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影响。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1943年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1946年起在《文学杂志》、《文艺复兴》和《文艺春秋》上发表《戴车匠》、《复仇》、《绿猫》、《鸡鸭名家》等短篇小说,引起文坛注目。1950年后在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编辑《北京文艺》和《民间文学》等刊物。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后改北京京剧院)任编剧。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另有一些京剧剧本。1980年后发表的短篇《受戒》和《大淖纪事》是其代表作,也是他的获奖小说。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受戒》以小和尚明海受戒前后所见所感和与小英子天真纯朴的友情为线索,展现了南方水乡的风物习俗和人情之美。

2、“寻根文学”简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我国很多作家热衷于横向移植、借鉴西方现代派表现手法的同时,有一部分作家进行了“文学寻根”的探讨。湖南作家韩少功在《作家》1985年第四期发表了《文学的“根”》一文,提出了“文学寻根”的主张,同年7月,《文艺报》开辟了“关于文学寻根问题的讨论”专栏,其他一些报刊也相应开展了讨论,于是形成了一股“文学寻根”热。

其实在创作实践上,一种具有文化品格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早已出现和逐渐形成一种流派。我国新时期文学的寻根,首先是从强调表现民俗开始的。以描写民俗而著称的沈从文在销声匿迹30多年后,他的风俗画般的小说《边城》重新出版、拍成电影,并得到高度评价。接着有老作家汪曾祺的风俗小说问世,他以《受戒》、《异秉》、《大淖纪事》、《岁寒三友》等,着意渲染水乡小城的风俗民情。北京作家邓友梅接连发表了《寻访画儿韩》、《那五》、《烟壶》等以北京市民生活为题材的民俗小说,天津作家冯骥才发表了《神鞭》等津味小说。由此而延及其他,诸如,贾平凹的商州系列小说《商州》、《商州初录》、《商州世事》等表现秦汉文化固有粗犷质朴风格的作品,陆文夫的“小巷人物志”系列、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等表现吴越文化的小说,刘心武的《钟鼓楼》、阿城的《棋王》等开掘燕赵文化的小说,这些文学创作的实践,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文化寻根”派的某种文学主张和文学特色。

尽管各自的题材和风格有所差异,但就其总体特点来说,有许多共同之处,主要是:

一、他们主张并在创作实践上表现我们这个民族古老的文化积淀以及对我国文化的历史与现状的重新思考,从源远流长的传统中,寻找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心理,开始从文化的角度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进行审视,对于传统文化中以儒、释、道为核心内容的哲学观念以及由传统文化长期积淀而形成的民族心理进行解剖与反省。

二、对于地域特色的强调。每一个作家几乎都拥有自己的一方题材领域,或者是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或者是他们熟悉的环境,这些都是他们文学的“家园”,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反映特定地域的乡土风光、民俗民情以及文化风俗,并且又自觉地超越地域特点进行更深层次的哲理思考。

三、其中有许多作家着意于对原始生命力的张扬。特别是一些描写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西部不发达地区,写生活在这些地区的人们在草原牧场、原始森林、西藏高原、荒原大漠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如何在那里繁衍生息。对于这种张扬原始生命力的文学作品,虽然有些争议,但作为寻根文学的一种特色是人们认同的。

,12345678

3、本文学习重点:欣赏本文优美的语言,仔细玩味对话中所体现的人物语言个性。

4、作者说:“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人性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请说说《受戒》一文中是怎样体现作者的这一主张的?

〖答案提示〗小说《受戒》里描写的环境是普提庵,人物是以明海为主人公主一帮和尚。然而,《受戒》中的菩提庵,在汪曾祺笔下,怎么也不象参禅净土、修行圣堂。小说一开头,即以充满儿童情趣的“荸荠庵”名之,不但当地俗众和小说叙事人这样称它,连本寺和尚也这样称它。“荸荠”这个世俗、卑微、充满泥土气息和温馨回忆情调的意象,将佛教圣地的神秘、禁忌、阴冷、死寂冲冼掉了一半。小说的叙事线索是少年明海的人生道路。他之进入此庵,没有一丝宗教原因,而纯粹是寻一条生路。读者在这个谋生少年的引领下进入本寺时,不会太关心他的禅机僧道,而是更关心他俗世的机遇与命运。作者也正是如此。汪曾祺本来深有佛性,可在此毫无发扬佛光之意。荸荠庵整个地给他写成了一个世俗世界。这里的领袖不叫方丈或住持,而叫“当家的”。当家的大师父仁山的主要任务即是料理三种帐务:经帐、租帐、债帐,几成世俗的帐房先生。二师父仁海是有家眷的人,其妻每年来庵里住上几个月,全庵嫂子长师娘短的叫唤声充满巷闾之气。三师父仁渡聪明、漂亮、充满活力,他是打牌高手,“飞铙”行家,还会唱最俗最昵的安徽情歌。平常日子,各路生意人甚或偷鸡摸狗之徒常来打牌聊夭,堂堂佛寺几成娱乐场。逢年过节他们也杀猪吃肉,“杀猪就在大殿上。一切都和在家人一样。”庵里惟一显得干枯冷寂的人(老师叔普照)也以给即将升天之猪念“往生咒”的方式参与着这项杀生活动。作者还不失时机地提到各路和尚带着大姑娘、小熄妇私奔的故事。总之,“这个庵里无所谓清规,连这两个字也没人提起。”对世俗生活和欲望的压抑与戒弃本是佛教的主要规范,在此却几无踪影可寻。

5、小说写小和尚和农家少女的感情故事,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文字不多,却用半篇幅对生活情景和社会习俗的描绘,这是为什么?请你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

〖答案提示〗小说《受戒》里描写普提庵这个环境(在上题已经有所叙说),这哪里是什么宗教禁地,这实在是一座美丽的桃花源。作者特地选择混乱时代极为难得的“人不生病,牛不生灾,也没有大旱大水闹蝗虫,日子过得很兴旺”的几年时间,以促成这个桃花源的生成。明海正是在这样的平安年头,这样宁静澄明的桃花源中,由一个天真少年成为了一个同样天真的青年。他有着三师父一样的聪明、漂亮、活力和男性魅力,他光明而又清净地站在小英子面前,站在这个世界面前,展开着他的富于世俗味和人情味的生活内容——以俗世谋生的态度参与着神圣的宗教仪式(比如受戒〉;以神圣而又清明的心灵体验着世俗生活的欢乐(比如爱情)。明海虽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但从创作心理学而言,也可以说明海只是一个意象,一种理想。作者的本意不在于写出人物形象或历史真实之类,而在于借助这个意象,这片伊甸园,曲折含蓄地表达他对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性的向住与追求。总之,写环境是为描写人物服务的,没有特定的环境就没有特定人物性格的形成,也就没有了作者特定思想感情寄托之所在。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6——9题:

明子常搭赵家的船进城,给庵里买香烛,买油盐。闲时是赵大伯划船;忙时是小英子去,划船的是明子。

从庵赵庄到县城,当中要经过一片很大的芦花荡子。芦苇长得密密的,当中一条水路,四边不见人。划到这里,明子总是无端端地觉得心里很紧张,他就使劲地划桨。

小英子喊起来:

“明子!明子!你怎么啦?你发疯啦?为什么划得这么快?”

……

明海到善因寺去受戒。

“你真的要去烧戒疤呀?”

“真的。”

“好好的头皮上烧十二个洞,那不疼死啦?”

“咬咬牙。舅舅说这是当和尚的一大关,总要过的。”“不受戒不行吗?”

“不受戒的是野和尚。”

“受了戒有啥好处?”

“受了戒就可以到处云游,逢寺挂褡。”

“什么叫‘挂褡’?”

“就是在庙里住。有斋就吃。”

“不把钱?”

“不把钱。有法事,还得先尽外来的师父。”

“怪不得都说‘远来的和尚会念经’。就凭头上这几个戒疤?”

“还要有一份戒牒。”

“闹半天,受戒就是领一张和尚的合格文凭呀!”

“就是!”

“我划船送你去。”

“好。”

小英子早早就把船划到荸荠庵门前。不知是什么道理,她兴奋得很。她充满了好奇心,想去看看善因寺这座大庙,看看受戒是个啥样子。

……

等把事情办齐,晌午了。她又到庙里看了看,和尚正在吃粥。……竟然不出一点声音!……管他禁止不禁止喧哗,就大声喊了一句:“我走啦!”……大摇大摆地走了。

……

又划了一气,看见那一片芦花荡子了。

小英子忽然把桨放下,走到船尾,趴在明子的耳朵旁边,小声地说:

“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

明子眼睛鼓得大大的。

“你说话呀!”

明子说:“嗯。”

“什么叫‘嗯’呀!要不要,要不要?”

明子大声地说:“要!”

“你喊什么!”

明子小小声说:“要——!”

“快点划!”

英子跳到中舱,两只桨飞快地划起来,划进了芦花荡。

6、阅读上面几段文字后,比照孙犁的小说《荷花淀》一文中几个年轻妇女在探望丈夫的途中对话,说说这两篇小说中人物对话在小说结构和内容上所起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答案提示〗《荷花淀》中几个年轻妇女的对话有两个作用,一是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二是推动情节的发展。而《受戒》这篇小说作者淡化故事情节,注重通过对话体现人物的个性,体现人情味儿,因此本文中的对话作用中在揭示人物的性格。

7、船经过一片很大的芦花荡子,“明子总是无端地觉得心里很紧张,他就使劲地划桨”。请问明子是“无端紧张”吗?

〖答案提示〗并不是。明子很清醒很大的芦花荡意味着什么,他很了解机灵的小英子会说出什么样的话、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略带害羞的他自然也就会紧张了。

8、明子要受戒,是为了甘愿接受清规戒律吗?为什么?

〖答案提示〗明子要受戒并不是甘愿接受什么清规戒律,在他看来,“不受戒就是野和尚”,“受了戒就可以到处云游,逢寺挂搭”,“就是在庙里住。有斋就吃”,正如小英子所说“受戒就是领一张和尚的合格文凭”。

9、请你从上文中找出能体现小英子性格特点的语句,并简单的加以分析。

〖答案提示〗“闹半天,受戒就是领一张和尚的合格文凭呀!”——语言幽默,心直口快;“管他禁止不禁止喧哗,就大声喊了一句:‘我走啦!’……大摇大摆地走了。”——性情纯真,无所顾忌;“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性格直爽,敢于追求爱情。

(海安县曲塘中学唐国富)

从森林里来的孩子

1、作者简介

张洁,1937年生于北京。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1978年开始文学创作,为国家一级作家,并被国务院授予有特殊贡献的作家。著有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小说集《祖母绿》,作品集《张洁小说剧本选》,散文集《在那绿草地上》,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1981年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评论这是中国第一部拥护邓小平路线的政治小说)等。《森林里来的孩子》、《谁生活得更美好》、《条件尚未成熟》分别获1978、1979、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电视剧《有一个青年》获全国优秀电视剧评一等奖。《沉重的翅膀》获第二届矛盾文学奖。她是中国第一个获得短篇、中篇、长篇小说三项国家奖的作家,并获1989年度意大利马拉帕蒂国际文学奖。1992年2月被美国文学艺术院选举为该院荣誉院士。作品被译为英、法、德、俄、丹麦、挪威、瑞典、芬兰、荷兰、意大利等十多种语言,近30部译本。

张洁以“人”和“爱”为主题的创作,常引起文坛的论争。她不断拓展艺术表现的路子,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她的许多小说意境含蓄深沉,文笔清新,富有散文的抒情,如同一幅幅“幽雅淡泊的泼墨山水画,诗情画意被罩于一层由温柔的忧郁和缠绵所构成的朦胧薄雾之中,有点难以捉摸,却又强烈地拨动读者的心弦”(黄秋耘语)。

2、本文学习重点:把握“长笛”在小说中的作用。

3、《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这篇小说创作于十年动乱结束不久,当时文学创作上流行“伤痕文学”思潮,而本篇却与之有所不同,请你阅读全文后说说其不同点在哪里?

〖答案提示〗本文不同于“伤痕文学”,走的是一条诗化、散文化的道路。它没有曲折的情节、离奇的故事和激烈的矛盾冲突,然而故事内在的凄美,人物伟大的人格力量和执著精神,如泣如歌的倾诉和朴素真纯的描写,却能深深地感染读者。

4、如何理解“长笛”在小说的作用?

〖答案提示〗小说中的长笛,不仅仅是结构的线索和情节发展所必需的导具,还具有象征意义。就线索而言,是笛音吸引了孙长宁的注意,是笛子倾注了梁老师的感情,是笛子紧紧联系了师生情,是笛子引起了傅涛教授深深地回忆,是笛子在考场上奏出了美妙的音乐,是笛音打动了老师们的心。不仅如此,长笛更是一种精神寄托,也体现了党对青年的关怀。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5——7题:

①森林啊,森林,它是孙长宁的乐园:他的嘴巴被野生的浆果染红了;口袋被各种野果塞满了;额发被汗水打湿了;心被森林里的音乐陶醉了。

②陈年的腐叶在他的脚下沙沙地响着;风儿在树夜间飒飒地吹着;蝴蝶飞着,甲虫和蜂子嘤嘤地哼着;啄木鸟笃笃地敲着。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叫了一声,又停了下来,从森林的深处传来了另一只鸟儿微弱的啼鸣,好像是在回答这只鸟儿的呼唤。接着,它们像对歌似的一声迭一声地叫了起来。引起了许许多多不知藏在什么地方的鸟儿的啼鸣,像有着许多声部的混声合唱。远处,时不时地响着伐木工人放倒树木的呼声:“顺山倒——”;“横山倒——”。这声音像河水里的波浪似的荡漾开去:“顺——山——倒——”;“横——山——倒——”。悠远而辽阔。森林里一片乐声……

③……

④突然,他听见了一种奇怪的声音。它既不像鸟儿的啼鸣缭绕,也不像敲打着绿叶的一阵急雨;它既不像远处隐隐约约的伐木工人那拖长了的呼声,也不像风儿掀起的林涛,可是它又像这许许多多的、他自小就那么熟悉的、大森林里的一切声响。朦胧而含混,像一个新艳、愉快而美丽的梦。

⑤他顺着这引路的声音找去,找哇、找哇,在一片已经伐倒了不少树木的林间空地上,坐着正在休息的伐木工人。和爸爸住在一个帐篷里的梁老师在吹一根长长的、闪闪发亮的东西。所有的人,没有一点声息地倾听着飘荡在浑厚的林涛之上的、清澈而迷人的旋律。这旋律在他的面前展现了一个他从来未见过的奇异的世界。在这以前,他从不知道,除了大森林,世界上还有这么美好的东西。

⑥那是什么呢?它是童话里的那支魔笛马?

5、第②段写森林是孙长宁的乐园,从哪个角度去写(动景还是静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特点?

〖答案提示〗这一段写森林是孙长宁的乐园是从动景角度去写的,抓住了自然界的声响和人的活动,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森林是一片乐声,充满了和谐。

6、第④段连用两个“既不像……也不像”在内容和结构安排上什么作用?

〖答案提示〗连用两个“既不像……也不像”,留下悬念,令人思考,更让人急切想知道答案,突出笛声美妙如梦。

7、请你说说④⑤⑥三段是从哪些角度去描写笛声的?

〖答案提示〗第④段是从孙长宁的心理想象角度,运用两个并列句式写出笛声的美妙如梦;第⑤段从视觉角度和听觉角度加以描绘,“闪亮发光”是视觉,“没有一点声息地倾听”是听觉,“清澈而迷人”是通感;第⑥段又是从想象角度去写,把笛子想象成童话里的“魔笛”。总之,这些对笛子的描写都是为下文情节的展开服务的。

棋王

1、作者简介

阿城,原名钟阿城(1949—),中国当代作家。北京人,出生于1949年清明节。十二三岁时就已遍览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庵、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陀斯妥耶夫斯基、雨果等中外文学名著。中学未读完,“文化大革命”开始,去山西农村插队,此时开始习画。为到草原写生,转往内蒙,而后去云南建设兵团农场落户。在云南时,与著名画家范曾结识,两人超过“代沟”而成莫逆之交。“文革”后,经范曾推荐,《世界图书》编辑部破格录用阿城,作者重返北京。

阿城于1984年开始创作。在处女作《棋王》中,阿城表现出自己的哲学:“普遍认为很苦的知青生活,在生活水准低下的贫民阶层看来,也许是物质上升了一级呢!另外就是普通人的‘英雄’行为常常是历史的缩影。那些普通人在一种被迫的情况下,焕发出一定的光彩。之后,普通人又复归为普通人,并且常常被自己有过的行为所惊吓,因此,从个人来说,常常是从零开始,复归为零,而历史由此便进一步。”小说一发表,便震惊文坛,先后获1984年福建《中短篇小说选刊》评选优秀作品奖和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此后又有作品接连问世,并写有杂论《文化制约着人类》。其作品集《棋王》,由作家出版社作为“文学新星丛书第一辑”出版,共包括三个中篇《棋王》、《树王》、《孩子王》和六个短篇《会餐》、《树桩》、《周转》、《卧铺》、《傻子》和《迷路》。

阿城的《棋王》被称为“寻根文学”的扛鼎之作。

本文选自《棋王》第四章。

2、《棋王》简评

一部《棋王》,实际上写了两个字,一个是“匙”,一个是“棋”。阿城津津乐道地写王一生们的“吃”,既有社会意义,更有生命意义,因为吃乃生存之必需。而下棋是精神之必需,是对自身的一种精神修炼。像王一生这样天生柔弱的人生,要在政治风浪中站稳脚跟,获得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惟有保持自身的平衡,而下棋正是保持内心平衡,适应外界各种变异的一种方式。即是使他的步行旅行,也不是为了征服或超越自然,而仅仅是为了与自然交朋友,获得一种内心感受。他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境界,显示了内在的充分自由性,对自由境界的自觉追求,折射出现代人所面临的精神困惑与自觉超脱的意向。有意味的是,王一生看似孱弱无能、不堪一击,却在无所作为中积蓄内在的力量,阴极而阳复,获得九局连环的胜利。这种人生哲学,恰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一种体现。(《新编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

3、本文学习重点:理解本文创作上“用纯然的白描刻画人物,叙事状物惜墨如金”的我国传统文学创作特点。

学习难点:主人公王一生身上怎样体现道家“无为而不为”思想精神。

4、阅读全文,写出本文的故事梗概。

〖示例〗脚卵用一副祖传的明朝乌木棋和几幅字画打通了地区管文教的书记的关节,为王一生争取了参赛机会。但王一生不同意,说:“这样赛,被人戳脊梁骨。要下,就与地区前三名下。”经脚卵出面组织,第三天,王一生便与包括地区前三名的九人在棋场下盲棋。冠军只在家里,命人传棋。场外竟有数千人围观。王一生独自坐在场当中一个靠背椅上,一头一脸都是土。他低低地对我说:“事情闹大了。书包你拿着,不管怎么样,书包不能丢,书包里有我妈的无字棋。”我知道这是他妈世前用牙刷把磨成的棋,他一直生命一样存着。

太阳落下去了,这时已有两个棋手“甘拜下风”。天黑后,山民打起了松枝火把。场上只剩下一盘,恰是与冠军的那一盘。但冠军的红子儿半天不动。忽然人群乱了起来,纷纷闪开。一老者由人搀着,看完八张定局残子,便进了棋场。只见王一生孤身一人坐在大屋子中央,双手支在膝上,铁铸一个细树桩,似无所见,似无所闻。老者朗声叫道:“后生,你小小年纪,就有这般棋道,汇道禅于一炉,古今儒将,不过如此。中华棋道,毕竟不颓。老朽这盘棋下到这里,权做赏玩,不知你可愿意平手言和,给老朽一点面子?”王一生连挣两下,仍起不来。脚卵便用大手在他身上、脸上、脖上缓缓地用力揉。半晌,王一生的身子才软下来,靠在我们手上,呜呜地说:“和了吧。”

我们一行回到文化馆,我张手给王一生看攥着的那个无字棋。他呆呆地盯着,似乎不记得,猛然声泪俱下,说:“妈,儿今天明白事儿了,人还要有点儿东西,才叫活着。”这才将滞气调理过来。

5、举例分析本文创作上“用纯然的白描刻画人物,叙事状物惜墨如金”的我国传统文学创作特点。

〖答案提示〗

这篇小说创作上体现了我国小说“用纯然的白描刻画人物,叙事状物惜墨如金”的特点,于朴素中见本性、见深义,例如写数千人跟随上棋场的情景,仅有“只见一街人头攒动”是直接写人,而几次写场地上空尘土飞扬喧闹的景象,只用“许久落不下来”“数千人闹闹嚷嚷,街上像半空响着闷雷”“嗡嗡地响成一片”寥寥数语,写王一生获胜后一时难以恢复常态,作者只用一些短句,毫不渲染,然而也就是这些简洁的文字,读者已经从中窥见王一生瘦弱的外表下显现的高大形象。

6、用简短的文字概括主人公王一生的形象。

〖答案提示〗王一生是文革中一位下放知青,他天性柔弱,他对“吃”高度重视,但下棋却是他人生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的棋道精神是中国道家文化的集中体现,与其说王一生是一个具体的人,倒不如说它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象征。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7——10题:

棋开始了。…………

(A)我心里忽然有一种很古的东西涌上来,喉咙紧紧地往上走。读过的书,有的近了,有的远了,模糊了。平时十分佩服的项羽、刘邦都目瞪口呆,倒是尸横遍野的那些黑脸士兵,从地下爬起来,哑了喉咙,慢慢移动。一个樵夫,提了斧在野唱。忽然又仿佛见了呆子的母亲,用一双弱手一张一张地折书页。

我不由伸手到王一生书包里去掏摸,捏到一个小布包儿,拽出来一看,是个旧蓝斜纹布的小口袋,上面绣了一只蝙蝠,布的四边儿都用线做了圈口,针脚很是细密。取出一个棋子,确实很小,在太阳底下竟是半透明的,像是一只眼睛,正柔和地瞧着。我把它攥在手里。

……

忽然人群发一声喊。我回头一看,原来只剩了一盘,恰是与冠军的那一盘。盘上只有不多几个子儿。王一生的黑子儿远远近近地峙在对方棋营格里,后方老帅稳稳地呆着,尚有一士伴着,好像帝王与近侍在聊天儿,等着前方将士得胜回朝;又似乎隐隐看见有人在伺候酒宴,点起尺把长的红蜡烛,有人在悄悄地调整管弦,单等有人跪奏捷报,鼓乐齐鸣。我的肚子拖长了音儿在响,脚下觉得软了,就拣个地方坐下,仰头看最后的围猎,生怕有什么差池。

红子儿半天不动,大家不耐烦了,纷纷看骑车的人来没有,嗡嗡地响成一片。忽然人群乱起来,纷纷闪开。只见一老者,精光头皮,由旁人搀着,慢慢走出来,嘴嚼动着,上上下下看着八张定局残子。众人纷纷传着,这就是本届地区冠军,是这个山区的一个世家后人,这次出山玩玩儿棋,,不想就夺了头把交椅,评了这次比赛的大势,直叹棋道不兴。老者看完了棋,轻轻抻一抻衣衫,跺一跺土,昂了头,由人搀进棋场。众人都一拥而起。我急忙抢进了大门,跟在后面。只见老者进了大门,立定,往前看去。

王一生孤身一人坐在大屋子中央,瞪眼看着我们,双手支在膝上,铁铸一个细树椿,似无所见,似无所闻。高高的一盏电灯,暗暗地照在他脸上,眼睛深陷进去,黑黑的似俯视大千世界,茫茫宇宙。那生命像聚在一头乱发中,久久不散,又慢慢弥漫开来,灼得人脸热。众人都呆了,都不说话。外面传了半天,眼前却是一个瘦小黑魂,静静地坐着,众人都不禁吸了一口凉气。

半晌,老者咳嗽一下,底气很足,十分洪亮,在屋里荡来荡去。王一生忽然目光短了,发觉了众人,轻轻地挣了一下,却动不了。老者推开搀的人,向前迈了几步,立定,双手合在腹前摩挲了一下,朗声叫道:后生,老朽身有不便,不能亲赴沙场。命人传棋,实出无奈。你小小年纪,就有这般棋道,我看了,汇道禅于一炉,神机妙算,先声有势,后发制人,遣龙治水,气贯阴阳,古今儒将,不过如此。老朽有幸与你接手,感触不少,中华棋道,毕竟不颓,愿与你做个忘年之交。老朽这盘棋下到这里,权做赏玩,不知你可愿意平手言和,给老朽一点面子?

王一生再挣了一下,仍起不来。我和脚卵急忙过去,托住他的腋下,提他起来。他的腿仍是坐着的样子,直不了,半空悬着。我感到手里好像只有几斤的份量,就暗示脚卵把王一生放下,用手去揉他的双腿。大家都拥过来,老者摇头叹息着。脚卵用大手在王一生身上,脸上,脖子上缓缓地用力揉。半晌,王一生的身子软下来,靠在我们手上,喉咙嘶嘶地响着,慢慢把嘴张开,又合上,再张开,啊啊着。很久,才呜呜地说:和了吧。

老者很感动的样子,说:今晚你是不是就在我那儿歇了?养息两天,我们谈谈棋?王一生摇摇头,轻轻地说:不了,我还有朋友。大家一起来的,还是大家在一起吧。我们到、到文化馆去,那里有个朋友。画家就在人丛里喊:走吧,到我那里去,我已经买好了吃的,你们几个一起去。真不容易啊。大家慢慢拥了我们出来,火把一团儿照着。山民和地区的人层层团了,争睹棋王风采,又都点头儿叹息。

我搀了王一生慢慢走,光亮一直随着。进了文化馆,到了画家的屋子,虽然有人帮着劝散,窗上还是挤满了人,慌得画家急忙把一些画儿藏了。

人渐渐散了,王一生还有一些木。我忽然觉出左手还攥着那个棋子,就张了手给王一生看。王一生呆呆地盯着,似乎不认得,可喉咙里就有了响声,猛然哇地一声儿吐出一些粘液,眼泪就流了下来,呜呜地哭着说:妈,儿今天明白事儿了。人还要有点儿东西,才叫活着。妈——大家都有些酸,扫了地下,打来水,劝了。王一生哭过,滞气调理过来,有了精神,就一起吃饭。画家竟喝得大醉,也不管大家,一个人倒在木床上睡去。电工领了我们,脚卵也跟着,一齐到礼堂台上去睡。

夜黑黑的,伸手不见五指。王一生已经睡死。我却还似乎耳边人声嚷动,眼前火把通明,山民们铁了脸,肩着柴禾林中走,咿咿呀呀地唱。我笑起来,想:不做俗人,哪儿会知道这般乐趣?家破人亡,平了头每日荷锄,却自有真人生在里面,识到了,即是幸,即是福。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可囿在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倦意渐渐上来,就拥了幕布,沉沉睡去。

7、请你从人物描写角度说说A语段属于什么描写,写了什么内容,在情节安排上有什么作用?

〖答案提示〗此段属于人物心理描写,描写了“我”在开赛时紧张心情,为王一生能不能取得胜利而担忧,在情节结构上起渲染铺垫作用。

8、文中两次描写“我”手攥王一生妈妈临死前交给他的无字棋子儿,其作用是什么?

〖答案提示〗两次描写这个细节,是为下文揭示王一生的精神世界服务的,在文中起一个铺垫作用。

9、“王一生孤身一人坐在大屋子中央,瞪眼看着我们,双手支在膝上,铁铸一个细树椿,似无所见,似无所闻。高高的一盏电灯,暗暗地照在他脸上,眼睛深陷进去,黑黑的似俯视大千世界,茫茫宇宙。那生命像聚在一头乱发中,久久不散,又慢慢弥漫开来,灼得人脸热。”请你就以上人物描写的文字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提示〗这段白描式的人物肖像描写,把王一生的生命之光和盘托出,与茫茫宇宙气息相贯通,实现了人格力量的充分展示,也完成了传统文化精神在个体身上的再造和复活。

10、文章最后两段在全文中起什么样的作用,试作简要分析。

〖答案提示〗文章最后两段是王一生内心精神的揭示,妈,儿今天明白事儿了。人还要有点儿东西,才叫活着。妈——道出了王一生内心话,是一种精神在支撑着他。最后一段,作者借王一生下棋这件事揭示了这篇小创作的主题,也体现了“寻根文学”在创作实践上表现我们这个民族古老的文化积淀以及对我国文化的历史与现状的重新思考,寻找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心理,对于传统文化中以儒、释、道为核心内容的哲学观念以及由传统文化长期积淀而形成的民族心理进行解剖与反省。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高二语文读本学习辅导发布于2020-11-20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