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故园》教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体会不同国度,不同层次的人的爱国之情。
2、了解音乐家的爱国之情,激发学生与之产生共鸣。
3、学习作者写作散文的风格。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来体味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把写景与音乐融合在一起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文中渗透的真挚的爱国之情。
2、学生能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研习,结合自己的认识,明确自己对国家应该有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从而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重难点:
对肖邦音乐的爱国实质的探究和领悟。
景物描写与表达肖邦音乐有一定关系。
教学方法:研习文本,探讨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知识积累
字音
马厩 耙 掳掠
通衢大道 庇护
烙印 孑立 婆娑
缱绻 玲珑剔透
命途多舛
(2)、字音、词义:
荡然无存
浮想连翩
伶仃孤苦
心荡神驰
荒诞不经
玲珑剔透
命途多舛
养尊处优
促膝谈心
历尽沧桑
春风得意
浪迹天涯
2、作者介绍
雅—伊瓦什凯维奇(1894—1980),波兰作家。出身于乌克兰农村一个爱国家庭,早年在基辅一所大学学习法律和音乐。他在诗歌和小说两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作品语言质朴、流畅,情节引人入胜,心理描写细致入微。
3、关于肖邦
肖邦的艺术中有波兰人民的心灵的各种各样的表现。肖邦的艺术是爱国艺术家的艺术,也是人道主义艺术家的艺术,是作家受他生活和创作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先进理想的鼓舞而创造出来的,肖邦在异邦写的许多其他作品也多是和怀念祖国相联系的,不仅如此,肖邦的爱国主义,他对祖国的热爱决定了他的创作的总的方向,即进步的爱国主义的浪漫主义。
二、问题设计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yuname@163.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肖邦故园》教学案2发布于2020-11-20