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曾经是一个铁桶,里面注入了应试教育的死水,而现在,语文课又成了一个筐,外面庞杂的信息都通过筐的缝隙渗入,被人美其名曰“研究性学习”。笔者认为:由于中学课堂教学的课时、教师学生的学识能力限制,“研究性学习”应该作为中学课堂的一个教学设计切入点,一种钻研教材备课的态度,一个启发学生语言智慧的契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永远迥异于大学和成人的科学研究性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优秀的教师那里,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教师并不把现成的结论,对某一定理的正确性的证明告诉学生。教师让学生有可能提出好几种解释,然后在实际中去对所提出的每一种假说进行肯定或否定。学生通过实践(就这个词的狭义来说,就是对事实和现象进行直接观察,同时也通过间接的思维)去证明一个解释和推翻一个解释。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就不是消极地掌握的,而是去获取的,即靠积极的努力去获得的。因此,这种知识就能变成信念,学生也会非常珍视它们。”

我在讲授《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时,便试图从苏氏的这一观点出发,开发课文中的研究性学习因素,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探究与钻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人物心理的揣摩

文言文是穿越千百年时空流传至今的汉语精品,它简约而含蓄。针对《寡人之于国也》这一篇文章,我设计了揣摩人物心理这一教学环节,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我给学生提供了孟子前面两次见梁惠王的材料。第一次,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第二次,梁惠王立于沼上,顾鸿雁糜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课文中是第三次。我让学生思考:三次相见,孟梁之间的关系有何变化?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显得比较迷惑。我便启发他们,比如你父亲与别人借钱。一种直接在电话里说,一种是在电话里讲了半天其他事情,最后对方督促后才谈借钱,第三种要摆上一桌酒席,席上再提。这三种关系,那种最近?学生答第一种,哪种最远?第三种。回头再看孟梁之间关系,第一种语意明快,简单随和,显然是一种朋友关系;第二种便开始显出表面的客气和骨子里的傲慢,是一种主仆关系;第三种情况,梁惠王称孤道寡起来,显然视孟子为臣,应为君臣关系。这一环节,如果不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切入,那么,梁惠王自我夸耀、语带指责的心理就无法讲解清楚了。因而,这里我觉得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理解背景,向学生介绍孟子三次见梁惠王的材料,并进行比较。这样,学生就会在比较揣摩中基本把握梁惠王的心态与孟子的语风。君臣关系决定了梁惠王的指责口气,指责口气决定了孟子的劝说方式──设喻。格式塔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著名实验:猴子只有在梯子、香蕉都在视野内的情境中,才能做出判断,用梯子爬上去取香蕉。我认为:香蕉就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思维关结点,而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搭建思维的梯子,必要时要大梯子套小梯子。

二、孟子文章“文气”的把握

在诸子百家中,孟子的文章是最讲“文气”的。评者说:“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孟子最早提出“养吾浩然之气”,曹丕提出“文以气为主”。我认为,古文是汉语言的精品,既是中国人心智的起始,又是中国人智慧的集中,充分体现了汉语的精神、实质、源头和指向。所以学习孟子文章,把握“文气”尤为重要。除了在内容(人物心理)上把握之外,我从文言虚词切入。我认为,文言文中的实词是一座大厦的砖石,而文言虚词是钢架结构和水泥。人物的语气、对事物的态度、心理都可以通过对文言虚词的体味中得出。首先,学生自己体会“也、矣、焉”的读音,体会到“也”字的轻快(《醉翁亭记》,20多个“也”字写“乐”),“矣”字的感叹、摇曳生姿,“焉”字的感叹、强调、总结、畅快。再把前后座学生分成每四人一小组,对读,互相体会,分角色读,这时学生发现了文章中,设喻段没有用语气词,王道之始,用的是“也”,王道之成,用的是“矣”,只在最后总结句里用了一个“也”,而论王道之阻的结束段只在最后用了一个“焉”字;还有的同学发现:《寡人之于国也》文最后孟子谈王道几段,只在段首用了一个引号,却不知为什么?我看到,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已经有所发现,这里其实展示了孟子思想的层次。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已经创设的“研究性”学习的情境中,认识文言虚词的作用与特点。我说:“文言虚词是作者思想感情心理态度的体现,用哪个,是有讲究的,大家把这些语气词的朗读与孟梁二人的心理结合起来。再次朗读,同学们便读出了孟子的少许、有些,之极的感叹、畅快,体会到了孟子之文的“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我又深入地提了问:“在设喻和王道之阻二段中,作者为什么不用语气词(只在结尾用了一个总结性的“焉”)?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劲头正炽,思考几分钟后,有的同学说:“为了表达的需要”,“设喻是为了描述战争场面”,“最后指责梁惠王,用对比、类比、整句更有气势”。这样,课文中孟子之论的层次感与逻辑力量就在研究的氛围中进一步揭示了出来。

“只有当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成为一种触动他的思想和情感,激发他去进行探索,使他产生需要而变成自己的东西时,才能说,这是掌握知识。掌握──这个字意味着对事实进行积极的思考,对事物事实现象抱研究态度。”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实在有着很大的指导作用。“研究性学习”如果以发掘课文的研究性因素为出发点,就一定能将语文课上得既生动活泼,又富有理性色彩和逻辑意味,具有独特的深度魅力。而此前的“研究性学习”,我们觉得在这方面可能走进了一个很大的误区。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语文课文中研究性学习因素的开发──以《寡人之于国也》为例发布于2020-11-20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