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文化载体的汉字,是历史上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汉语言文字的学习在基础教育阶段是至关重要的。教学中,我们如何挖掘汉语言文字的美,让小学生爱上汉字,喜欢学习母语呢,这是小学低年级教学首先应该重视的问题。
《识字8》是由五句谚语组成的,不仅形象地介绍了一些简单的天文和气候方面的知识,而且能使学生初步了解谚语这一中华民族古老而质朴的艺术形式,其字里句外都蕴涵着汉语言独特的美。
一、感受汉语言的韵律类
本课为谚语,韵文味道很浓。从音韵学的角度说,谚语具有平仄押韵的特点。首先,在指导朗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每句韵文的最后一个字在字音方面的特点(韵母相同),从而体会出韵文“押韵”这一特点,并引导学生体会这些韵母相同的字在朗读时所起的作用。其次,谚语的上句末尾字可平可仄,下句末尾字都是平声(阴平、阳平)。《识字8》中所选的5条谚语末尾押韵的字正好都是平声,因此,念起来十分响亮动听。再次,本文的谚语具有七言诗的特点,教师可指导学生按“前三后四”的语气停顿方法,并在多次诵读实践中体验其美妙的韵味。还有,本课谚语虽不像格律诗那样严格符合平仄,但字词之间四声相互交叉,读起来抑扬顿挫,显得悦耳动听、琅琅上口。
谚语的以上特点,能使得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之中深刻感悟到蕴涵其中的韵律美。
二、体会汉文字的内涵美
《识字8》的生字仍分会认和会写两种。会认的字我们一般不做过多的字形分析,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整体识记,在多遍的认读中巩固识字效果。但个别蕴涵着丰富知识和有趣故事的汉字,我们也可以将有关汉字的常识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学生,以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如“眉”字,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眉,目上毛也。从目,像眉之形。其最早的甲骨文为“”,后金文为“”。从它的形状中我们可以领会出“眉”所指的确切部位。再比如“秋”字,小篆为“”。《说文》中解释为:禾谷熟也,即指庄稼成熟,为形声字。甲骨文为“”,作火烧一种秋虫之状;古代有秋时烧荒之俗,一为灭草,二为灭虫。也有的解释像蟋蟀的形状,前面是蟋蟀的触角,背上突出的部分像翅翼。蟋蟀在秋天鸣叫,古人因此就用蟋蟀的形象来表示秋天。了解了这些有趣的知识以后,学生会为这包蕴着深厚内涵的祖国文字所吸引,所震撼。
三、欣赏汉文字的形体美
汉字作为非拼音文字,其字形结构端庄、稳健,十分秀美。我们在指导学生写这些方块字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如在指导写“南、北”两字时,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其左右对称的匀称美;在指导写“秋”字时,可引导学生感受“左右相让”的和谐美;在指导写“江、湖”两字时,可引导学生感受“左窄右宽”的均衡美。总之,教师要在指导学生写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从汉字书写的几大规律──形态规范、重心平稳、结构合理、大小一致中领略汉字的形体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引导学生在识字中发现美、感受美发布于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