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人说,读诸葛亮《出师表》不堕泪者必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堕泪者必不孝,读韩愈《祭十二郎文》不堕泪者必不慈。

司马氏集团灭蜀后,为笼络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因为东吴尚未灭,要给东吴的臣子一个好去处),李为其中之一。李是亡蜀降臣,如不应召,会被误认为“矜守名节”,招来杀身之祸。司马氏集团通过阴谋和屠杀建立了西晋,为了巩固统治,提出了以孝治理天下。

李为什么“辞不就职”呢?第一,李确实有供养祖母的问题;第二,作为蜀汉旧臣,他还有怀旧思想,对晋灭蜀汉是有些不服气;第三,出于古训“做官如履薄冰”的警策,李是有后顾之忧的。所以李认为此时不宜做官。

轻慢皇帝,抗旨不遵是要杀头的。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作者围绕“情、孝”二字,反复陈述自己家庭的不幸,和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表达了对新朝宠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顺祖母的哀哀衷情。

字词读音:

险衅xìn

闵mǐn凶

鲜xiǎn有

祚zuò薄

期jī功

强qiǎng近

茕qióng茕孑立

床蓐rù

洗xiǎn马

猥wěi

逋bū慢

矜jīn育

优渥wò

阅读第一段:

臣以险衅:以,因为

生孩六月:孩,“咳”的古字,指小孩刚刚会笑

慈父见背:见,我

九岁不行:九岁,名作状,在九岁时。不行,不能走路

至于成立:至于,直到。成立,成人自立

零丁孤苦:形容孤孤单单的样子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孤单无依地生活着,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互相安慰

李密本是“少仕伪朝”的“亡国贱俘”,晋朝建立后,对他“宠命优渥”,四次征召,他四次拒绝。因上表申诉“辞不就职”激怒了晋武帝,下诏急切严厉,责备他“逋慢”,地方官员亲自到他家逼迫他到朝廷做官。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再次上表要使武帝回心转意,同意他“辞不就职”,应该说是很不容易的。

因此,表章的第一段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自己不是有意回避,而是实在不能丢下祖母去做官。从正常情况看,祖母应由父辈供养,即使父辈去世,孙辈供养也不一定非李密不可。因而第一段开头就用“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八字概括自己幼年的悲惨,命运的坎坷,起笔充满酸楚,基调十分低沉。然后按时间先后纵写童年的窘境。出身六个月,刚会笑,慈父去世;四岁,母亲改嫁,自己成了孤儿。再以祖母刘悯臣孤弱承上启下,由孤写到弱。然后反复强调一个“无”字,横写家庭人丁衰微。

阅读第二至第四段:

沐浴:浸润,这里指蒙受

秀才:优秀人才

无主:无人主持

郎中:尚书省的属官

上报:报答

逼迫:催促

奔驰:赶快前往。“奔驰”二字惟妙惟肖,活画出了一个非常急切地希望立刻赴京为皇上奔走效劳、忠贞不二的宠臣的形象。

告诉:申诉

狼狈:进退两难

盘桓:犹豫不决

区区:拳拳

辛苦:辛酸悲苦

急于星火

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朝不虑夕

皇天后土

结草衔环:衔环,《后汉书·杨震传》东汉杨宝救了一只黄雀,有一天夜里黄衣童子衔着四个白环来报恩,意思是杨宝子孙洁白,而且四代都做三公。后用“结草衔环”表示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作者在第二段,写自己对朝廷的感激之情,以此说明自己不仅没有不满情绪,而且确实想感恩图报,只是由于祖母病笃,实在走不开。

第三段再表白自己“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是个很想官职显达,并不想自夸名节的人。言外之意是决不会为亡蜀尽节不肯做官。

第四段自己与祖母的年龄作比较,说先尽孝后尽忠,表明自己肯定要为晋武帝效忠,只不过时间上推迟一点,不存在心怀故国、不肯与新朝廷合作的想法。

总之,文中所述之“情”,可以归为两类:一是情况,二是情感。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读《陈情表》发布于2020-11-20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