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初步了解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及其思想和艺术成就

通过多本文的学习,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表现人物的手法。

教学重点:典型环境和主要人物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的性格特征。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方法:以点拨为主,引导学生逐步领会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初步了解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及其思想和艺术成就;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内容和步骤:

导入:如果从中国古典小说中找出一部能像“百科全书”一样充分表现封建社会历史、能被誉为“金字塔”式的作品,你会首选什么?

——《红楼梦》。

它的作者是谁?——曹雪芹。

你了解曹雪芹吗?你看过《红楼梦》吗?

一.曹雪芹与《红楼梦》简介

曹雪芹:

出身于一个有百年历史的贵族世家:曾祖母是康熙皇帝的奶妈;曾祖父、祖父、父亲和叔父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皇家的供货商);两个姑姑都被选为王妃;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其中有四次住在他的家里。

成长于一个藏书丰富的书香门第:祖父曾是当地名士,能写诗、填词、编戏;还是有名的藏书家;主持刻印了《全唐诗》;

曹雪芹深受祖父和家庭的影响,从小博览群书,有丰厚的文学文化底蕴,琴棋书画无所不能,诗词曲赋无所不精,不但是杰出的小说家,还是有名的诗人和画家。

生活于所谓的“康乾盛世”,但经历了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巨大变故。

人生经历:十三岁前:正当曹家极盛时期,在南京过着“锦衣纨裤”“饫甘餍肥”的豪华生活。

其后:父亲获罪革职,家产被查抄,全家由南京迁到北京,青壮年是在家境由盛而衰的过程中度过的。

晚年:在北京西郊,生活日渐贫困,竟然到了食粥赊酒、围毡御寒、卖画谋生的境地。

死亡:四十多岁,约在一七六四年除夕,因贫病无医,加上爱子夭折,过度伤痛,而痛苦地离开了人间。身后留下凄苦的妻子和几束残稿,连埋葬的费用都是他几个好友资助的。

写作经历:写于凄凉困苦的晚年。在“曹雪芹印”中有这样一首诗:

“我也曾金马玉堂,我也曾瓦灶绳床。

你笑我名门落拓,一腔惆怅,

怎知我看透了天上人间、世态炎凉!

褴裳藏傲骨,愤世写群芳。

字字皆血泪,十年不寻常。

身前身后漫思量,今世看

真真切切、虚虚幻幻、悲悲啼啼的千古文章。”(疑是后人附会)

“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写作背景与缘由:一、清朝政治的腐朽和封建剥削的加强。

1.强化专制主义的统治。(1)设立军机处:1729年,清政府设立了一个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核心机构军机处。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自己没有决策权力。(2)建立军事镇压网:为了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清朝的八旗军队,一部分驻防都城,一部分驻防全国各重要城市,形成了对全国的军事镇压网。(3)提倡纲常礼教:为了从思想上控制各族人民,清政府提倡封建的纲常礼教。同时沿用八股取土的制度,把知识分子的思想牢牢地控制起来。(4)大兴文字狱:清政府兴起了一百多次文字狱,严酷压制知识分子的反清思想。戴名世的《南山集》案,不仅本人被杀头,被株连的多到几百人。徐骏作诗,有“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之句,清统治者认为是有意讥讽他们,就把徐骏杀掉;有一考官奉命从《诗经》中出一考题,其中有“维民所止“之语,没想到被认为是暗示雍正皇帝将被“砍头”之意,他的头因而被砍掉。在清政府的文化专制主义统治下,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埋头考订古书。(5)官场的腐朽:清朝的统治机构臃肿庞大,官吏昏庸无能。整个官场贪污成风。军机大臣和珅当政二十年,贪污受贿,家产约值白银十亿两,相当于那时侯清政府二十年的财政总收入。

2.封建剥削的加重。(1)圈地令:以满族贵族为首的各族统治者,疯狂地掠夺土地。清军初入关时,清政府颁布了圈地令,先后三次大规模地圈占直隶近京各州量土地共一千六百多万亩,分给满族贵族和八旗官兵,这引起了直隶人民的强烈反抗。(2)土地兼并:后来,圈地令虽然停止了,但皇室、贵族、官僚和大地主的土地兼并非常严重。河北怀柔的大地主郝氏占地竟达一百万亩。地主对佃种土地的农民,征收高额的实物地租或货币地租。在地主阶级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下,各族人民更加贫困破产。

二、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1).贵州、湖南的苗民起义。1795年,贵州铜仁的苗族人在石柳邓的领导下发动起义,湖南西部的苗民吴八月等纷纷响应。清政府派大军镇压,先后动员贵州、湖南等七省的兵力,直到1806年才把这次起义镇压下去。(2).川、楚、陕的白莲教起义

1796年湖北、四川、陕西一带爆发了白莲教大起义。襄阳起义军的首领王聪儿是白莲教大起义的女英雄。清政府用了一亿多两白银的军费,消耗了大量兵力,才把这次起义镇压下去。

三、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康熙末年,皇子们分朋树党,争权谋位。最后是四皇子胤祯夺得了帝位,这就是雍正皇帝。雍正即位后,立即开展了一场穷治政敌的凶残斗争,残酷地迫害与己争夺皇位的诸兄弟和异己的政治势力。曹雪芹的嗣父曹頫就是因跟皇室派别斗争有牵连被罢官,抄家。

《红楼梦》简介:原名《石头记》拟作120回,定稿80回,后四十回“迷失”。现多为120回,其后40回为乾隆进士高鹗续。《红楼梦》是通过贾、史、王、薛几大家族在政治经济上的内外活动,宫廷贵族的勾结和矛盾,各种男女恋爱的葛藤以及家庭中的日常琐事,生动而又真实地描绘出一场封建家庭衰败历史的图卷。(刘大杰)

第一回:两个楔子:女娲补天:顽石暗示宝玉的叛逆性格;

(神话故事)木石前盟:暗示宝黛爱情前世有缘。

第二回:交代人物关系:

宁国公贾演——贾代化:贾敷

贾敬——贾珍(子)——贾蓉(秦可卿)

贾惜春(女)

荣国公贾源——贾代善(史太君)——(长子)贾赦(邢夫人)—贾琏(王熙凤)—巧姐

贾迎春(女)

(次子)贾政(王夫人)——贾珠(李纨)—贾兰

贾元春(女,王妃)

贾宝玉

贾探春(女)

(女儿)贾敏(林如海)——林黛玉

第三回:介绍活动背景和主要人物

第四回:介绍典型社会环境:“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第五回:全书总纲,通过宝玉梦游太虚幻境隐喻人物命运和结局。

艺术特点:网状形式的艺术结构

典型生动的人物形象

丰富多样的文学手法

独具风格的语言文字

后世评价:“中国第一奇书”

“中国古典小说的金字塔”

“大哉,《红楼梦》!再论一千年!”

中国三门“显学”(显赫的学问——红学、甲骨学、敦煌学)之一

二.布置作业:阅读课文,看作者依次写了哪些人物?各用了什么手法?他们各有什么性格特点?

附板书设计:

曹雪芹:

出身于一个有百年历史的贵族世家

成长于一个藏书丰富的书香门第

生活于所谓的“康乾盛世”,经历了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巨大变故。

博览群书,文化底蕴丰厚,琴棋书画无所不能,诗词曲赋无所不精,

伟大的文学家,杰出的小说家,有名的诗人和画家。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现作前80回为曹作,后40回为乾隆时进士高鹗所续。

艺术特点:网状形式的艺术结构

典型生动的人物形象

丰富多样的文学手法

独具风格的语言文字

后世评价:“中国第一奇书”

“中国古典小说的金字塔”

“大哉,《红楼梦》!再论一千年!”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把握人物性格,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对王熙凤、贾宝玉等主要人物性格的认识。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梳理本文的情节:

(1)林为何进贾府?:

——林黛玉母亲去世后“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在外祖母一再致意下,才去都中投奔外家,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姐妹”。

(2)进贾府后的活动:拜见外祖母和两个舅母——结识珠大嫂子和三个表姊妹——见识王熙凤————拜见大舅父贾赦(不忍相见)——拜见小舅父贾政(今日斋戒去了)——结识宝玉。

二.具体用什么手法、怎样描写人物的?

外祖母:外貌:鬓发银白

行为: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心疼不已,无限慈爱)

三个姊妹:一—描写,观之可亲,见之忘俗。(总写)

王熙凤:衣饰:穿金戴银,异常华丽

外貌:十分美艳,含威不露

行为:逢场作戏,机变逢迎

语言:看似热情,实则虚情假意

宝玉:见前(侧面描写):王夫人(母亲):孽根祸胎,混世魔王,有天无日,疯疯傻傻

(先抑)姑母:顽劣异常,无人敢管

黛玉:惫懒人物,懵懂顽童

见后(正面描写):衣饰:华美不凡

(后扬)外貌:英俊多情,最是极好

语言:亲切率直

行为:率真任性

三.描写人物有什么特点?

先后适宜,详略得体,虚实并用,有单独描写,有群体描写,且变化多姿,又与环境描写穿插进行,配合自然,相得益彰。

四.讨论:(1)如何理解王熙凤的出场和其衣饰的华美、说话待人的“热情”?

先看她的出场

对比:这些人(贾母外):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

王熙凤:放诞无礼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给人一种张狂的感觉,神情中体现了她的自负和得宠。同时也说明她在贾府中地位的特殊。

再看她的服饰:从上到下,穿金戴银,珍珠宝玉无所不有,色彩艳丽。

王熙凤的服饰中,集珍珠宝玉于一身的妆饰,也暗示了她的贪婪和俗气,把自己包装得如此妖艳凌人,气势如火如荼,不正是表明了她生性奢侈,对荣华富贵生活无餍的追求吗?辉煌华艳的“色调”也折射出她志得意满的心态。她虽然聪明能干,但由于缺少文化情调的熏陶,文化修养太低,不谙高雅为何物。她除了衣食享受和权力之争外,内心空虚,并无多少精神生活可言。其风度气质与出身书香门第受过教育,特别是古典文学陶冶的林黛玉的诗人气质大相径庭。因此可以说,她的炫耀是低品位的,显得俗不可耐

清代言妇女美,在娇羞媚态,服饰“不贵精而贵洁,不贵丽而贵雅,不贵与家相称,而贵与貌相宜。(李渔)“真正美丽的人,是绝不多施脂粉,不乱穿衣服的。”(老舍)

着极奢极丽之服,满头翡翠,环鬓金珠,过事修饰,过事刻画,是俗气,不是美丽。

再看她对黛玉说的话:表面上是说给黛玉的,实际上几乎照顾了在场所有的人,既夸赞了黛玉,也讨好了老祖宗,还安慰了迎春等众姐妹。特别是让贾母听来,句句都说到她的心坎上了。因为她知道黛玉是贾母最疼爱的外孙女。那赞美黛玉的话语,句句为贾母而发;抽帕拭泪,转悲为喜,处处为贾母而做。从她的言谈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八面玲珑善于讨人欢心的女人。

再看她的动作:一会儿笑,一会儿哭,一会儿用帕拭泪,一会儿转悲为喜,几乎瞬间万变。但仔细揣摩,无不透示着虚情假意。

回王夫人中也可看出她的精明能干。

再看其外貌:丹凤眼、柳叶眉原是很美的,而作者却把美丽的丹凤眼配以三角,让秀气的柳叶眉高吊两梢,这就不尽美了。虽不乏漂亮,但决非温柔敦厚之相,在古代麻衣相法中,“三角眼”、“柳梢眉乃为狡黠、狠毒、性巧、通变、邪淫之相。在她美艳的外表下包藏着一颗丑恶、奸诈、冷酷、阴毒的灵魂。果戈理说:“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

从她出场后的一系列言行举止中不难看出,她很会察言观色、逢场作戏,善于机变逢迎的本领。这也是她在贾府得宠的原因。

(2)如何理解《西江月》中对宝玉的评价?

——似贬实褒,寓褒于贬。“潦倒不通世务”“那管世人诽谤!”一语充分表现了他的叛逆性格。从封建统治者及其传统角度看,在世俗眼中,他必然呈现出“屈光不正”的显像,被视做“愚顽”之徒。换一个角度看,实是他不愿受封建统治阶级束缚敢于反抗的反映。他并非真的“怕读文章”,而是厌恶读礼教的“经典”,如《四书》、《五经》之类。而“寻愁觅恨、似傻如狂”也表现了他在礼教压迫下难为人知,难得自由的痛苦。

(3)如何认识他的摔玉之举?

因祖母长期的溺爱,使他不免任性,但他怨恨的一是它谓通灵而不能择人之高低,二是自己独有,而“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可见他追求的是人之间的平等。喜怒形于色也表现了他性格的率真,与王熙凤相比更可显出他的可爱。摔玉也正表现出他对天命的反抗,对世俗的鄙弃,对礼教的蔑视。

(4)林黛玉的做事为人有什么特点?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他人耻笑了他去。

具体表现在:

(1)答话得体,并能及时修改不适宜的话。

如82页婉拒邢夫人时

如有关读什么书问题,她有两次作答:

回外祖母时:“只刚念了〈四书〉。”

回宝玉时:“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2)度次而坐。

83页、84页在拜见大舅父和王夫人时;85也在贾母后院吃饭前。

(3)入“乡”随俗。

对“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的如饭后饮茶“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

——总之,她是一个言谈举止不俗、态度自然风流、心思缜密、才高思深、眼明心细、秀外慧中、娴于辞令的大家闺秀。在宝玉眼中更是“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若不是宝玉,终不能知黛玉终是何等品貌。”

从以上对几个主要人物描写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在塑造人物方面的成功之处,真是抓住特点,或虚或实或正或侧,或以环境衬托暗示,或以衣饰精刻细雕,或用比较的方法,或借人物自身的活动,或取个性化的语言来实现人物性格特征,使人物各具情态,各有性格,无不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用三寸柔毫,达到“鬼斧神工”之效。

五:布置课后作业:课外阅读《红楼梦》并从课文中任选一个人物,写一篇文学评论。

附板书设计:

外祖母:外貌:鬓发银白

行为:搂入怀中,叫着大哭(心疼不已,无限慈爱)——实写

三个姊妹:一—描写,“观之可亲,见之忘俗。”(总写)——略写

王熙凤:衣饰:穿金戴银,异常华丽

外貌:十分美艳,含威不露

行为:逢场作戏,机变逢迎

语言:看似热情,实则虚情假意——详写实写

宝玉:见前(侧面描写):王夫人(母亲):孽根祸胎,混世魔王,有天无日,疯疯傻傻

(先抑)姑母:顽劣异常,无人敢管

黛玉:惫懒人物,懵懂顽童

见后(正面描写):衣饰:华美不凡

(后扬)外貌:英俊多情,最是极好

语言:亲切率直

行为:率真任性——正侧结合,正文反作,详写

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他人耻笑了他去。

具体表现在:答话得体,并能及时修改不适宜的话;度次而坐;入“乡”随俗。

————一个言谈举止不俗、态度自然风流、心思缜密、才高思深、眼明心细、秀外慧中、娴于辞令的大家闺秀。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发布于2020-11-20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