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新概念】

第四单元都是些先秦历史散文,本单元则是些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代的先秦诸子散文。像《论语》《孟子》《老子》等著作主要表现各流派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学习本单元,要着重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和孟子的仁政思想。学习本课要理解和掌握有关实词的意义,归纳多义词义项,了解某些句式,要能熟练地背诵全文。

【教学设计ABC】

设计A

如果说现代文不好教,也不好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是针对文言文说的。因为现代文的阅读,如果不是有某些具体的要求或问题,就无所谓读懂或读不懂,因为说到底,是现代人读现代文。所以,如果真要在现代文的阅读上读出个高低来,要么需要大量积累,要么就需要总结出个阅读理论来。文言文可就不一样了,它只要由读不懂到懂了,就算达到了教与学的目的。而文言文的懂与不懂,又主要在于实词的掌握上。所以文言文的所谓讲授表现在课与课的不同上又基本没有什么不同。那么就权当一再反复,以加强和巩固吧。

上面是由于二次出现文言文教学后必然应该带出的宏观理论。本文的导言可为:

同学们,作为高中生,和初中相比,我们的写作主导方向将由记叙文转向议论文,什么是议论文呢?其实说白了就是用以表述自己观点、主张、意见等的文章。按照一厢情愿、畅所欲言的标准看,这种论文并不难写,可是要真正写好并不容易,需要有多方面的积累才行。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被称为诸子散文,而实际上相当于今天的议论文的著名的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是如何阐述他的政治主张的。

接下来还是由教师先以尽可能高的水平诵读课文并要求学生理清本文的思路,翻看课后练习二,在自己也反复熟读的基础上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这时实际上也就等于分析了课文的段落大意,即第一部分梁惠王提出了“民不加多”的疑问。第二部分从“孟子对曰”到“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是孟子说明“民不加多”的原因,也就是孟子用以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的区别。第三部分,即本文的第三、四、五三个自然段,是用以阐述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也是变相回答“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的。若用原文回答问题和分析,则第三、四两个自然段就是写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也同时用以说明孟子“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的观点。第五自然段相当于从反面论证,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表现。

接下来仍是教师让学生以多种形式诵读,诵读时一般还可根据课后练习二用提问的办法逐段诵读。在读的过程中,分别由老师提问或老师以自己解答的办法积累实词和熟悉掌握有关的古汉语常识以及古汉语句式。其中:在文章开头段提出“民不加多”的问题中,宜让学生掌握“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之”是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则移其民于河东”,除书上有关的注解外,该句应译为“就转移他的百姓到黄河以东的地方”;“无如寡人之用 心者”中的“之”亦为取消主谓独立作用,但“察邻国之政,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 加多”三句中的“之”均为结构助词“的”。

第二部分中“孟子对曰”中的“对曰”为“回答说”;“弃甲曳兵而走”中的“而”为起前对后修饰作用的“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中的两个“而”可用“而后”连在一起当“然后”译即可;至于“以五十步笑百步”一句宜译作“拿上(向后跑)五十步的笑话(向后跑)一百步的”为好。

这部分字面以外有些学生很有可能不太理解整体意思是怎么回事,即按照本段内容总体来说是孟子在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意思,但孟子“以战喻 ”和本段最后一句“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之间的意思该如何联系呢?这一点完全可以让同学们先讨论讨论,如果效果不理想,教师再作解答。即既然承认向后跑多少步都是跑,并无实质上的区别,那么作为当统治者的,其用心程度如何,也并非有绝对的可比性,那么你个人一厢情愿认为百姓都该投奔你,同样也是没有依据的。

本文的第三部分中除已有的注释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再可以值得专门解释的。

之后就仍是让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并彻底理解字词句的基础上背诵全文,背诵方法如前一单元文言文。

最后可用10分钟时间把课后练习中关于多义词义项辨析的题完成。

设计B

其各方面的情形均可用像处理第四单元中《烛之武退秦师》一样的办法去处理。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新教材教学设计ABC——寡人之于国也发布于2020-11-20

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