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语言上多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寡人之于国也》也具有这样的语言特点。

排偶是修辞学界提出的一种介于排比与对偶之间的修辞手法。一般认为它是由两个语气一致、结构相似、意义相关或相对的语句平列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方式。排偶句式形式整齐,富有节奏,但结构、字数等均可变化,不像对偶那样在字数、结构、平仄等方面要求严格。可以说,排偶给人的是整齐匀称又富有变化的美感,能收到反复强调,增强语势的表达效果。

《寡人之于国也》多处运用排偶句式,有时结合运用排比,形式灵活多变。如第一自然段梁惠王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尽心”:“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这是运用了分句排偶的句式,从“移其民”和“移其粟”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紧接着,“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又运用分句排偶,从“邻国”与“寡人”的对比表达梁惠王的疑问和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的迫切心理。

第二自然段孟子用设喻启发对方,同样运用分句排偶:“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用败逃距离远近的两种情况相对举,为下文“以五十步笑百步”的反问作了有力的铺垫。

第五、六两个自然段,孟子正面阐述“王道”的主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文中灵活运用排偶与排比,语势连贯,气势充沛,文意严密,很好地适应了孟子畅谈“仁政”的政治理想这一内容的需要。请看: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淹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两节都是孟子阐述发展生产的措施及其将产生的效果。在“不违农时……”一节中,“谷与鱼鳖不可胜食”与“材木不可胜用”两方面对举,是排偶;“……谷不可胜食也,与“……鱼鳖不可胜食也”也是排偶。“五亩之宅……”一节前面两个句子,分别从耕作和饲养两方面提出措施,并阐述在“衣帛”和“食肉”两方面达到的效果,这是一组排偶。“百亩之田……不负戴于道路矣”这一长句中,分号前后又组成一对排偶,分别从养民和教民两方面提出措施,阐述其效果。“七十者衣帛食肉”与“黎民不饥不寒”分承上面两组句子。也是一对排偶。从这两节文字的整体看,孟子在论述中非常重视句子的整齐与对称。由于层层铺叙,论述严密,语势磅礴,展现了实现“仁政”的美好前景,因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寡人之于国也》中排偶句式的运用发布于2020-11-20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