不能与1926年相比了。

五、鉴赏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1、从以上对秋景的欣赏中感觉到,赏景离不开析情,因此,从上一环节已初步感受了文章情景交融的特点。

2、通过拓展深入鉴赏情景交融这一艺术手法。

①让学生回顾他们熟悉的有关写秋的诗句、文句。

a. 师生共同回顾。

b. 多媒体展示相关句子。

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Ⅲ.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范仲淹《苏幕遮》

Ⅳ.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李清照《声声慢》

Ⅴ.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曹丕《燕歌行》

Ⅵ.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②提问:哪些句子描写的是秋天的绚丽景色,抒发的是赞秋之情?哪些句子描写的是秋天的萧瑟之景,抒发的是悲秋之情?

明确:前者是Ⅰ、Ⅲ、Ⅵ;后者是Ⅱ、Ⅳ、Ⅴ。

分析:秋景无所谓悲喜,或悲或喜的是人,景因情生,正如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人高兴时,“看山山欢笑,观水水起舞”;人悲伤时,“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③提问: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呈现出“清”、“静”、“悲凉”的特点,这是为什么?

a.生讨论后一个一个回答。

b.师总结:主要由郁达夫的个人遭际和社会风云决定。

个人遭际:自小体弱多病,幼年丧父,中年丧子,颠沛流离,命途多舛;

社会风云:政治腐败,政局动荡,民生凋敝,读书人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

C.师深入分析:我国古代传统的观物方式有两种,一是“以我观物”,二是“以物观物”。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郁达夫观故都的秋,秋皆着上郁达夫的悲伤的主观色彩;当郁达夫的个人生命和宇宙生命融为一体时,以秋来观郁达夫,郁达夫的情中也带上了秋的落寞的色彩,这样,便达到了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

3、通过对情感基调的把握,深刻领会情景交融的特点。

①提问:写了故都的秋,还写了哪里的秋?分布在课文的哪些段落?又有何特点?

明确:还写了南国之秋。分布在2、5、13段。有“慢”、“润”、“淡”的特点。

②提问:第一、二段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对比。抒发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出示图表)

对象 特点

北国之秋 清、静、悲凉

江南之秋 慢、润、淡

③提问:第十三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比喻、对比。抒发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深切眷恋之情。

(通过图表鉴赏这两种修辞手法)

黄酒∽白干 稀饭∽馍馍 鲈鱼∽大蟹 黄犬∽骆驼

江南之秋 平淡 温润 细腻、秀美 小巧

北国之秋 浓烈 硬实 粗壮、刚强 庞大

总结:这里作者从饮食文化入手,拿具体的形象的饮食中的“味”来喻抽象的不可触摸的秋之“味”,比喻新颖,生动形象地写出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的深味,同时这里南、北国之秋并举,内容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对比中抒发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无限眷恋的感情。

④提问:的情感基调是悲秋还是颂秋?

讨论:生各抒己见,见仁见智。

明确:的情感基调是“一曲悲凉的颂歌。”

六、片断写作

故都的秋像一首诗,深沉而又含蓄;

故都的秋像一幅画,美丽而又落寞;

故都的秋像一支歌,忧伤而又苍凉。

秋天是深沉的,隽永的。你读了此文有何感受或在你短短的十几年的人生中又感悟到了怎样的秋呢?请以“秋”为话题写一个片断。

七、布置作业

1.熟读全文,进一步深味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以《江南的秋》为题写一篇随笔。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发布于2020-11-18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