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偶得
一、从 “移”字理解“五十步笑百步”的含义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译文:
梁惠王说:“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河内(黄河以北)地方遭了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同时把河东(黄河以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遭了饥荒,也这样办。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吗?”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
初读课文,我不理解,梁惠王“用心”治国,积极赈灾,为什么孟子还要批评他?既然他是一个勤于国政的国王,又为什么还是“五十步笑百步”?
查阅有关资料,对“五十步笑百步”的解释基本上是:同样都是逃兵,不能因为逃的路程短就可以讥讽逃的路程长的人。后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具有同样缺点或错误的人,程度轻一些的却讥笑程度重的。
看完解释,头脑中依然一头雾水。梁惠王勤于国政,积极赈灾,怎么是有缺点或犯错误呢?在我心里,我始终对梁惠王有好感,而对孟子,却认为他是信口胡诌。可反复读了几次,我发现“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一句中的两二个“移”字大有文章。
应该肯定,梁惠王还是有所为的,至少是在积极地解决问题。这也是我对他有好感的原因。可一细想,战国时期,虽然使用了铁器耕耘,但生产力水平依然不会很高,粮食产量也就最多只能自足。梁惠王又是把河内的灾民迁移到河东,又是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那河东肯定也是不堪负重。于是,河内的问题是一定程度上得到一定缓解,河东的问题却又浮出水面。这里有一个关键性问题,就是原文中的第二个“移”字。第一个“移”:“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中“移”,是“迁移”的意思。河内发生灾荒,迁移灾民,也是一种救灾的方法,可只是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就值得商榷了,很有点挖东墙补西墙的味道。按下葫芦浮起瓢,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人人都知,国家一旦发生大的灾荒,政府就应该开仓赈粮,安置灾民,稳定民心。不是说不能从河东调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但救灾的主流还是依靠国家。国家应该设有拯灾应急的机构,一旦出现灾荒,立即做出反应。疏散迁移安置灾民,开仓发放救灾物质,做好卫生病情防疫……从这个意义上讲,梁惠王的“尽心”就大打折扣了,如果从国家参与救灾这个角度讲,甚至可以说,梁惠王没有什么作为。孟子说他是“五十步笑百步”也就能理解了。
再读课文,特别是细读课文的结尾,我便改变了对梁惠王的看法。不仅对他那点好感没有了,而且开始憎恶起他来。因为,在孟子的眼里,梁惠王简直就是一个昏君、无赖。
原文: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
“现在的梁国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
这段话,孟子一针见血的指出梁惠王的过失:“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这与杜甫后来揭露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现实是一致的。国家贫富悬殊,政府不体恤百姓,国君不施仁政。我想孟子本不愿说这段话的,毕竟要给梁惠王面子。我猜测,肯定是孟子在给梁惠王宣讲他的王道思想时,梁惠王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这时候,孟子明白,在这个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急于增长人口,以便开疆拓土、问鼎天下的战争狂人梁惠王身上,兜售其所谓的王道,无异于对牛弹琴。于是,孟子想震聋发聩,便一改以前的委婉,直截了当的点破梁惠王的真实嘴脸:
昏君:“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甚至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流氓无赖:“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到此,孟子也回答了梁惠王开头提出的“寡人之民不加多”的原因。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一言以蔽之,就是不施仁政。
二、从“养生丧死”、“衣帛食肉”,解读孟子的“王道”思想。
原文: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帛矣。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者,未之有也。”
译文:
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分给百姓五亩大的宅园,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绸了。鸡狗和猪等家畜,百姓能够适时饲养,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碍他们的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导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实行王道,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养生丧死”,就是供养活的人,为死去的人办丧事;
“衣帛食肉”,就是穿丝绸衣服,吃肉。“衣”,读“yì”四声,“穿”的意思。
这两个词语,可以概括孟子的“王道”思想。
“养生丧死”是孟子王道的开端,也是孟子王道思想的基础。它来源于《礼记》,《礼记礼运篇》云:“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儒家的社会伦理学说还要求人们“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要让人们在年老时有人奉养,以终天年,年轻的时候,社会提供条件来发挥自己的作用,让年幼的未成年的孩子在社会的爱护下成长,鳏寡孤独的老人及有疾病残疾的,皆能有所养。这是儒家的一种社会理想。也和2007年十七大报告指出的,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相一致。而要做到“养生丧死”,孟子认为,首先要解决粮食问题,这是民生之本。而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在“不违农时”,也就是百姓不要因为服兵役徭役而耽误了农业生产的季节。其次是发展经济,孟子很注重渔业、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真可谓是目光远大。我们还可以牵强地把“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看成今天的菜篮子工程;“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是住房工程。那么,孟子的“养生丧死”也就是我们今天的民生的内核。
“衣帛食肉”,是孟子王道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孟子思想中的理想社会,是孟子追求的最高目标。有以下两个层次的含义:
第一、在解决了民生的基本问题之后,国家要致力于发展国民经济。在孟子的时代,经济的主要形式是纺织业(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帛矣),畜牧业(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由于孟子的时代生产力水平依然低下,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一个人(也许是一家人)往往要经过五十、七十年的努力才能富裕起来,“衣帛食肉”。
第二、重教育,淳风化。
“谨庠(xiáng)序之教”,就是认真地办好学校教育,孟子和孔子一样,都十分重视学校教育。一个“谨”字,看出孟子希望古代统治者对待教育持的态度。
“申之以孝悌之义”,就是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导老百姓,这是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淳风化”的根本保证。人们只有学会感恩,才能创造出一个和谐社会,
才会出现“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的大同世道。这就是孟子“王道”的形象化的表现。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偶得发布于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