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文的表达形式与情感内容与《桂林山水》一文相似,因此,以回顾《桂林山水》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鼓励学生查找搜集索溪峪风景区的图片、文字资料,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水的情感。
3、读中感知课文内容,明确作者分四个不同的角度表现索溪峪的“野”,整体把握索溪峪的野是相对于桂林、庐山、泰山等经过人工雕琢的“家”化了的景观而言的,从而深刻地领悟作者在文章中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
4、采用“教──扶──放”的教学环节,使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由于课文结构想似,所以在教学中采用“教──扶──放”的教学策略。教师着力引导学生学习“山野”部分,思考:“课文是怎样写出索溪峪的山的那种野性的美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然后,再仿照这段的学法,学习水“野”、动物“野”,游人变“野”三部分,深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索溪峪的“野”》教法建议发布于2020-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