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开篇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境界”一词体现了“言有尽而义无穷”的美学特色。在课程改革迈过了十个年头以后,将“境界”与“语文”联姻,并非一味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而是基于当下特定时空对于语文学科选择的一个新命题。“境界语文”作为一种教学主张,是课改背景下语文教育理念的深化与聚焦,也是一种个性化的教学见解,指向于语文教学特质的深度认识。
在课改的第二个十年伊始,“境界语文”将理想追求转化为现实行动,在语文教学中探究基于教学品质提升的“境界语文”操作体系,倡导教学风格的个性化和自信力,坚持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使这种教学主张成为一种现实。
一、境界语文:语文教学品质提升的必然诉求
1.境界语文:从有效教学、高效教学到教学品质的追求
“有效教学”、“高效教学”近年来研究颇广,关注质量、关注效率成为热点话题,走的是技术化、工具化的路线,因此,有专家指出:“教学改革决不能止于有效教学,决不能以有效教学替代整个教学改革。”(成尚荣.教学改革决不能止于“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批判性思考[J].人民教育,2010(23):36)国外的人本主义教学同样重视教学品质,如加德纳的“多元智能”、诺丁斯所谓“关爱”、弗里德强调的“激情”等,都强调良好的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效率”侧重科学,而“品质”则可以实现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基于教学品质提升的境界语文追求教学的内在价值,强调生活品质、创造品质与关系品质的融合,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方向,是教学效果、教学效率和教学品位三者的集合。
2.境界语文:“十二五”期间深化语文课改的一种选择
基于当代教育的人本主义倾向,立足于生命发展和语文学科特点,许多语文教学专家提出了一系列教学主张:诗意语文、生命语文、文化语文、本色语文等,从不同维度展示了语文教学的特性和价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教育要以“育人为本”,“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境界语文”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境界说”的丰富内涵,充分吸收当代课程新理念,以“立人”为目标,强调课程的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聚焦语文教学品质,构建基于教学品质提升的“境界语文”教学新思路。
二、从“境界说”到“境界语文”:一种内涵丰富的教学主张
1.文学、美学、哲学及语文教学视野中的“境界说”
王国维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境界有大小”,这里的“境界”主要指诗词中情景交融所形成的艺术氛围或境地。自王国维后,宗白华、冯友兰、方东美等,从哲学、美学的维度深入探讨境界理论:宗白华赋予境界以形而上的品格,将境界提升到与宇宙本体融合的角度;冯友兰系统地把境界依次划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并认为境界的高低来自于人对宇宙意义的觉解;而方东美从哲学角度将境界区分为“艺术境界”“道德境界”“宗教境界”。(郭文成,周琳.王国维境界说的哲学内涵新论[J].湖北社会科学,2010(6):113)这些理论都是对王国维“境界说”的深化。
“境界”这一术语从生活世界到宗教世界,再到艺术世界,最终走向哲学世界,既表明境界这一概念的生成性,也表明其内涵的丰富性和多义性。语文教学最早引进“境界说”且产生重大影响的当为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借鉴“意境”所具有的真、情、思、美四大特征,她提出情境教育“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四大特点。(李吉林.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1994(1):24)近期有学者及一线教师陆续将“境界说”直接引入语文教学,结合课标学习及课改实践,总结体会提出“阅读境界”“境界作文”等理论,增加了语文教学研究的深度。
2.“境界语文”:含意味、有品位、显风格的语文。
语文教学语境中的“境界”,指语文教学的意味、品位、风格等,以“立人”为核心,指向于“表现与存在”,与“功利语文”、“庸俗语文”绝缘,成为人生的本体和基石。
境界语文的“意味”出自“语文味”。当下的语文教学存在着两个极端倾向,一是向“非语文”发展,过度强调人文性,语文课成了思品课、综合实践课;另一个则将语文窄化,跟着考试的指挥棒走,以考试说明及考试评分标准为目标,进行枯燥机械的繁琐练习,语文课成了习题训练课。境界语文强调语文是有界限的,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境界语文的“品位”建基于教学品质之上。“教学品质”既指教学的质量,也包含了教学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语文教学品质”就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品质,具体可分为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及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品质等。
境界语文追求教学风格的形成。许多老师寄希望于一种技术神话来提高课堂效率,但帕克·帕尔默认为“好的教学来自教学的个性和整体性”,境界语文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相信教师的个性活力和内在的创造力,需要教师具有教学的勇气,拥有漫步心灵的渴望与姿态,“个性和整体性并不是一块坚硬的花岗石,从这块花岗石上可以劈下一些虚构的超越常人的人”。
(阿伦·C·奥恩斯坦等.当代课程问题[M].余强,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101-102)
综上所述,“境界语文”通过品位高雅、风格鲜明、意味丰厚的教学,提升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品质,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良知和审美的融合;追求教师和学生语文学习和生活质量的提升,过一种幸福完整的语文学习生活,追求人的价值与尊严的更大程度的实现。
三、求真·审美·善悟·尚德:基于教学品质提升的境界语文的实施路径
(一)求真:立足语文本位,融入教学机智,凸显生命在场
1.求真的语文:走进文本,倾听文本的声音,引领学生在语言的丛林里漫步。
“文学阅读的重点之一应是对作品语言的感悟。真正的文学大师的语言,是具有生命的灵性的,它有声,有色,有味,有感情,有厚度、力度与质感,是应该细心地去体味、沉吟、把玩,并从中感受到一种语言的趣味。”(钱理群.用文学经典滋养下一代[J].语文新圃,2008(10):5-7)那种花样翻新、气氛热闹,问题“连珠炮”、多媒体频繁、文本任意延伸的课堂,学生“扫描式”地浏览,无暇静心与文本对话。课堂必须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倾听文本,提高个人阅读的质量,这样集体讨论、合作学习的质量才会提高,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才会产生思想的碰撞。
2.求真的语文:激发灵感,催生教学机智,基于教学现场的即席创作。
课堂中,由于教师、学生、文本以及教材编者之间的对话是交互生成的,因此教学不是一个演“教案剧”的过程,而是完善并再度创造师生语文生活的过程。对偶发事件的处理以及对于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利用,往往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机智。机智包含着敏感性,是一种全身心的、审美的感知能力,是基于言语实践的即兴投入的审美感知和创造。
3.求真的语文:喜欢阅读,热爱写作,让读写成为生命自由呼吸的窗口。
阅读与写作是师生互动对话的过程,也是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对话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对话中发现自然、发现自我、发现社会,展示青春花季的心声。如围绕说明文《苏州园林》,一般都按说明文的文体特征处理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把握说明事物特征,理清说明顺序,学习说明方法,分析语言的准确性。一位富有创造性的教师则培养学生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在对话与交流中加强学生的感悟、理解、表达、审美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通过欣赏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自然之趣,引发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主题的思考。这样的语文课着眼生态,融入生活,滋养生命。
(二)审美:构建读写情境,渗透情感体验,提升美学领悟能力
1.情境性:切己体验,进入审美现场
言语实践是一种情境性活动,语境是言语活动赖以发生和进行的前提条件。语文教学需要营造一种有利主体情绪化的“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充满激情地写作,从而实现语文学习的场效应,师生对话实现心与心的交流。一位教师在中考作文专题《拿什么打动你的心》复习课中,用央视春晚节目《说句心里话》导入渲染氛围,然后让学生交流这个节目之所以打动亿万国人的心的原因,触发了学生表达的愿望。
2.整体性:胸有丘壑,提升美学领悟能力
从前阅读教学中肢解文本的讲解分析是低效的,因为阅读教学“不应该是科学的认知,而是采用整体的印象主义的领悟的方法”,要“指导学生去欣赏、玩味,让学生逐渐形成一种整体的美学领悟能力”。(童庆炳.漫议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国经验[J].中学语文教学,2008(2):10-14)基于审美的阅读就注重文本的整体性把握。一位教师执教屠格涅夫的散文诗《蔚蓝的王国》,首先通过自由朗读课文感受美;然后引导学生品味最能打动自己的语言,分享阅读感受;最后让学生通过与名人对话学会创造美。学生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课堂极富美感,营造了浓浓的诗意。
3.过程性:涵泳体察,丰富审美体验
审美的读并不否认基础性阅读,也并不是凭空获得的,必须借助于渐修才能达到顿悟的境界。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语感培养、知识建构、能力培养、方法指导、思维训练等,都是审美的具体方式。审美的读要给予学生充裕的阅读时间,进行诵读、涵泳、体验、思考,重新组织知觉环境并渗透审美体验、理性思考,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丰富文学作品审美阅读图式。
4.自主性:学会移情,享受审美情趣
审美活动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审美主体介入审美的过程,也是移情之时,潜意识十分活跃,最能产生联想、想象和灵感。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活动,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阅读和写作的乐趣。
(三)善悟:追求独立思想,注重思维训练,强化思辨色彩
新课标倡导人文性,于是不少课堂随意生成,无限拓展,忽视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基本属性,课堂教学的“语文味”逐渐淡去。鉴于此,我们给予语文课堂一些思想,激活思维通道,强化思辨色彩,也许不无裨益。
思想:让教师“不跪着教书”,让学生的脊梁挺得更直。一个有思想的语文教师,不会囿于教参的解读而束缚学生的思想,窄化学生的思维;一个有思想的语文教师,不会只是将目光停留于学生每次检测的分数,围着无数试题殚精竭虑;一个有思想的语文教师,会用思想的火炬点燃青春的激情,让学生挺起胸膛,卓尔不群。
思维:让课堂更加充实美丽,让学生的发展空间飞舞灵性。一个精妙的问题,如一粒石子投入湖心,激起思维的涟漪向宽阔的空间弥散;一个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或意义领域,让学生的思维多向发展,在自由思考的灵性空间生发智慧,锐意创新。
思辨:让教师教得安心、舒心,让学生学得放心、开心。新课程培训形式繁多,内容充实,许多老师大概景仰于专家深邃的思想,大多“失语”而成为“看客”;在专家奉献的“精神盛筵”面前,繁华过后更多的是落寞和疲惫。其实,我们只要留心一下,无论是于漪、魏书生等语文教育家,还是“新生代”优秀语文教师,他们美丽而又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都源自各自深厚的学养,源自于自身强烈的思辨意识。他们不人云亦云,不邯郸学步;而是择善而从,自出机杼。
“善悟”的语文,既有字词句篇的感知品味吟咏讽叹,又有思接千载心连宇宙的深思熟虑;“善悟”的语文,不仅引导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也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探究能力的激发。一位老师在《苏州园林》一课拓展延伸部分,播放苏州园林的影像资料,让学生从苏州园林欣赏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等不同角度介绍了自己的认识,还归纳出北京园林与苏州园林不同的艺术风格:北京园林注重对称稳重,气势宏大开阔,色彩鲜艳,对比鲜明;而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和谐之美。在此基础上师生讨论艺术价值观:中华民族要想融于世界发展主流,必须融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绿色生态的主流文化。
(四)尚德:互惠共赢,持续发展,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语文学习生活
1.关注主体间性,指向于师生语文学习生活双重境界的提升。
境界语文指向生活、生态、生命,崇尚有德性的学习生活。境界语文不仅是“我的语文”,也是“我们的语文”。不仅着眼于教师(即“我的语文”)境界的提升,关注教师个性化教学,更应落实于引导学生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品质。
新教材仍然保留了许多经典文本,如果我们还是照搬老套路,抑或盲目翻新,追求所谓的“深度解读”,忽视了阅读教学策略,只能是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备课时,不仅要研读教学指导用书,还要善于搜集文本新的解读信息,同时更要潜心阅读文本,思考教学策略。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不是单纯的自我理解和赏析,而是为了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我们要换位思考,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过程,把自己的阅读感悟转化为学生的内化体会,这样“我们的语文”才会形成深度交流、分享智慧的盛宴。
2.构建学习共同体,共享语文教育的财富。
“学习共同体”不仅是跟随学习的课题在一间课堂里多元地、多层地产生的共同体,也是超越了课堂同新的生活方式与社会原理相通的共同体。(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85-385)构建语文学习共同体,首先注重“情境性”,关注教学情境中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其次,追求“智能性”,以思维为核心,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在“思”与“诗”中提升语文素养;再次,凸显“审美性”,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亲近审美,实现良知与审美的融合。
构建语文学习共同体还要处理好如下关系:一是“儿童本位”与“教师主体”的关系。强调儿童视角,意味着教学必须关注学情,以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为主展开教学;但教师的主体作用不容忽视,有深度的教学需要教师的必要支援,对话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加以深化引导,这样教学品质才会提升。二是“激情”与“冷静”的关系。课堂上需要教师燃烧生命的激情,讲台可以成为教师的舞台,但教师必须把握好一个度:激情过多,容易使学生变成“看客”;过分冷静,容易导致课堂沉闷乏味。释放一份激情,可以使课堂摇曳生姿;保持一份冷静,可以让对话走向纵深处。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如何提升语文教学品质发布于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