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学案导学”的模式已经广泛运用于实际教学中,为方便教学,语文网小编整理了美猴王导学案,下面,跟语文小编一起来学习这篇是怎样做到教与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
学习目标
1、了解《西游记》及神话小说。
2、抓住动作和语言描写分析美猴王这一艺术形象。
3、培养阅读古典神话小说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动作和语言描写分析美猴王的艺术形象。
教学难点:美猴王“三位一体”(即猴、人、神)的形象特点。
自学过程:
一、掌握本课生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镌( ) 迸( )裂 麋 ( )鹿 瞑( )目 石碣( )
遂( ) 径( )直 窍( )
2、词语填空
天( )地( ) 滔滔不( ) 力倦神( )
天( )地( ) 日( )月( ) 喜不( )
二、 常识填空:
1、《西游记》是古典长篇( ),作者( ),( )代小说家,字汝忠,别号( ),山阳(今江苏淮安)人。
2、神话是以( )为中心的古代传说。古代人分不清人和神,认为天地万物都具有同人一样的生命,往往借神话去说明一切,把它作为一个民族的共同信仰。这些神话在民间广泛流传,经过后人不断加工而写成的( ),就叫做神话小说。
三、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划分结构并概括段落大意。
四、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塑造了美猴王的形象,美猴王“美”在哪里?
2、结合文中对美猴王动作、语言的描写,说说他有哪些性格特点?
3、这个形象既有神的色彩,又有猴的特点和人的思想感情,三位一体,怎样理解?
五、根据对联、诗文,写出文学名著。
1、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
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
六、根据相关事件,填上人物姓名。
1、( )风雪山神庙。《水浒传》
2、( )大闹五庄观。《西游记》
3、( )舌战群儒。 《三国演义》
以上就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跟大家分享的美猴王导学案的全部内容,导学案中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针对性的设置。最后,小编祝大家学习愉快!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美猴王导学案发布于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