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温习导入:
同学们,科学的发展是经历了很漫长的时期的,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总会出现一些伟大的科学家,他们以超人的智慧发现了许多客观规律,以卓越的理论去推动科学向前发展。在复杂的社会科学领域,正是一位杰出的哲学家总结了资产主义社会以及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规律,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这就是卡尔马克思。马克思以其卓越的功绩,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歌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恩格斯写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并悼念这位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的导师。
二、内容新授:
1、作者介绍:
恩格斯(1820-1895),德国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和导师,马克思的亲密战友。
2、写作背景:
是一篇悼词。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英国伦敦逝世。3月17日,安葬于伦敦城北的海格特公墓。在葬礼上,恩格斯用英语发表了这篇讲话,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于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悼念,对于马克思一生为无产阶级所做的伟大贡献作了崇高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
3、课文朗读:
要求:纠正字音并完成导学测试上的预习测试。
4、理清行文思路,把握论证结构。
(一)全文
开头部分(第1段)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委婉地表达作者极度悲痛的心情;主体部分(第2至7段)叙述马克思生前的主要活动,评价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结尾部分(第8、9段)论述马克思在当代的巨大影响,对他的逝世表示深切的悼念。
(二)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采用了总分、并列式的结构。第2段高度概括马克思的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从另一方面看,也即概括揭示马克思生前的伟大贡献。这是主体部分的总纲,领起下文的论述。接着,分别评述了作为科学家和革命家的马克思:第3、4、5段,论述马克思“对于历史科学”的伟大贡献;第6、7段,论述马克思“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这两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
(三)局部段落
主体部分第一层:
第3段论述马克思所发现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及其意义;第4段用“不仅如此”过渡,论述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规律及其意义;第5段用“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过渡,论述马克思在其他许多领域都有深入广泛的研究和独到的发现。显然,第3段、第4段构成并列关系;两者合在一起,与第5段之间又构成层进关系。
主体部分第二层
第6段是一个过渡段:首句“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承接第5段,指出马克思所有科学发现的共同特点:“独到”“很多领域”“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等;接着“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一句转折,话题由论述马克思的科学理论贡献,转向论述马克思的科学的世界观——不为研究而研究,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为实践服务,为推动人类历史前进服务。联系全文内容,可以看出这一段在整篇讲话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由论述马克思的理论贡献到论述他的革命实践的过渡。第7段开头一句,用“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承接上文,解释马克思特别重视科学的实际运用的根本原因,句前省略了“所以如此”的意思。“首先是”又与上一段中“远不是”相呼应,正面揭示马克思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随后,作者概括叙述马克思一生的主要革命活动,揭示并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作为革命家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可见,第6段与第7段之间是层进的关系。
参考:
论证结构图示
①逝世的时间、
地点、情景③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两个发现
②一生的对于无产阶级科学理论④剩余价值规律
伟大贡献⑤其他发现
对于历史科学⑥过渡段
⑦革命实践
⑧⑨巨大的影响、深切的悼念
5、段落研读
研读第3段,回答下列问题:
(1)“冒号”前面的句子是单句,请划出其主干。
马克思发现了规律。
(2)作者把马克思的发现与达尔文的发现进行类比,意图是什么?
为了揭示并突出马克思这一发现的意义: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领域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那么马克思澄清了“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他的这一“正本清源”的发现,也同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样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大飞跃,是整个历史观上的一次革命。
(3)这段文字中的“简单事实”的内容包含了三层意思,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①物质决定精神;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③必须由经济基础解释上层建筑,而不是由上层建筑来解释经济基础。
(4)“所以”这个连词前后两部分是怎样的关系?
因果关系。
参考:逻辑关系图示。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插入语):①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因果)所以,②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果)因而,③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〣(并列)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冒号以后的文字为复指成分)
6、揣摩语言特点:
联系语境,揣摩语言,深入理解马克思的伟大形象及时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第一部分①②
①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1)作者把马克思逝世的时间交代得很具体,这是悼词的一般写法,表明了作者的郑重态度、悲痛心情。(2)对于马克思的逝世,恩格斯不忍直接说出,而用避讳的手法说马克思“停止思想了”“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把自己的极度悲痛的心情委婉而又含蓄地表达出来。(3)“还不到两分钟”,表现了恩格斯深感遗憾的心情。
②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1)这一句话从对象和程度两方面高度概括地揭示了马克思的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从对象上讲,即两个“对于”;从程度上讲,其损失“不可估量”,也就是下句所说,形成了空白——在相当一个历史时期,是根本无法弥补的。(2)“不可估量”“空白”“不久”等词语,表明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是不可弥补的损失,从而高度颂扬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二)第二部分③④⑤⑥
③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通过“豁然开朗”与“在黑暗中摸索”的鲜明对比,揭示了发现剩余价值规律对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指导意义。
④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从马克思理论研究的广度(“每一个领域”“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和深度(“都有独到的发现”“都不是肤浅地研究”)上,热情赞颂马克思多方面的辉煌成就,字里行间洋溢着钦敬之情。
⑤他的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本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本身解放的条件。
“以这种或那种方式”,说明马克思所做的每一项工作无不是为着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第一次”,呼应了前文的“不可估量”“空白”等词语,突出地表明马克思为革命事业所做的巨大贡献是无人可以替代的。
⑥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而他进行斗争的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是很少见的。
“生命要素”呼应了“毕生的真正使命”;而“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是很少见的”等感情色彩十分强烈的词语,是对马克思从事革命斗争的非凡气质、坚韧意志和辉煌成果的热情赞颂。
(三)第三部分⑦⑧
⑦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1)对敌人的诬蔑和诽谤,马克思“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抹去”,表现了马克思对政敌的极大蔑视和无畏气概。(2)“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可能”“未必”,委婉而准确。“但”字一转,突出了马克思所有的敌人都是无产阶级共同的敌人,没有一个私敌。这表明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把全部精力献给了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许多”“一个”,一多一少,都是强调。
⑧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这既是悼念,更是表达了一种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赞颂之情。
三、总结:
表现方法:
以议论为主,与叙述、抒情完美结合,是表现方法上的突出特点。试以全篇及第8段为例,作简要分析。
全篇:介绍马克思逝世的情况和他的革命实践活动,采用叙述的方法;对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及其评价,采用议论的方法;而抒情则贯穿于整篇之中,特别是开头两段和结尾一段。
第8段:先叙述反动阶级对马克思的仇恨、诽谤,再抒发无产阶级对他的爱戴和悼念的深厚感情,最后直接议论。
四、巩固练习:
完成导学稿上的新授测试。
五、布置作业:
1.完成《习题册》
2.预习《纳谏与止谤》。
六、学生小结: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苏教版高一必修)发布于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