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内容
通过指导性阅读,巩固掌握学过的文言知识,并通过对比的方式,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在通解文言文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高古文阅读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安排
1.课时:两课时;
2.课型:宏观比较阅读方式。
三、预习要求
①通读全文,注意关键字、词、句的文言特点;②自寻资料,了解贾谊与苏洵的有关背景资料,以及这两篇文章的创作目的;③初步概括两篇文章的异同点,从而对文言文的赏析有一定的粗略掌握。
四、教学蓝图
全篇文章的教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重要的教学板块:①疏通文章的语言文字;②相同点的归纳分析;③相异点的区分理解。
五、教学主要过程
教学板块之一:疏通文章的语言文字。(40分钟)
1.请学生分小组进行默读、正音。
2.请各小组挑选代表朗读,全班同学一起正音。
《过秦论》:淆(xiao)约从(zong)召(zhao)缓翟(zhai)景乐(yue)毅鞭笞(chi)藩篱(fanli)隳(hui)镝(di)墨翟(modi)猗(yi)行伍(hangwu)
景(ying)从谪(zhe)戍(shu)
《六国论》:暴(pu)霜露与(yu)嬴洎(ji)胜负之数(shu)咽(yan)削(xue)
3.请同学分别对照下列的归类,从课文中寻找到相应的字、词,
(1)名词作状语
《过秦论》席、包、囊——像卷席子、提包裹、扎口袋一样
内、外——对内、对外东、西、南、北——向东、西、南、北
云、响、景——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
《六国论》义不赂秦——坚持正义
(2)使动、意动用法
《过秦论》外连横而斗诸侯——使……斗会盟而谋弱秦——使……弱
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
(3)词性活用
《过秦论》固——险固的地方追亡逐北——逃亡的人
瓮牖绳枢——以破瓮作……以草绳系……过秦——指出……的过失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小变弱
《六国论》以事秦之心礼天下的奇才——礼貌地对待
(4)古今异义
《过秦论》山东——崤山以东
《六国论》其实——那实际数目祖父——祖辈和父辈
然则——虽然这样,那么
至于——发展到……的结局
智力——智慧和力量故事——旧事,前例
(5)特殊句式
《过秦论》以致天下之士——省略“之”
以为桂林、象郡——省略“之”
以愚黔首——省略“之
聚之咸阳——省略“于”
为天下笑——被动句
《六国论》赵尝五战于秦——介词结构后置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句
苟以天下之大——定语后置
教学板块之二:相同点的归纳分析。(10分钟)
1.请学生就两篇文章的体裁、创作目的、写作方法三个方面来归纳分析相同点。
2.同学分组讨论,积极发言。
3.教师对同学发言的总结。
相同点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裁:两篇文章作者虽然所处年代有先后的差别,但表达思想都采用了史论的方式。
(2)创作目的:两篇文章都强调借过去的史实来讽喻当今的最高统治者,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3)写作方法:两篇文章皆采用对比的方式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如:《过秦论》中有三个对比,分别是六国之师与陈涉的对比、六国与秦国的对比、陈涉与秦国的对比。
《六国论》中有将六国与秦的关系与宋王朝与契丹、西夏的关系作以对比,说明宋王朝如果因贿赂敌人而亡国,实在是最下策的做法了。
教学板块之三:相异点的区分理解。(30分钟)
1.再次分组朗读两篇课文,体会各自的特点。
2.请同学就主旨、结构、语言方面的相异点展开讨论。
3.同学代表发言,归纳讨论结果,相互争论补充。
4.教师小结:
(1)主旨:《过秦论》所体现的意图是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历史原因,从反面总结出中心思想,即“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它的现实针对性是指西汉初期的政策,是劝谏西汉统治者要施行仁政。
《六国论》主要是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目的在于讽喻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不为辽和西夏的“积威之所劫”,一味纳币输绢以求苟安,要“封天下之谋臣”,“礼天下之奇才”,奋起抵御外侮以维护统治。
(2)结构:《过秦论》先叙述秦国由弱到强,一直到秦始皇灭掉六国统一天下的过程。首先是孝公重用商鞅变法,疆域东扩,连横策略不断战胜六国的“合从”,已形成了居高临下、高屋建瓴的架势。接着是始皇上台,吞并六国,一统天下。第二步是叙述秦王朝胜利后所实行的种种错误政策:一为“焚百家之言”;一为实行高压政策,武力防范。第三步是记述陈涉发难,天下云集响应,推翻了秦王朝。第四步是在前文叙述的基础上的议论,表明作者的政治见解。秦统一全国后,力量比过去更强了,而陈涉等人只是来自草野的“乌合之众”,当然也无法与过去东方六国的训练有素的军队相比,但是秦国竟吞并了六国,而最后却亡在陈涉的手里,其原因贾谊认为就在于秦始皇不施行“仁义”。
《六国论》是在文章的开篇即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接着转化为两个分论点进行论述:一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一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并总结历史教训,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讽谏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的覆辙。
(4)语言风格:《过秦论》的语言如辞赋一般,词采华丽,千变万化,多用对偶和排比句式,长句较多,用语雅而不俗;文章一气呵成,文脉如行云流水,汩汩而出,滔滔不绝,首尾气贯长虹,感情充沛。
《六国论》是语句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句式丰富多彩,交相辉映;论证语言隐、直,正、反相映成趣,行文干练老辣,有“战国纵横之学”。
[创意说明]这个教学设计在如下方面表现出创新:
第一,课型设计创新。这两节课的课型设计为“宏观比较阅读课”。所谓“宏观比较阅读”,就是着眼于文章的结构、语言特色、主题思想等整体阅读方面,让学生学会从整体和宏观的角度来高屋建瓴式地把握全局。这样的阅读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地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从而更快、更准确地进入阅读学习的角色。最终达到快捷、精确、有效的学习目的。
第二,思路设计创新。这两节课着眼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学,安排了三个重要的教学板块:疏通文章的语言文字,相同点的归纳分析,相异点的区分理解。这其中有两个方面表现出教学设计的科学性。首先,是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认识、理解、鉴别、赏析文言的能力。因此,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并加以归纳整理、比较分析,是重要的也是惟一的阅读有效手段。其次,整体比较阅读文章,是了解课文精髓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智力,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重要途径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过秦论(创新设计)发布于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