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拓展】
(一)字音字义
衿(巾):衣领呦(y6u)呦:鹿鸣声契(qI色)阔:久别的情愫
(二)古今异义
一去三十年: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某处。
方宅十余亩:方,古义方圆,周围,今义方正。
(三)特殊句式
1.省略句
开荒(于)南野际。
采菊(于)东篱下。
2.倒装句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主谓倒置,正常的语序应为“远
人村暖暖,墟里烟依依”。
【作文万花筒】
(一)<古诗十九首>精妙的比喻句
1.“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这“菟丝”,是一种爬蔓的植物.
依附其他植物生长。这“女萝”,也是一种爬蔓植物。这句
话是说,和你结为夫妻,如同菟丝依附在女萝上一样,得不
到依靠。这个比喻,把妻子精神上的失落、空虚之感,全部
烘托了出来。
2.“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这句话,由景物盛衰,联想到人
的盛衰。既然人有衰老,那么就应该及时努力,干出一番
事业,以免负此一生。含有自我勉励之意。
3.“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这句话是说:南有簸箕星,但不
能用来扬米;北有杓星,但不能用来舀酒;牵牛虽名牵牛,
但不能用来拉车。这个比喻巧妙地讽刺了那些身居高住
而名不副实的人。
4.“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借物抒情。用比喻的手法来
表情达意。丈夫远行不归,妻子望眼欲穿:胡地的马到了
中原还总是依恋着北风;越地的鸟儿到了中原也总是把巢
筑在树的南边枝上。它们是怀念故土啊!人难道连马和
鸟都不如吗?
(二)曹操诗作中的名句
曹操的乐府中,有些句子形象地表现了动乱的社会状
况,读来令人触目惊心,如“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连年
的军阀混战,死得最多的还是百姓。死后尸体无人埋葬,烂
成了骨头,布满了原野。千里之内,连鸡的叫卢都听不到,说
明已到处是废墟,没有人烟了。“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则描
写景物。当时正是秋天,秋风萧瑟地吹着,面对着这一望无
际的大海,诗人胸襟为之抒扩,思想为之奔腾。今天读来,足可让人想到诗人当时壮志悲歌的情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并成为成语。千里战马老了,不能驰骋疆场了,它虽卧躺在马棚里,但奔赴沙场、建功立业的雄心犹存。前两句用比,引出后面两句。胸怀壮志的人,到了老年,虽已力不从心,仍怀着建功立业的壮志。“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为了接待贤士。吃饭时贤士来了,吐出口中的食物,前往应酬。一顿饭要“吐哺”多次,说明对人才的渴望之情。曹操借周公吐哺的典故,表示也要象周公那样治国安邦。(三)渊明作品中的名句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刑天舞干戚,猛志固长在”,“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四)陶渊明的艺术影响同样是广泛的。历代“拟陶”
“和(h色)陶”相沿成风
李白说:“何时到彭泽,狂歌五柳前。”
杜甫说:“焉得思如陶谢手。”
白居易说:“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
陆游说:“我诗慕渊明,恨不造其微。”
清人沈德潜谓:“陶诗胸次浩然,其中有一段渊深朴茂不可到处。唐人祖述:王右丞(维)有其清腴,孟山人(浩然)有其闲远,储太祝(光羲)有其朴实,韦左司(应物)有其冲和,柳仪曹(宗元)有其峻洁,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说诗碎语》)
精彩回放
【课文译文】
迢迢牵牛曼
多高多远啊牵牛星,多明多亮啊织女星。伸出洁白灵巧的手,机杼在织机上来往穿梭。整天的织呀,就是织不出完整的花纹,相思的泪啊,像雨一样地流。天河的水就是那样的清,那样的浅;距心爱的人啊也只那么远。就那么清清浅浅的一水之隔,却只能含情相视,不能会合言笑。
短歌行
面对美酒当高歌,人生究竟有多长?
好像清晨露水珠,逝去岁月苦于多。
宴饮激昂又慷慨,心头忧思实难忘。
以何解除心忧愁?惟有杯中杜康酒。
服饰穿着青衿者,乃我长久思念人。
只是因为你们啊,低声吟诵到如今。
鹿儿呦呦呜叫着,吃着野地之艾蒿。
我有贵客要来到,弹瑟吹笙迎他们。
德才兼备是英才,就像明月放光明。
忧虑之情心中起,一时一刻不断绝。
客人走过田问路,屈尊前来问候我。
志趣相投交心宴,旧日友情心中留。
明月明亮夜星稀,鸟鹊振翅向南飞。
绕来绕去围树转,不知哪枝可栖息。
山不满足它的高,海不满足它的深。
若以周公贤下士,天下人心定归顺。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从小自己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气质性格,我生性本来就喜欢山林田园。
错误地投入犹如罗网的污浊的官场中,这一去就是许多年。
关在笼中的鸟留恋旧日的山林,放入池水中的鱼儿还思念过去的深潭。
在南边的旷野里开垦了一些荒田,安守清贫回归到田园中来。
住宅周围的土地有十多亩,用茅草苫蔽的房屋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等遮蔽了房屋的后檐,桃树和李树排列在屋前。
远处的村落依稀可辨,村里的炊烟也基本看得清楚。
狗在深深的巷子里狂吠,鸡在树梢上啼鸣。
门庭没有世上那乱糟糟的事,住在陈设简陋的屋子里觉得清闲。
长久地关在樊笼里,如今终于又回到大自然里来。
【相关链接】(一)走近作者
曹操,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的诗歌以四言、五言两体成就最大,使用的全是乐府体裁。他的诗歌反映了时代乱离、人民疾苦,如《蒿里行》;表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抒发雄伟的抱负,如《步出夏门行》、《短歌行》。他的诗思想积极奋发,爽朗豪迈,表现了一个杰出政治家的心胸与气魄。风格悲凉慷慨、沉郁雄健、语言古朴。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入宋后改名为潜,字渊明。陶渊明是东晋(或者说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他出身于一个官僚家庭,不过到了他这一代家境经衰落。(二)时代风云录
《短歌行》这首诗作于建安十三年征孙权的前夕。作品反映了曹操为实现他统一全国的政治理想而广泛招揽人才的急切心理,表现了作者胸襟的广阔,志向的高远。同时由于时代乱离和汉末以来社会上流行的人生无常等颓废思想在作者思想上的回波反响,作品又带有浓厚的悲凉情调。诗中即抒发了人生易老的感叹,又有对乱离生活的哀伤,更有
对治国安邦的贤达的渴望。
陶渊明一生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二十九岁前尚未出仕,读书家居;二十九岁至四十一岁,时仕时隐,时出时归,四十一岁至四十四岁,是他离开官场彻底归田后的第一阶段,经济状况好,心情轻松愉快;四十四岁至六十三岁,归田园的第二阶段,家庭遭灾,生活贫困,思想苦闷。他的出仕,是受“兼济天下”的儒家思想的影响,想做一番事业;也有为改善家庭经济条件的原因。他的退隐。有道家思想的影响,仕途险恶,为了避祸全身。厌恶官场的黑暗污浊,自己既无力改变,又不肯同流合污;做官任职,迎来送往,繁忙劳顿,不合自己自由散荡的风格习性。
陶渊明的诗歌,描写了田园风光的无限美好,歌颂了田园生活的自然纯朴。这类作品中田园生活,是作者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反映了诗人的情趣,同时也是与黑暗官场的对比,是对现实的否定。
陶渊明的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首先是淳真。他的作品情真,事真。读诗如见其人,如见其心。其次是亲切。所写的内容,所展现的形象都是日常生活,都是人们所习见习闻的。再次是情景交融,意境高远。他的诗是写实的,但又无不带有自己浓厚的感情色彩,许多场景达到了物我合一、主客观完全融合的地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外,白描手法,自然质朴的语言也是陶渊明诗歌的突出特色。陶渊明的诗歌以崭新的内容,以纯朴自然的风格笔调为我国诗歌领域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以至使“田园诗”从此成为一个流派在诗歌史上独树一帜,一直影响着后世诗歌的发展。
梁启超说:“唐以前的诗人真能把他的个性整个端出来和我们接触的,就是陶渊明。”朱光潜评价陶渊明说:“自然本色,天衣无缝,到艺术极境而使人忘其为艺术。”(三)语海拾贝1.《古诗十九首》
最早的名称见于《昭明文选》,是南朝萧统收集、选编的一组无名氏的五言诗。这些五言诗的内容大致分为二类:一类是抒发征夫、思妇的思乡离别之苦,一类是抒发一种悲哀和及时行乐的情绪,反映一种乱世的没乐的人生观。此外还有个别的反映怀才不遇或男女爱慕之情。作者大都是一些失意文人。我们通过他们伤老嗟悲、人世飘零的哀叹,可以看到东汉末期的社会动乱的影子。它常常把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达到了极其和谐自然的境界。它的语言浅近质朴,不加雕琢,好像是不经心地顺口说出,却既妥帖又生动。它还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感情、心理。胡应麟评价说:“寓神奇于温厚、寓感怆于平和,意愈浅愈深,词愈近愈远”。2.牛郎织女的古代民间传说
牛郎织女是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最普遍最动人的故事之一。牵牛和织女的名称最早见于《诗经》,诗中关于织女的描绘,已有“终日不成章”的意思,但牵牛与织女之问还没有故事联系。到了西汉,牵牛织女的关联多起来,两颗星演变成两个有具体形象的神人。把牵牛、织女说成夫妇,一对磨难夫妻.是东汉后期的事。
3.“建安风骨”
所谓风骨,是指作品内在的生气和感染力以及语言表达上的简练刚健的特点。建安年代并包括其后若干年的文学创作,习惯上就称为“建安文学”。建安文学反映社会动乱、反映民生疾苦的内容,凄凉哀怨的思想情绪,积极进取、献身事业的壮气英风,合起来就是后人所说的“梗概而多气”,也就是被后人称道的“建安风骨”。曹操和曹丕、曹植父子三人,既是建安时代政治的中枢,又是文坛的领袖,他们以自己的特殊身份,吸引了许多文人,开创了一代文学风气。
【重点剖析】
迢迢牵牛星1.叠音词的魅力
这首诗在十句中有六句以叠音词开头。
“迢迢”,写出了遥远,抒写了等待的遥遥无期。
“皎皎”形容光亮,又让人联想到织女娇艳的容貌。
“纤纤”是手的形状,让人联想到织女那双白净灵巧的手在穿引着织机上的梭子,仿佛让人看到她娴熟的织技和如舞般的动作。
“札札”让人仿佛听到了隐隐传出的织布机沉闷的“札札”声,又让人仿佛听到了因内心的郁闷而不时发出的叹息。
“盈盈”是水清且浅的样子。清清的银河水,不但未能稀释刻骨的相思,反而使情倍增、愁叠加。
“脉脉”,写含情相视的样子。一水之隔,相视而不得语,这种可望不可即难道不是比远而未见更为难受吗?越是强调相隔之近,就越能见出织女的哀怨之深。
叠音词的运用,增添了音乐美,使诗篇更具浓郁的抒情性,自然而又深切地表现了景中情、情中景。2.写天上织女牵牛的愁苦心情,抒人间思妇游子相思之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河汉”,银河;“河汉女”,织女星,在银河的北岸,与牵牛星隔河相对。秋夜星空寥廓明净,最容易触动幽闺思妇的离愁别绪,银河两旁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说,使得眼前景物和离人的心情很自然的结合起来,给诗作渲染上了一层悲剧色彩。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织女舞动着她一双细嫩柔长的手,札札地穿引着织布机上的梭子。织女是织神,传说天上绮丽的云霞,都是她手指下精巧的成品,可见人们对于她一双纤手有着如何美妙的幻想。“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是一层转折。为什么她在终日“札札机杼”声中却织“不成章”,“泣涕如雨”呢?下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就全诗结构来说这是诗人以旁观者的口吻在间接叙述,就情致而言是织女在诉说着思念郎君而不可得的愤愤不平。阻隔在牛郎和织女中间天河其实又清又浅,牛郎和织女相距其实也不遥远,但就是无人搭上一座能让她们相会的小桥,因而织女只能终日凝眸而望,欲罢不休,欲诉无能,忍受着心灵的煎熬。天上的牛郎织女还有七夕鹊桥相会之时,人间的牛郎织女却永远分离,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思念和遗恨。
短歌行1.“对酒当歌,有风云之气。”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唯有杜康。”前面八句慨叹人生的短促和年华的易逝。表面上看,似乎是在劝人及时行乐,而实际上正好相反。联系全篇来看,诗人的“忧”,不是因为年华易逝而贪生畏死,而是“不戚年往,忧世不治”。诗人因“人生几何”而产生了一种时间上的紧迫感,一种“年光过尽,功名未立”的现实忧虑。时不我待,他要珍惜有生年华,及时努力,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魏源曾评价说:“对酒当歌,有风云之气。”2.善用比兴,吐露委婉
接下来八句除三四两句外,有六句引用了《诗经》中的成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本是写爱情的诗句,表现女子对恋人的思念,诗人续以“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便变为自己对贤才的渴望了。后面四句引自《小雅·鹿鸣》,是表现诚恳宴饮宾客的诗篇,诗人信手拈来,借古喻今,委婉地吐露了自己深挚的情意。这一章前四句写他求才不得时忧心忡忡,后四句写他求贤既得时尽礼娱宾。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心念旧恩。”八句再写诗人求贤未得的忧愁和贤才远道来归的欢悦。开头二句,作者以明月起兴。明朗的月亮高挂天际,光照寰宇;但可望而不可即。治国安邦之才,就如那高空的明月,什么时候才能把它摘到手呢?不由得让人“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感谢“越陌度阡”远道而来的新老朋友,屈尊相从,在今日的宴会上促膝谈心,真感到莫大的快慰。贤才求而不得则忧,贤才远道来归则喜;在这一忧一喜的曲折中,充分表现了诗人求贤若渴的思想。
最后八句又以比兴开头,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的景象,隐喻当时还有大批贤士尚在歧路徘徊。他们像南飞的乌鹊,择木而栖,绕树三匝,还没有选定最后归宿。于是曹操向天下贤才发出由衷的呼唤:“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示自己有广阔的政治胸怀,求贤之心永无止境,犹如大海不辞涓流,高山不弃土石一样。并且他以礼贤下士的周公自励,号召天下贤士来归,开创一个“天下归心”的大好局面。这首诗曲折地表达了曹操复杂的思想情绪。它集抒情、写景、叙事、说理于一炉,寓理于情,以情感人。全篇音韵铿锵,错落有致。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陶渊明1.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在这首诗里,我们所接触到的不是互不相关的方宅草屋、榆柳桃李、傍晚的村落、墟里的炊烟、深巷中的狗吠、桑树颠的鸡鸣,而是由这些具体的景物构成的一种宁静安谧、纯朴自然的意境,使人深深体味到作者那淡泊恬静的生活情趣,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至臻完美的艺术境界。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这里房子倒是普普通通,就是用茅草搭的;也还够用,有八九间。房子后面种植了长得枝繁叶茂的榆树和柳j树,阴影遮住了房子的后檐;房子前面的桃树李树上挂满了 成熟的果实。色彩绚烂,生机勃勃。这里的村落稀稀疏疏,
来往的人也少。往远处望去,竹林旁,篱笆边露出少许茅舍,
不时飘出缕缕炊烟,朦胧、恬淡。间或巷子里传出一声狗吠,
桑树顶上又是鸡鸣三两声。一切是那么幽静,那么和谐,那
么清新爽利,那么富有情趣。
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
平平常常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
新喜人的图画。在这画面上,田园风光以其清淡平素的、的
天然之美,呈现在我们面前,使人悠然神往。画面是很淡很
淡很淡,味道却是很浓很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没有了人世间的杂务,摆脱
了官场的案牍劳形和繁琐虚假的应酬,因而感到悠闲自得、
清净舒适。现在得以归田隐居,好像长期被关在笼中的鸟儿
又得以重返大自然一样!当然,诗人笔下宁静平和的田园景
物,并不是历经连年战乱的故乡柴桑农村的真实面貌,而是
他当时心境的形象反映。
这首诗字面没有写到人的活动,但它写出了人们生活的
环境,读者可以想像得出那儿生活着古朴、怡然自得的人们。
因为诗人厌恶官场,早有归隐田园之意,一旦“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从“尘网”中挣脱出来,如鸟归林,如鱼得水,轻
松自在。诗人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寓于朴素宁静之
景,情景交融,在看似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中,给人以无限的
美的享受。
2.形象贴切的比喻
——诗人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比做“尘网”,把其中之
人比做“羁鸟”“池鱼”,把退隐田园比喻作冲出“樊笼”,重返
“自然”。以“羁鸟”和“池鱼”作对比和衬托,说明自己跟“羁
鸟”和“池鱼”一般早有摆脱官场束缚、返回田园隐居的强烈
愿望,现在终于做到了隐居躬耕,保持了质朴的本性。感情
色彩十分鲜明,比喻非常形象、准确。
精品赏析
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①。
盈盈楼上女②,皎皎当窗牖③。
娥娥红粉妆④,纤纤出素手⑤。
昔为倡家女⑥,今为荡子妇⑦。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注释:
(1)郁郁:浓密茂盛的样子。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园中
柳”是容易引起离别回忆的。
(2)盈:通“赢”,美好多仪的意思。
(3)皎皎:白皙明洁的样子。
(4)娥娥:美丽的样子。
(5)纤纤:细。
(6)倡:歌舞女。
(7)荡子:在外乡漫游的人,和游子的意思差不多。
赏析:
这是古诗十九首之一。这首诗巧妙地采用正反相成的手法来塑造深闺思妇的形象。
诗的前六句连用六个叠词句勾画出一幅精美的春色美人图。河边的草是青青的,园中的柳是郁郁的,在一片生机盎然的春光中,园林中心的楼头窗前,出现了一位白皙洁净的少妇,风致盈盈,她的脸儿搽得粉红粉红,白净的脸儿细长细长,真是景美人美。诗的后半部则点明:“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一边是生意盎然的春景,艳如春花的容颜,一边是空寂无人的闺房,望断云天的泪眼——两相对衬,使读者深深地体会到,这位少妇独守空房,是以如花似锦青春年华的无奈消磨为代价的。谁不从这明丽色彩和空寂内心的强烈对照中体味到深切的悲凉?
这首诗抓住了“昔日倡家女”独特的心理来刻画她的内心世界。往昔的倡女生涯使她更易感到春光的撩拨,从良嫁人,渴望夫妇相随,双飞双宿,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却落得个空房独守的结局,内心备感凄苦。对正常爱情的渴求促使她盛妆登楼、守望良人,而炽热的追求和深沉的幽怨,又使她发出了“空床难独守”的孤苦哀告!这样的情感和特殊的环境以及她特殊的经历、特有的心理是统一的。
野田黄雀行
曹 植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交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赏析:
诗人以罗家喻迫害者,以雀喻受害者,塑造了一个解救受难者的侠义少年的形象,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和反抗情绪。曹丕即位就积极剪除曹植的羽翼,杀死了他的好友丁仪、丁异等。这首诗表现了他对迫害的愤怒和反抗。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①,而无车马喧②。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③。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④佳,飞鸟相与还⑤。
此中有真意⑥,欲辨已忘言。
注释:(1)结庐:建造房屋。人境:人聚居之地。(2)车马喧:迎来送往的车马的喧嚣。(3)尔:这样。偏:僻静。(4)日夕:黄昏。(5)相与还:结伴而飞回。(6)此中:诗人此时见到的情境。真意:真趣。赏析:
这首诗历来脍炙人口。头四句为第一层次,从哲理的高度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只有心能远离尘俗,才有地偏之感。也就是说,心静,境自静。无求名逐利之心,即使身居
闹市,也宛如在深山。后六句为第二层,写诗人从对自然景物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诗人在东篱旁采摘盛开的菊花,无意中望见郁郁葱葱的庐山。心与物偶遇,无意而为,物我两忘。这时夕阳西下,飞鸟一起回巢,尽呈自然真意。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面对这一切和谐自然的景象,诗人不禁若有所悟,其中的意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里情、景、理三者浑然融合,语言明快,意味深长。
同龄心语
期待英雄
一 民
眼下,当各大城市影剧院从张艺谋的《英雄》上赚得衣钵满体时,身处小城市的我们只能揣着钞票期待《英雄》的到来。最要命的是连个盗版影碟都租不到,只能在互联网上看着网友们热火朝天地聊着《英雄》,这种心情真的是很酸楚,好像是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
从网上铺天盖脸的信息中了解到其实《英雄》的情节也很简单,就是那“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那为什么会如此之火爆呢?除了演艺阵容的强大、宣传攻势的凌利和老谋子在影片的色彩、音乐和情节的处理上独特之外,我想最重要的是老谋子本身就是一个英雄,一个挽救了民族影视业的英雄,一个洞悉了中华民族英雄情结心理的英雄。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拜英雄、呼唤英雄的民族。虽然当今不是一个英雄主义的时代,社会滋养不出英雄,或许可以这么说,英雄主义时代过去了,英雄主义已经换成另外一种形式继续存在,但是谁也抹不去人们心灵深处对英雄的仰慕、对英雄的呼唤。张艺谋的这部《英雄》正好迎合了这种心理,借英雄的形象来呼唤英雄精神,其实老谋子是想用《英雄》来搭建一座山谷,让我们来听到自己心灵呼唤英雄精神的回声。
那么什么是英雄,什么是英雄精神呢?或许我们心目中的英雄是像霍去病那样率千军万马去抗击匈奴,是像岳飞那样精忠报国的抗金英雄;或许是仗剑行侠、除暴安良、杀富济贫的江湖英雄;或许是黄继光、董存瑞那样的战斗英雄。总之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是一种舍生取义,为挽救民族、挽救国家、挽救人民而牺牲个人利益甚至是自己生命的献身精神。而老谋子的《英雄》想要表达的绝非仅仅是这种意义上的英雄和英雄精神,他从秦王“悟剑”的三重境界揭示了英雄的三重境界。剑的三重境界是“第一重境界,手中有剑,心中亦有剑;第二重境界,手中无剑,心中有剑:即便手中无剑,心中若有剑,寸草也是锋利的锐器;第三重境界,手中无剑,心中亦无剑,天下太平。”第一重英雄就是片中的四位侠士,重情重义无所畏惧的英雄;第二重英雄就是秦王赢政,一个忍受天下非议,于乱世中以统一天下为己任的英雄;第三重英雄就是天下、爱与和平、宽容。只有英雄的第三重境界才是天底下最大的英雄。
这种英雄精神正是符合了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和平与
发展,符合了全世界人民热爱和平的热切心愿,期待归期待,但是这个世界总是有不和谐的声音在出现,总是有那么一、两粒老鼠屎来破坏整锅粥。我们应该在享受和平、享受爱、享受幸福的时候,多想一想正在饱受战乱、饱受痛苦的人们。处在这个数字时代、信息时代的新人类,在随着鼠标的轻轻点击刷新自己思绪的同时,也应该从《英雄》中汲取古老的中华文化和传统的人文精神,从而去思考点什么,为爱与和平去做点什么。在这个缺乏英雄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发扬英雄精神!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汉魏晋五言诗三首(高二上导学)发布于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